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0-19 00:52杨超王晶谢珂唐桂林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治疗率通州区病原学

杨超 王晶 谢珂 唐桂林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对全人类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流动人口因其流动性大、经济条件较差、健康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治疗和管理难度大,已成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2-3]。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被治愈;反之,不仅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损伤,还易发展为耐药结核病,对社会安定和居民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4]。通州区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众多,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压力势必会逐年增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不能遵从医嘱坚持规律、全程用药,从而直接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5]。目前北京市各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的研究较少,缺少对流动人口治疗转归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长期监测数据分析2012—2021年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为完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现住址导出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登记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病案数据,筛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3202例纳入研究,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患者来源、治疗分类、病原学结果、并发症、治疗转归和首诊单位等相关信息。人口学数据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统计局。

二、相关定义

1.流动人口指由于不同原因离开户籍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居住半年以上者,排除旅游、探亲、参军等情况,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将非通州区户籍患者作为流动人口肺结核进行统计[6]。

2.常住人口指在北京市通州区居住半年以上者,在“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将现住址为通州区的患者作为常住人口肺结核进行统计。

3.根据2017年颁布的最新肺结核诊断标准[7],本研究将结核性胸膜炎纳入肺结核进行统计。

4.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治愈和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例数/肺结核患者登记例数×100%。

5.患者来源:分为主动发现(直接就诊、主动筛查、健康检查)和被动发现(转诊、追踪、推介、接触者检查)。

三、统计学处理

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各变量赋值表

结 果

一、肺结核登记情况

表2 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

二、治疗转归情况

1.一般情况:3202例纳入调查的对象中,男性2309例,女性1263例,男女性别比为1.75∶1。年龄最小者1岁,最大者89岁,中位年龄为29(25,41)岁,以15~44岁的青壮年为主,共计2535例,占79.1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共计1326例,占41.41%。发现方式以综合医院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所的患者最多,共计2096例,占65.46%。本次调查对象中3022例成功治疗,成功治疗率94.38%,不良结局180例(丢失85例,转入耐多药36例,不良反应25例,死亡12例,其他22例)。

表3 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不同性别和年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

三、影响治疗转归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患者来源、病原学结果、治疗分类、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首诊断单位间的成功治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的成功治疗率高于男性;≤24岁组成功治疗率最高,≥65岁组最低;汉族的成功治疗率高于少数民族;患者来源中被动发现的患者成功治疗率高于主动发现;病原学阴性的成功治疗率最高,无病原学结果最低;初治患者的成功治疗率高于复治患者;使用FDC的患者成功治疗率高于未使用患者;首诊断单位在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患者成功治疗率高于其他单位。见表4。

表4 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单因素分析 [例,构成比(%)]

四、影响治疗转归的多因素分析

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为因变量(0=不良结局,l=成功治疗),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向前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民族、病原学结果、是否使用FDC、不同首诊断单位为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女性患者易成功治疗。年龄25~44岁和45~64岁、少数民族、无病原学结果、未使用FDC、首诊断单位不是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患者治疗易出现不良结局。见表5。

表5 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流动人口是肺结核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北京市肺结核患者流动性较大,46.72%的跨省流动患者流入通州区,且流入多于流出,患者流入流出比位居全市第1位[8]。流动人口给通州区结核病防控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分析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对通州区结核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共登记管理320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总体登记率为40.70/10万,总体成功治疗率为94.38%,高于本市东城区[9],与本区病原学阳性和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的总体成功治疗率基本一致[10-11],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指标要求。说明我区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工作比较扎实有效,这得益于北京市持续推行的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策略,也与本区每月有固定人员下乡督导检查综合医院的转诊、追踪和治疗管理等工作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流动人口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呈下降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成功治疗率最低,各年龄组之间治疗结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内相关研究认为,年龄是肺结核成功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高龄是结核病治愈的阻碍因素[12-13]。可能原因如下:(1)与老年肺结核的病原学阳性率高,病变范围广泛,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及合并疾病多等有关[14-15]。(2)由于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减退导致忘记服药或不按时服药,治疗依从性差,从而造成未能规律服药完成疗程[16]。(3)也有研究提示老年患者收入较低,经济水平较差,可能出现较重的结核病症状难以忍受时才接受治疗,待症状稍微好转后就停药[17]。(4)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国家的标准短程化疗方案,而对老年肺结核化疗方案研究较少。因此,临床上除了反复向老年患者说明药物使用方法外,还应建议家属监督患者服药,必要时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保证其得到规范治疗。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影响流动人口治疗转归的保护因素,这与申晨和申阿东[18]和杨智琪等[19]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是因为女性患者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更好,吸烟率和饮酒率低以及对健康重视程度比男性高所致,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男性肺结核患者的督导和健康宣教工作。年龄25~44岁组和45~64岁组、少数民族、无病原学结果、未使用FDC、首诊单位不是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是影响流动人口治疗转归的危险因素。25~44岁和45~64岁中青年患者发生治疗不良结局风险高,与闫银锁等[20]和郭强等[21]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中青年可能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大,对自身疾病不够重视,抗结核治疗一段时间症状好转就不再坚持完成疗程等。尤媛媛等[22]研究认为,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成功治疗率的最关键因素。少数民族患者可能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语言障碍等原因导致就诊不畅,依从性差,导致成功治疗率低[23]。无病原学结果患者多数是未遵医嘱查痰,依从性差,导致成功治疗率低。使用FDC抗结核药品可以简化服药,患者更容易接受,从而减少了因依从性差而导致的患者停药,有利于患者规律用药[24-25],提高成功治疗率。首诊断单位是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患者都会接受不少于30 min的结核病健康教育,也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成功治疗率。因此,临床上建议积极推广FDC抗结核药品的使用,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成功治疗率。

本研究是近年来首次对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研究数据来源于监测系统,可能会受到监测数据报告质量影响;其次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未能涵盖患者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程度等信息,故不能反映影响治疗转归的所有因素。今后应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纳入多个维度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2012—2021年北京市通州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理想,治疗转归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病原学结果、是否使用FDC和不同首诊断单位有关,应针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杨超和王晶:采集数据、统计分析、论文撰写和修改;谢珂:统计分析、论文修改;唐桂林:行政支持、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治疗率通州区病原学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阿留申病病原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