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派意识·琴谱·传承人
——三维下的宋代“江西琴派”考证

2023-10-24 05:59
戏剧之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琴家醉翁琴曲

彭 晶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0)

宋代江西琴坛群英荟萃,涌现了一批文人琴家,例如:欧阳修、王安石、崔闲、黄庭坚、朱熹、孔武仲、姜夔、崇德君(女琴家)等。根据相关史料,宋代江西古琴艺术以琴歌为主,强调琴乐与唱词的配合。琴歌,亦称弦歌,是民间音乐的产物。

关于“江西琴派”一说,学界历来存有较大争议。王河、于文霞在《宋代“江西琴派”考证》文中认为,在宋代艺术领域内还有一个“江西琴派”。它不是一个艺人群体,而是文人群体。此后,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例如:章华英的专著《宋代古琴音乐研究》,钱贵成主编的《江西艺术史》等相关学术论文都论及了“江西琴派”。但是,亦有学者依据相关史料,认为所谓的宋代“江西琴派”由于资料的匮乏和传承的断代,只具备琴派的雏形,难以明确论证。文献中所记载的江西古琴音乐,更多指的是江西地域古琴音乐风格,而非琴派。音乐风格通常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琴派,必须追踪琴派的意识。

一、地域中的琴派意识

琴派意识是指在琴派萌生、发展过程中,琴派言论所反映出来的古人对琴艺活动中琴派三要素风格、传谱、代表琴家的自觉感受①。当琴艺活动到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受到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而出现感知差异,并被琴家记载下来,琴艺活动与琴派意识互相关联,形成了地域性琴派。

《春秋左传·成公九年》中的“使与之琴,操南音”“乐操土风”是我国最早关于古琴地域风格意识的文献。“南音”是泛指春秋时期楚地古琴音乐,当时的琴乐不仅“南音”,还有“土风”。琴乐风格流派意识在当时已萌芽。

唐朝赵耶利在《琴史》中提到了“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声”在古代汉语中的解释是与音乐有关的“声音、音乐”,因此,文中的声偏重于具有地域风格特色音调、音律的琴乐。这说明了在唐代,琴史上开始明确了琴乐的地域风格及个人风格,并清晰意识到琴派风格的差异。

琴史上关于宋代江西古琴艺术的资料,最早存于明代《永乐琴书集成》中的卷十,收录了北宋的成玉涧《琴论》:“京师、两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南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②。成玉涧的个人生平,史上没有记载,除此文外,亦无其他著作,后人多是由他文中提到的“政和中”和文章末尾记载的“张敏叔”的资料来明确他是北宋人。通过成玉涧的这段文字可见当时或此前,京师、两浙与江西三个地域音乐风格已并存,但其所言“江南失于轻浮”,有“江西”和“江南”的差异,是传抄中的手误,还是作者的不经意,难以定论。宋代的“江西”和“江南”与当今的地域名有所区别。现在的“江南”通常指江苏南部的苏州、常州、无锡等地区,浙江的湖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以及上海共同组成的长三角部分地区。而宋朝的江南地域更为宽广,泛指整个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以南流域,包含了“江西”地域。宋代的“江西”约是今天的范围。宋代的“江浙”和江苏基本没有关系,指的是吴越浙地。文中的“江西”更多地意指地域性古琴演奏风格,是琴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代江西著名学者吴澄的《赠琴士李天和序》中也提到这三操:“以今三操,北操稍近质,江操衰世之音也。浙操兴于宋氏,十有四传之际,浓丽切促,俚耳无不喜,然欲加讳护,谓非亡国之音,吾恐唐诗人笑倡女也。呜呼!此关系两间气运之大数,岂民间私相传习之所能变移哉?”③这段文字说明了宋代的三个地域的古琴艺术风格到元代还在盛行,但是宋亡后,元代的统治者排斥古琴艺术,只能在民间流传。此段文中所用的“操”,与“声”“谱”相同,皆指琴艺风格。

此外,元代的袁桷在《琴述赠黄依然》中谈及了江西的古琴音乐风格。“曰江西者,由阁而加详焉,其声繁,以杀其按抑,秋风巫峡之悲切,兰皋洛浦之靓好,将和而愈怨,欲正而愈反。凡骚人介士皆喜而争慕之,谓不若是不足以名琴也。”④这段话中,对江西古琴音乐风格进行了详述,“由阁而加详焉,其声繁”江西谱比京师阁谱指法更为细腻。同时,江西琴乐表现力丰富,既可以抒发心中的伤感或喜悦之情,亦可以体现中和之美,还可以诉说心中的怨恨。因此,江西琴乐风格在当时受到文人骚客的喜爱。

二、减字谱:琴乐的记载符号

除了地域音乐风格,另一个对琴派的形成起到深远影响的就是古琴的减字谱。琴谱不仅具有记录、使用的功能,亦有琴家树立自己的琴乐风格的作用。例如:我国蜀派古琴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就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凤求凰》故事,但直至清代,1876 年青城山道士张孔山等人编辑的《天闻阁琴谱》,标志着蜀派古琴的正式形成。

上文中元代的袁桷《在琴述赠黄依然》中对江西谱进行了总结。“自渡江以来,谱立可考者曰“阁谱”,曰“江西谱”……方杨氏谱行时,二谱皆废不用,谓其声与国亡相先后。”⑤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测江西琴人在琴曲创作中已逐渐形成江西谱。文中在最后提到江西谱随着南宋的灭亡而衰败。

元代的江西琴人危素对江西谱和浙谱的流变进行了考证,提出了古琴艺术随着地域的传播而变化的观点,同时亦认为“浙谱”与“江西谱”有着渊源关系,杨缵氏和毛敏叔氏等人数十年前弹的就是“江西谱”。他在《送琴师张宏道序(甲戌)》一文中谈道:“琴在乐中为丝属,可独作,然而古之音远矣。近世咸宗宋少师杨缵氏、毛敏叔氏诺人,所度曲,谓之浙谱,谓数十年以前人所弹者为江谱。故浙谱行而江谱废……以此观之,愈变而愈新,愈出而愈繁。溯而上之,轩辕氏,陶唐氏,有虞氏之时,其变也多矣。”⑥

危素这段话中的“江派”“江谱”与上文中吴澄的“江西”、袁桷“江西谱”是相同的。其一,危素是吴澄的得意门生,琴师张宏道也是江西琴人,看到江西谱的衰弱,难免会发出这种感慨。其二,危素文中的“江派”指的是江西地域,有别于明初活动于金陵为中心的“江派”,即以明代黄龙山、杨表正、杨抡等为代表性的另一个脉络的“江派”琴家。危素的文章中说明南宋末年的徐天民、毛敏仲,都是在初学“江西谱”的基础上,他们创作了大量新的浙谱。徐天民、毛敏仲编著了《紫霞洞琴谱》(世人称“浙谱”),其中的《渔歌》《山居吟》《庄周梦蝶》等琴曲影响极为深远,形成了中国古琴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古琴流派。《紫霞洞琴谱》在宋末刊印后,名满天下,古琴资料中都有记载,在清朝流传着十多种版本,对于琴谱的来龙去脉亦记载得非常详细。而关于“江西谱”的谱的记载却寥寥无几。

琴歌《醉翁吟》是宋代有名的古琴曲,亦有学者认为是江西琴歌的代表作,其实不然。宋庆历六年,欧阳修新政失败,被贬安徽滁州,创作了著名的《醉翁亭记》。沈遵前往游览,创作了琴曲《醉翁吟》,有声无辞。其后,欧阳修听沈遵弹奏《醉翁吟》所感动,为此曲写下了歌辞,即楚辞体《醉翁吟》。欧阳修和沈遵去世后,其学生崔闲将此曲用减字谱记录下来,并请苏轼填辞。苏轼填《醉翁操》后,影响很大,后来仿效者甚多。沈遵和苏轼并非江西人,也未以江西为琴事活动范围,把此曲作为江西古琴的代表作实在有失偏颇。现存明清谱的《醉翁吟》与《醉翁操》,共有6 个版本,有三首歌辞与苏轼的《醉翁操》没有关系,还有三首虽采用了苏轼的辞,但音乐、记谱指法、操琴手法上均有较大的变化,与宋代琴曲相去较远。

清代琴家王坦在《有词无词说》中提到庐山崔闲作有三十多首琴曲,欲请叶梦得谱辞。这是目前罕见的关于江西谱的记载。“世传琴谱有二种,其指法略同,而一种有词,一种有声无词。梁沈约《宋书·乐志》载,古曲颇备,惟锋舞曲圣人制礼乐篇有声无词,其余皆有词。郭茂倩《东府诗集》以琴曲歌自为一类,自帝尧神人畅以下,迄于唐代皆有词。北宋僧人文莹《湘山野录》载,宋太宗喜琴中十小调,用指取声之法外,一曲最优古琴家失其名,祗名曰贺若。程大昌以为是唐文宗时贺若夷作,大传其声而失其名,即无词可知。似乎无词之谱至唐始。有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庐州(山)崔闲善琴,所弹凡三十余曲,欲请梦得各为之词,是宋代其派乃盛也。”⑦引文中提到了弦歌在唐朝略为衰落,崔闲请叶梦得和苏轼等人填辞的琴歌,在当时颇为兴盛流行。文中“是宋代其派乃盛也”,作者并没有强调琴派,该文主要论述琴歌与琴曲的渊源。此外,由于在宋代“江西诗派”颇负盛名,难免会混淆,而且关于江西琴派的必要条件文中并未详实记载。

三、江西琴人:流派纷呈

明代初期,琴界主要分为江浙两派。江派以松江刘鸿为代表,浙派继承了南宋徐天民的传统。正如刘珠的《丝桐集》中指出“近世所习琴操有三:日江、日浙、日闽。习闽操者百无一二,习江操者或三、四,习浙操者十或六、七。”⑧江西没有典型的琴派传承,琴人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学琴,并从事古琴音乐相关的活动。宁献王朱权认为“操间有不同者,盖达人之志焉”,反对琴曲风格强求一律。在南昌编写出《神奇秘谱》时,不带门派的观念,主张“各有道焉。所以不同者,多使其同,则鄙也”,从千首古琴曲中选出了六十余首,南宋浙派郭楚望的《潇湘水云》亦收录在其中,但未收录宋代的“江西谱”。清朝汪绂的《立雪斋琴谱》中,共收录了十八首古琴曲,自制了七首。也未见宋代的“江西谱”。

道士张宇初,是闻名于世的博学天师,人称“硕儒”。他的《送琴士朱宗明序》是一篇论述古琴源流的重要文章。文中张天师提到了自己学习浙谱的经历,还谈到了闽派琴家朱宗明,张宇初与琴士朱宗明切磋琴艺后,对其淳朴自然的演奏风格赞赏有加,愈发觉得浙派琴曲风格较为繁琐浮靡,缺少飘逸悠远的感觉。上文中,琴人危素已说明了“浙谱”是在“江谱”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浙派必然存在细腻婉转风格上的延续性。

在清代,古人对于琴派进行的划分和记载更为明确。广陵派重要琴谱《五知斋琴谱·凡例》中有颇为详细的论述:“派有南北蜀下之分。今以琴川为主,白下,古派,中州,西蜀,金陵,八闽等派。”⑨在史学资料中,虽记载了江西明清众多琴人,但未提及“江西琴派”。

综上,由于宋代“江西琴派”传承式微,当前的史料更多是关于琴乐地域风格的记载,未见琴谱,代表琴家也寥寥无几。使得当今的琴学研究中对“江西琴派”的认识难以论证明晰。由于不具有鲜明的整体风格,与历史上江西古琴音乐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亦无所谓琴派成立,严格意义上的江西地域古琴音乐风格实际上已难觅踪迹。

注释:

①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蜀派”历史与现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毕业论文,2021,21.

②永乐琴书集成:卷十“弹琴”[C].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年,819-820.

③(元)吴澄.吴文正集:卷四十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7 册),台北商务印刷局,1983,263-264.

④(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⑤(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四[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⑥(元)危素.送琴师张宏道序(甲戌)·说学斋稿:卷二[M].

⑦(清)王坦.琴旨[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0 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267.

⑧许健.琴史初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23.

⑨(清)徐琪传谱,周汝封编.五知斋琴谱:卷八,[M].1724 年,271.

猜你喜欢
琴家醉翁琴曲
赵元任早期琴曲的“选(编、创)曲配伴奏”思维分析
永远的醉翁
——纪念欧阳修逝世950周年活动侧记
I want to be ……
一品红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丝桐神品
——古琴》
琴曲《幽兰》探微
明朝琴曲的清商音与含半音五声音阶
古人弹琴 五不弹
雨中落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