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作 以评促建

2023-10-25 16:55熊白莉吴天寿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区制校际联体

熊白莉 吴天寿

教联体建设是湖北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湖北省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主动实践。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在总结过去六年义务教育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传承创新的姿态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和校际优质均衡发展,于实践探索中勾勒教联体建设的整体图景,构建“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美美与共”的良好区域教育生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为科学制定教联体建设方案,促进教联体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武汉经开区教育局(以下简称“区教育局”)着力构建“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试点教联体”三方协作机制,将前期区域“智慧教育”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联体治理,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联体一体化管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学习方式变革以及精准教学与学生综合评价等,初步构建了成员学校、教联体、区教育局三级教联体建设成效评价体系。

一、三方协作,制定系统的区域教联体发展规划

武汉经开区教联体建设是基于区域多年的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基础,积极回应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求和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学校管理实践。区教育局构建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试点教联体”三方协作机制,有利于整体规划区域教联体发展,提高教联体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现状调研:依托项目团队,诊断既有经验与不足

科学制定区域教联体建设方案,要求政策制定者既要系统学习并深刻理解省级、市级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又要准确把握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有举措及其成效、困境与影响因素,并据此准确定位区域教联体建设的着力点、关键点与突破点。为此,区教育局与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了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政策实施现状调研。研究者基于分层抽样原则,选取三角湖小学教育集团、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以及第三学区、第四学区的牵头校和成员校为样本,以每个学区(集团)牵头校和成员校的校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以及成员校的青年教师等七个主体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获取了丰富并且质量较高的第一手资料。调研结果显示:学区制(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学校治理观念已经形成,校际合作模式日趋成熟,初步实现了校本课程资源和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与共创,成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区制(集团化)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校际发展共同体有待真正成型,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教师轮岗交流的激励、评价与奖励机制,科学、系统的教联体学校考核评价机制等。

现状调研为区教育局精准把握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经验、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区教育局制定区域教联体发展的目标、内容以及重难点提供了重要依据。

2.初稿拟订:遵循科学原则,吸纳各方合理意见

政策的制定过程应该反映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与执行对象之间的互动。首先,政策制定者要在前期调研中有意识地听取调查对象对现有校际互动合作方案的改进建议,初步了解他们所关切的区域教联体建设的核心问题,为确定工作重点打下基础。其次,政策制定者要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积极采纳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试点教联体负责人、成员校负责人等对即将实施的教联体建设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据此拟订区域教联体建设方案初稿。最后,政策制定者要征求各教联体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对初稿的反馈意见。这样做,既在程序上体现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又能最大程度地汇聚各方的智慧,深化他们对政策制定意图和架构逻辑的认知。

3.方案论证:汇聚专业智慧,达成教联体建设共识

教联体建设是关涉组织学、管理学与教育学等的专业性工作。区教育局邀请华中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共同组建了教联体建设专业指导委员会,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为工作思路,对初步拟订的《武汉经开区义务教育教联体工作方案》中的愿景目标、阶段任务、时序计划以及资源分配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修正、补充与完善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模糊之处、欠缺之处等,力求为教联体建设工作提供明确的思想、路线指引。该方案不仅体现出教联体建设与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的共性,如通过促进校际管理互鉴、教学互通,强化强校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明晰了两种办学举措在校际关系上的区别,即学区制(集团化)办学相对松散,而教联体学校之间关系更紧密,强调依托关键人员、合作平台、重要制度等促进校际联通与资源汇聚。此外,该方案还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政策中的先进思想、成功经验与创新模式,如北京史家教育集团的“和谐+无边界”办学模式、美国学区制办学经验等。

这些工作使教联体建设方案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本土经验与他山之石的综合。

二、技术赋能,打造智慧化区域教联体运行特色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教联体建设中,区教育局充分发挥既有“智慧教育”的优势,助力试点教联体高质量开展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智慧课堂打造与数字资源库建构等。

1.建设智慧平台,助力管理决策与互动活动开展

智慧校园平台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教联体学校的统一管理、学生信息全程跟蹤和学生考勤自动记录等。这是教联体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为教联体学校负责人的在线会议、校际教师的网络教研、学生的远程学习等提供了便捷条件,也为教联体学校优质资源的汇聚、整合与共享提供了载体。此外,多种智慧教育平台的引入与使用为教联体的管理决策、教学质量分析等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2.打造智慧课堂,促进教学创新与个性化学习

智慧课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课堂样态。区教育局着力引导教联体根据自身特点与发展需求,探索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共生”教联体构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智慧教学平台反馈的学情报告,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从而展开个性化教学,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该教联体成员校的教师也可以进入这个智慧教学平台,访问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据此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这实际上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再造的一种方式。

3.建构数字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

数字资源库是教联体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主要渠道。教师可以利用数字资源库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材、习题等数字化资源有组织地存储起来并进行管理,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的途径。例如,“三适”教联体建设的数字资源库集成了各成员校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工具,其全力打造的校本题库中有13800多道练习题,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内容。打通使用的作业设计方案及习题,有效促进了教联体内部教学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以及各成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举措对单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更对教联体的有效治理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校际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多样化、智能化的手段,深化了教联体牵头校与成员校的协同合作,使同步管理、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成为教联体运行的常态。

三、以评促建,确立多样态区域教联体发展导向

为促进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教联体高质量发展,区教育局初步设计了“成员校—教联体—区教育局”三个层面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以期通过成员校自评、牵头校与成员校互评、区级督评的结合,对试点教联体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1.遵循分层分类评价原则,增强考核评价的针对性与差异化

教联体的规范发展、有序运行需要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保驾护航”。根据教联体牵头校与成员校、成员校与成员校之间办学层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区教育局遵循分层分类评价的原则,制定了一套针对教联体自身(30%)、牵头校(30%)与不同类型成员校(40%)的多主体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目包括发展理念、组织管理、平台建设、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师资队伍等12个一级指标,以及69个二级指标。评价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本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综合评定各主体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

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既关注了教联体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又考查了牵头校对教联体建设工作的理性认知与成果提炼水平,还充分考虑到教联体成员校的组成情况、发展定位、发展成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不同类型教联体改进工作提供了参考。

2.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凸显考核评价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获取反映教联体建设成效的真实数据,科学、系统地展开评价。第一,区教育局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校际互动的质量、频次等进行检查与评价,以引导教联体牵头校与成员校保质保量完成既定任务。结果性评价是在教联体工作周期结束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各教联体建设成效进行整体考评,并划分不同等次来反馈评价结果。第二,区教育局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专家团队合作,对试点教联体建设成效进行专项评价。一方面通过听取负责人的工作汇报、随机观察课堂教学、查阅工作档案与实体成果等,对所有教联体建设成效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对比给出质性评价意见;另一方面采用差异化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学段教联体的发展定位、评价对象特征等进行测评,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各教联体的发展成效排名。第三,区教育局推行教联体自评与区级督评相结合的方法。在开展教联体建设成效终结性评价时,先由试点教联体开展自我评价,撰写评价报告,然后由教联体建设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区级督评,给出评价意见,最后区教育局统筹两轮评价结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

3.坚持以评促建评价旨归,强调考核评价的发展性与增值性

作为促进教联体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联体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应该坚持发展性、增值性的评价原则。首先,区教育局注重对省级、市级试点教联体建设工作的成绩、经验与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与总结,从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系统归纳、概括教联体建设工作的共性特点与个性亮点,为即将实行教联体建设的其他学区或集团提供借鉴。其次,区教育局谨慎分析试点教联体工作中的不足、困境和难题,逐一分析其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引导教联体在已有成效基础上确立高质量发展目标,力求呈现区域义务教育教联体特色化、多样态发展的态势。对于一些教联体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性、系统性问题,区教育局切实开展研究论证工作,在体制机制创新、外部专家引入、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教联体专项支持。最后,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前期诊断式调研结果与后期多元化考核评价结果,对区域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着力提出不同类型(单中心/多中心)、学段(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区域(经开区/汉南区/跨两区)教联体建设的理念与经验,形成具有武汉经开区特色的义务教育教联体建设理论与实践模式。

(作者单位:武汉经濟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学区制校际联体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北京:超六成中小学纳入学区制管理
教育治理理念下的学区制管理模式构建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从“模块化”到“学区制”
法国学区制的发展状况及启示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