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好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

2023-10-19 10:37苏念 孙喜霞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价值观

苏念 孙喜霞

【摘 要】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阵地,指导教师以课后实践活动为延伸,设计并开展各种课堂和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课堂 好习惯养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高度统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生动、通俗、丰富的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活动,将道德与法治中的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借助其更好地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远大的理想,在学习过程中努力端正自己的品行。

一、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成好习惯的养成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需要把教学目标、生活实际、学生情感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对书本内容进行再组合与处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地融入课堂,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深入理解,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和内涵,也对教师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模拟体验活动与学校项目式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课堂中,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运用模拟体验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感悟,提升道德情感。

如在《我是一张纸》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古代的造纸工人,面前摆放着盛满纸浆的大缸,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大幅度地用同样的速度、顺着同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1分钟,体验到一半的时候有个别学生已经放慢了速度,到50秒时有近一半的学生已经坚持不住了,最后结束时好多学生直喊:“累死了!”“我的腰直不起来了!”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刚才我们才搅拌了1分钟,如果持续搅拌10分钟、一节课、一天,那会是什么感受?长年累月这样干呢?”从而引发学生理解造纸工人的辛苦。“造纸中,除了辛苦劳累,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如到了最后一道工序——揭纸,一不小心,纸就会碎了,那前面的所有工序就都白费了。因此,造纸不仅是体力活,还是技术活呢!”

在这样的亲历体验活动和环环相扣的追问下,学生在课堂上发自肺腑地感慨道:“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太有智慧,也太能吃苦了,他们真了不起!”“我以后一定节约用纸,不再把纸随便撕下来浪费了。”

在课堂中进行了模拟体验之后,我们进行了“纸的学问”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用手抄报呈现造纸的过程或是纸文明的传递;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制作纸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纸;还可以自己将用废纸溶解成纸浆,用纸浆做成各种物品。最后学生带到学校的作品形式多样,各有特色。

这样课上课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他们由衷地佩服,一种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国的种子也悄悄地埋进学生心底。节约纸张已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节纸行动”在班级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二)把生活瞬间制作成微视频,引发学生共鸣,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学校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物是容易被忽视的,比如,每天辛苦护导的家长、保安;每天忙碌的物业人员;干净漂亮的校园;损坏的物品;等等。这些人和事物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教育素材,就在学生身边,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如在《这些是大家的》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前找学校总务主任,调查了解了学校公物的使用情况。课堂上,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学校一年公物损坏的数量,并通过微视频让他们知道物业工作人员是利用休息日来学校为我们维修和更换公物,触动其内心,发自肺腑地说出要爱护公物。而爱护公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在“文明”上,这也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愛护桌椅门窗、卫生工具、水龙头等就是文明的表现。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我当公物小管家”,当教师出示一张公物小管家卡,问谁来当这个公物的小管家时,全班学生都争着抢着要当,此时学生已经在内心有了爱护公物的决心,教师要借此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践行。于是,教师借机说:“既然这么多同学想当班级公物的小管家,那么我们就轮流来当吧。”教师在课堂上这样安排,课后按照课堂上的安排让他们进行实践,让每位公物小管家开始上岗工作,并且每天对这些小管家的表现进行点评,学生对待公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班级的公物没有任何损坏,崭新如初。

(三)课堂评价卡的恰当使用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合理地使用评价卡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快地投入课堂的学习中。课堂中,运用评价卡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吃饭有讲究》一课中,教师围绕“讲卫生地吃、讲礼仪地吃、讲科学地吃”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并设计了对应的评价卡,分别是清洁卡、礼仪卡、科学卡。

在讲究卫生这一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洗手,然后播放微视频《手上的细菌》,看后学生不由自主地感慨一定要认真洗手。然后学习如何洗手便水到渠成了。课堂中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七步洗手法”,并认真按照步骤去洗手,凡是认真做的学生每人发一张“清洁卡”作为奖励。评价卡上的内容就是“七步洗手法”的步骤。让学生带在身边或者带回家,随时可以看到,真正做到讲究卫生地吃。

课堂中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针对“讲礼仪地吃”这一活动,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在家吃饭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帮学生提升生活中忽略的细节问题——吃饭时遇到打喷嚏时正确的处理方式,吃饭应该使用公筷等。这对学生的生活好习惯养成起到了指导作用。

每一个环节的评价卡都是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的,“礼仪卡”上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言;“科学卡”是饮食宝塔图,可以让学生对照着进行合理饮食。

二、课后的实践活动是課堂的延伸,让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一)家校沟通,和谐共处,帮助学生培养好习惯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生活性,即教师要把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坎儿里。把品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带动家庭文化的进步,增强了社会对道德与法治这个学科的认同。

如在《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中,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随时整理、物归原位,教师把它和《干点家务活》这两课结合起来,开展了劳动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坚持每天自己整理书桌、收拾书包;每周整理自己的小卧室,并让家长帮忙记录整理的瞬间,填写评价卡,每月进行一次汇报交流。表现出色的或是进步大的在课堂中展示分享。孩子的点滴变化让家庭更加和谐了。

在学习了《家人的爱》一课后,学生明白了家人的爱藏在生活的琐碎事情中,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教师结合各种节日设计活动。母亲节时,让学生把自己小的时候妈妈的照片找出来,与现在的妈妈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妈妈脸上逐渐有了皱纹,教导学生要好好听话,不让妈妈操心。现在,学生可以帮妈妈做点家务,如扫扫地、擦擦桌子、洗洗碗;也可以跟妈妈学习做一道美味的菜……父亲节时,让学生找几张和爸爸的合影,写上一段感谢的话语,然后制作成自动播放的幻灯片:一张张温馨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话语,每一位爸爸都被感动了。

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与爸妈的心贴得更近了,在家里也更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更好地达成课程的育人目标

单纯给学生讲解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三个方面,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

如在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时,因为学校的学生有很多是外来务工子女,来自不同的省市地区,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只讲青岛有多好、青岛变化有多大,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感受到自己家乡独特的魅力。于是,教师布置了一项拓展作业,让学生结合书中内容,介绍自己的家乡,并做好课件在课堂中展示。班中的蒙古族学生小方不仅在妈妈的帮助下做了精美的课件,连蒙古族衣服也买好了。展示那天,他身穿蒙古族衣服,头戴蒙古帽,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解说。在他的带动下,另一个家乡是青海的学生小鑫也对家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介绍。

这个活动,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浓浓的热爱家乡之情。热爱家乡,才会热爱伟大的祖国,这就是家国情怀。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悄无声息地达成了政治认同。

(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和谐的魅力

课堂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在生活中践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科特点——生活性。

在学雷锋日与植树节期间,我们班的家委组织了“种下一棵树,增添一抹绿”植树活动。在家长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起到公园种下一棵紫薇树,并给它挂上了名片——“拥抱大自然,栽下幸福树”。每个学生都为小树添了土,希望这棵小树在大家共同的关注下发芽、长大、开花……随后学生又开始了捡拾垃圾的公益活动,为环保贡献一分力量。他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还不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捡拾垃圾,于细微之处践行守护美好家园的初心。

经过半天的实践活动,队员对于植树护林和环境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爱绿、护绿、植绿,将绿水青山放在心中,人人争做护绿小使者,并弘扬了雷锋精神,“学雷锋,我先行”,为建设美丽青岛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四)关心时政,结合时政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心时政、了解时政,让学生从小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从内心产生作为中国小学生的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3名航天员安全回家,中国的“空间站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太空计划正在不断创造历史。借此机会,学生用独特的方式庆祝航天员回家。“中国航天梦 我的飞天梦”项目式学习也拉开序幕……

运动会上,小小航天服上身,不仅有身为中国少年的自豪,更是表现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志气。在学习中,学生了解到中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发展历程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知晓了中国航天人实现的一个个伟大的跨越。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梦想,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一幅幅画中,励志学习航天人自主创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

同时,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设计、制作模型。他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在太阳系中,有8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根据行星大小比例,用轻黏土等材料制作出“八大行星绕日模型”,强国梦就在此时有了雏形。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学生的心灵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在家庭和社会践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研究”(编号:2020ZC134)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核心价值观
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与总结良好习惯的培养
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
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态势
也谈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