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娱乐化策略思考

2023-10-23 01:30欧阳宇光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娱乐娱乐大众

欧阳宇光

“文化产业”是当下流行的热词,其不仅包括以文学、艺术、电影、音乐等为主的传媒业,还包括以影视制作、演出和展览为主的娱乐业。有专家指出,影视、音乐和舞蹈等娱乐元素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娱乐化是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消费新模式。近年来,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节目”在电视荧屏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和高收视率,文化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大众传播方式。但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发展趋势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媒介获取信息、观看文化娱乐节目时,“文化失语”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娱乐至上”的社会现象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势必会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中陷入困境。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娱乐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学者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他在《娱乐至死》中将“娱乐化”定义为“由文化精英控制的、面向大众的媒体消费”,指“让人处于兴奋状态并感到有趣和快乐的新闻报道或节目”。简言之,他认为,当信息以一种不需要深度思考的方式进行传播时,人们就会乐于接受并产生快感[1]。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将“严肃”的内容进行娱乐化传播是必然的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和独特价值的理念,表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一)娱乐化传播是当今社会的大趋势

“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媒介环境学”的主要观点有如下几点:(1)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是为大众提供了某种新的价值体系,而是针对既有体系的一种“解药”;(2)大众传媒及文化工业不只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大众产生影响;(3)媒介环境学认为,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一方面具有提供信息、引导舆论、传递社会价值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是高度商品化的文化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2]。因此,公众所看到和听到的不仅是文化内容,还是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媒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既有向更高阶段进化的一面,又有向低级阶段退化的一面。从娱乐化传播的历史演进中,我们看到了媒介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传播中,娱乐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娱乐化的方式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文化产业中,娱乐化是一种迎合市场需求的策略,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有力武器。有学者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电视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华传统文化逐渐被海外主流社会所认知,电视媒体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最主要的平台。”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丰富以及其内容本身的时尚性、可看性,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3]。很多观众通过娱乐节目接触到了许多传统文化经典,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传播使中华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三)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由于受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需要不断更新,因此,不仅需要娱乐的形式和手段,而且也需要娱乐的内容。为了让受众获得更多娱乐的满足,电视媒体不断地向观众传递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于是传统文化被电视节目所传播成了一种可能[4]。现代科技使电视节目在内容上改变了传统节目严肃、高冷、枯燥等特征,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就是一种很好的代表。这些节目在形式上更贴近年轻人的口味,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趣味性、娱乐性和互动性,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策略思考

我们在肯定传统文化的娱乐化时,应该持谨慎、宽容的态度。我们不能因为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解读与认识,就否认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也不能因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存在缺陷,就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娱乐化;更不能因为大众对娱乐方式产生兴趣,就主张社会应予以大力支持。如果社会倡导娱乐化,但目前教育系统并未将此纳入常规教育体系,很多人依然保持着固有的思维模式,那么他们也不会认同在缺乏引导与规范的环境下出现这种变化[5]。

因此,我们在强调传统文化娱乐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由政府主导与支持。媒体不能过分强调娱乐,而应多强调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优秀品质。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娱乐化工作提到政府工作日程上来,由政府来主导与支持,不仅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还能引导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认识。其次,应注重“度”的把握。要对传统文化娱乐化保持足够的宽容态度,不能使其发展演变为媚俗化、低俗化或者恶趣味化。在提倡和引导时要把握好尺度,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积极因素不能丢弃或摒弃。最后,应注重传统文化自身的创新。要避免一味地将传统文化娱乐化,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娱乐方式,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比如,通过科技手段将历史人物或经典故事以动画、游戏等形式展示给大众,既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人物或经典故事,又能实现娱乐化;可以通过网络给大众提供多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方式;在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增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等[6]。总之,我们不能因为大众对传统文化娱乐化持肯定态度就盲目提倡娱乐化,也不能因为大众对传统文化娱乐化不感兴趣就放弃娱乐化。

三、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的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娱乐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们还应积极采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娱乐化。首先,政府要对传统文化传播进行支持,加大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的扶持力度;其次,政府应鼓励出版单位或文化传媒机构出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众更多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最后,政府应在文化教育方面加大投入,通过教育系统普及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从国家层面大力宣传与倡导,才能让大众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7]。基于此,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娱乐化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一)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许多内容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与集体认同,是中国人精神世界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文化娱乐化可能导致一些问题就否定它的价值与意义,而要在肯定娱乐化价值与意义的同时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进行适当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上进行娱乐化策略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人们对自己历史的一种回忆,它反映了一种群体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娱乐化在本质上就是对其内容进行重新诠释。在中华传统文化娱乐化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度”的把握,必须尊重其内容本身的价值与意义,而不能以削弱其价值与意义作为代价。一味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娱乐化,就会异化为媚俗或恶趣味化,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中华传统文化娱乐化进行适当的创新。适度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有助于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但是如果一味地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娱乐化就会导致其价值与意义的流失。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的重要载体,是展现中华民族独特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的文化遗产。而娱乐化策略需要将传统文化内容以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我们可以适当地从其内涵和意境上进行创新,例如将“明月几时有”改成“明月何时有”、“少壮不努力”改成“应趁年少好时光”等;又如一些节目中出现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改编或加入其他元素;一些节目中出现的戏曲剧目或相关唱词也可以在其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

(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推广

网络的兴起使大众更加主动地接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更便捷、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娱乐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让人们有了更加主动选择和接受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将娱乐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8]。随着人们对网络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交流和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媒介。而新媒体如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传统文化娱乐化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很多传统文化娱乐化的内容都是以动画片、游戏、音乐、小说等方式传播的,因而更易被大众所接受。比如《故宫里的大怪兽》这部动画片,在各大网站上的点击量就高达数亿,它以“御猫”为主角,主要讲述了故宫里的四大神兽在御花园中嬉戏玩耍,与宫女之间发生的趣事。影片画面精美而富有中国风,受到了大众追捧。它的受众群体不仅包括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成年人,还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动画片本身所表现出的趣味性、艺术性以及寓教于乐等特点更符合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追求娱乐化和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传统文化娱乐化的必然趋势,而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推广则是传统文化娱乐化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中,大众传媒与娱乐消费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提供信息内容与消费导向来引导受众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媒介使用习惯和使用价值构成了受众选择媒体、理解媒体内容和消费媒体产品的重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娱乐化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内容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系来实现。而传统文化娱乐化能否获得成功就需要从受众本身来寻找答案。

(三)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融合

现代传媒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把科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文化传播领域中,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数字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媒体技术运用到传统媒体上后,丰富了媒体内容与形式,使传统媒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娱乐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加强传统媒介与新型传媒的合作,同时要把对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种自觉行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而言,我们应将其用好用活、发扬光大。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娱乐化也可以与外来文化进行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地把外来文化进行移植和复制,而是要对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行创新。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只有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面对全球化及多元文化冲击,面对当代大众审美需求与新媒体传播融合发展的趋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寻求一种既能在多元开放中保持自身特色又能被当代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有效传播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娱乐化无疑是一种既符合当代潮流又可以使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文化娱乐娱乐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娱乐眼
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状况调查——以河南省S村为例
文化娱乐新闻要向“文化垃圾”宣战
浅论新型媒介对文化娱乐新闻报道的几点影响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