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研促教联体教、学、评一体化

2023-10-25 16:55徐梦桥李启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联体教研词汇

徐梦桥 李启辉

武汉经开区“湘阳峰”教联体由湘口街道的汉南中学、沌阳街道的第三中学、薛峰社区的第四中学组成。三所学校经历了从各自为政到组成一个学区,再发展为教育联合体的发展历程。各校依托教联体集体教研,促进教、学、评一体化,逐渐形成优质均衡发展的势头。

一、联合研“教”,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针对各校学科师资组配有差异、研究实力不均衡的实际情况,“湘阳峰”教联体首先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联合研“教”措施,以统一各校的教学步调,优化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学业水平共同提升。

为实现优势互补、集智生慧,教联体将三所学校的多个年级组集成大年级组,将原有的多个学科组集成大学科组。在学科组集成的基础上,教联体组建各学科中心备课组,并依托中心备课组开展教联体大教研活动,推动各学科教师在教学理念、学科知识、专业能力等层面深入交流、互动,共同研讨解决课堂教学共性问题的策略。教联体还规划了统一的教研框架,使集体教研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例如,英语中心备课组针对英语中考词汇复习,开展了多模态词汇复习主题教研活动:首先,整合初中英语教材和中考词汇手册中的词汇,找出二者的共性和差异;其次,归纳、整理教材和词汇手册中的高频词汇并进行词性分类,以此作为学生解决综合填空中有关词形问题的复习资料;最后,按照话题整合各册教材的核心内容,让词汇回归具体的语篇,引导学生围绕话题高效复习词汇。由此,教师提炼出“变厚为薄、词(词汇)语(语篇)互渗”的词汇复习策略,优化了英语教学。

教联体还根据各校实际,以跨校送教形式开展实地研教,将优秀教师派驻到薄弱学校交流,以优质师资带动一所学校的教研,引领一门学科的发展。例如,在教联体大学科展示研讨活动中,优秀教师李素华和耿玉清分别在薄弱学校执教《走近苏轼》和《紫藤萝瀑布》,优秀教师徐梦桥在偏远学校执教《议论文的素材收集与处理途径》,引领年轻教师逐步掌握好课的目标设定方法、活动设计策略,明晰好课的课堂学习样态和过程评价方法,把握观课、评课要关注的要素。除了派驻优质师资到薄弱学校带动教研,教联体还将偏远学校的年轻教师派驻到优质学校历练,让优质学校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教联体还将三所学校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集合起来,组建学科名师团队。各学科名师团队以专题课堂教学展示的方式在三所学校轮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引领年轻教师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找准教学起点,把握一节课的容量与难度,学习设计问题清单和学习任务,“手把手”地引领年轻教师熟悉教研流程,掌握教研方法,从而不断壮大集体教研力量。

二、联合研“学”,拓展减负增效途径

“湘阳峰”教联体采取联合研“学”举措,通过完善和丰富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首先,教联体在推进数字校园、互联网教室、智慧课堂等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着力为学生打造新的学习模式。如教联体组织三所学校的七年级学生参加远程异地线上活动课“折角”的学习。课前,教联体先选定一所学校的录播室为主会场,其他两所学校设分会场,并做好上课、评课、研课等环节的计划和分工。课堂上,教師先开展“热身”活动,引导学生用矩形纸片折出正方形和一些特殊角;然后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自主探究用平行四边形纸片折出60°、30°、15°的角。其中,折叠和证明所折角的度数是学习重点。学生热衷于参加这样的合作学习,他们积极地动手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探究,既锻炼了数学思维,又充分感受到数学探究的乐趣。线上同步课堂、同步教研新常态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

其次,教联体努力优化学科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教联体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各校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分层设计作业,并按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分层布置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布置不同的作业,并创设灵活多样的作业批改和反馈形式。实践中,教师先根据班级实际学情按照数量和难度分层设计、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主动做作业;然后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给予学生个性化辅导,并适时针对单元核心知识和易错点进行微专题测试,测试后,教师全批全改,形成反馈数据,落实针对性讲评;最后利用智学网个性化手册,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第二次作业,补救第一次作业反馈出的知识疏漏,跟踪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作业题目,建构丰富的作业资源库。作业库中的资源由教联体各校共享,以进一步促进减负增效。

以上举措让教联体各学校告别了学习资源良莠不齐、数量失衡、青黄不接的窘态,使学生既获得了共享优质资源的机会,又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三、联合研“评”,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

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湘阳峰”教联体采取联合研“评”举措,依托集体教研促进学生评价一体化,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学业质量监测机制。教联体各学校不仅联合研究学业评价创新举措,还邀请教育专家到教联体传经送宝,共同完善评价机制。如物理大教研组邀请区域内11名优秀教师代表齐聚第三中学,开展“研讨新课标,聚焦新课堂,赋能新中考”系列交流活动。优秀教师代表和教联体的物理教师在交流互动中明确了中考复习备考的方向和策略,优化了物理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和方式。参加研讨的教师集思广益,统一规划了学生物理学业质量监测的标准、内容、方式及结果应用等,有机整合了各学校已有的测评策略和手段,优化了各学校已有的测评工具。

科学制定学生综合发展评价机制。教联体各校共同研究制定了“五育评价”策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手册。在德育方面,教联体关注学生品格养成的细节,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设置常规评价细则,以“好少年”评选促进学生品格发展;在智育方面,教联体细化“临界生”培养举措,践行目标管理评价办法,助推学生跨越式成长;在体育方面,教联体通过趣味运动会,评价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等精神风貌;在美育方面,教联体系统举办“多彩校园,绽放青春”校园文化艺术节,以艺术表演为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美的氛围,评价并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与欣赏能力,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提供平台;在劳动教育方面,教联体通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劳动实践,评价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教联体注重依托评价结果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基于第四学段的考试评价要求,各学科大教研组组织教师结合每月学科素养限时训练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班级学生发展目标,并研究制定相关培养措施。教联体各学校还根据下一个学段的学校对特长生的学业水平要求,确定本校有体艺特长的“临界生”,并采取“三级联动”机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校级干部和中层干部“就近”指导所执教的班级;班主任协助学科教师跟踪、检查学生学习“补偿内容”的情况;学科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和答疑,完成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帮助学生破“界”提升。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联体教研词汇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