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阶语文”引领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3-10-25 16:55彭靖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漂流记鲁滨逊台阶

彭靖

整本书阅读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但在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材推荐的很多经典作品,有的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折射出的文化理念与学生认知的文化理念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的篇幅较长、内涵丰富,小学生很难长久保持阅读耐心,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保持积极性呢?笔者认为,依据“供阶语文”教学主张,为学生适时提供学习台阶是关键。“供阶”就是为学生提供阅读台阶,即教师阶梯式地设计和呈现整本书阅读目标,让学生拾级而上,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完成整本书阅读。笔者以《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依据文本,设计供阶类型

《鲁滨逊漂流记》情节生动、趣味性强,适合六年级学生阅读。但本书是英国作家于18世纪初写成的,不仅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文本体现的文化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文本内容丰富、情节舒缓,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鉴于此,笔者基于学生既有的阅读能力,依据文本内容,为学生设计并提供了以下几个类型的台阶。

1.搭建问题台阶,化难为易

全面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学生打开这本世界名著的钥匙。因此,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应创设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踏阶而上,一步一步走进整本书。

怎样让枯燥的背景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呢?笔者充分利用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和认知空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四级问题台阶——“《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于18世纪初写的一部小说。从书名看,你觉得这本书会写什么?”“老师把作者丹尼尔·笛福的生平资料整理了一下,大家读一读。你对这本书的内容会有怎样的猜测?”“为什么丹尼尔·笛福热衷于冒险?”“鲁滨逊流落的小岛位于南美洲,小岛现在就叫鲁滨逊·克鲁索岛,是以本书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这是巧合吗?”这四级台阶把枯燥的背景介绍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学生循着作者生平、航海地图、荒岛风景等文字、图片信息提供的路径,认识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追求和时代精神,为后续阅读奠定了背景基础。

2.搭建情境台阶,助力阅读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具有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场景不断变化等特点。在重要情节的阅读中,教师需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台阶,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促进自主、合作、探究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和读后交流课中,笔者设计了“挑战阅读闯关”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台阶,让学生沿着情境台阶与鲁滨逊一起经历多次“冒险”。学生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增。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评选“阅读小能手”活动,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为学生提供“批注”“摘抄”“绘图”“交流”“研究”五个小台阶:学生先在书的空白处进行个性批注;再将有哲理、有意蕴的句子摘抄下来进行交流;接着,通过绘制冒险图重温冒险经历;然后,各读书小组进行组内交流,分享阅读成果;最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为发言人,与其他小组深入研究文本的人文主题。这几级台阶化难为易、由浅入深,既打消了学生阅读的畏难情绪,又兼顾了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学生借助台阶步步登高,顺利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

3.搭建图表台阶,发散思维

图表台阶是“供阶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台阶类型,它可以把复杂的文字直观化,这也是图表区别于文字信息的重要特点。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图表,可以化冗长的文字信息为可视化的信息。图表没有固定的表达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教师提供的图表,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自行绘制图表,以此轉化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图表台阶在不同课型中的级数与坡度均有不同。读前指导课上提供一级台阶即可,教师可指导学生基于书中的既有表格规划阅读进度和时间。

为了让学生探究鲁滨逊的变化,笔者在读中推进课上给学生提供了两级台阶。首先,笔者为学生提供一级台阶——各小组选择鲁滨逊某一方面的变化,绘制鲁滨逊命运变化曲线图;然后,笔者提供二级台阶——呈现各小组绘制的曲线图,让学生直观观察鲁滨逊的命运变化,并谈谈自己的观察感悟。借助图表台阶,学生发现鲁滨逊的身份、心理、生活的变化虽然整体向好,但过程是跌宕起伏的。借助图表台阶,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鲁滨逊为了圆自己的航海梦历经千辛万苦,可见圆梦不易,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取得的。有的学生还借助图表台阶发现鲁滨逊的综合能力是直线上升的,得出“逆境促人成长”的结论。

在阅读交流课上,因为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教师可依据学情设置台阶的级数和坡度。

二、依据学情,设计“供阶”时机和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机提供学习台阶。所供台阶不能过于平缓、密集,也不能过高、过陡。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找准供阶时机和供阶形式。

整本书阅读主要包括读前指导、读中推进、读后交流三种课型。教师要依据三种课型的特点,分别提供“导”“助”“放”的台阶。

1.读前指导可密集“供阶”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部分章节,交流感受,初步感知故事内容;能对阅读名著产生兴趣,自主规划阅读”是《鲁滨逊漂流记》读前指导课的重点与难点。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并提供“读书名、知作者、猜情节”的联想台阶,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也可以设计并提供“读梗概、读目录、读章节、交流文本”的问题台阶,鼓励学生潜心阅读;还可以设计并提供“阅读进度、阅读规划”建议台阶,引导学生养成有计划阅读整本书的习惯,推动学生持续阅读。经过多级台阶的铺垫,教师再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学生自然不会有畏难情绪。

2.读中推进应适度“供阶”

读中推进课旨在维持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实际,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台阶、图表台阶、范例台阶和生活台阶等。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台阶。比如,情境台阶:“如果你是鲁滨逊,当你在小岛上看到野人生火的痕迹和满地人骨时,你会怎么想?”生活台阶:“在生活中,甲把发芽的蒜头扔进垃圾箱,甲想吃蒜苗只能再买,乙把发芽的蒜头栽种到花盆里,过不了多久就能吃到新鲜蒜苗了。从这个生活经验中,我们可以理解鲁滨逊为什么能在荒凉的小岛上有吃不完的食物。”这样的台阶有利于学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

3.读后交流应果断“收阶”

学生读完整本书,教师应果断“收阶”,放手让学生交流阅读成果,分享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学生通过前期的阅读,基本理解了文本内容和文本承载的人文主题。读后交流课重在巩固前期收获,笔者不再为学生提供台阶,而是放手让学生根据前期所学,不拘形式地交流、分享、借鉴和完善阅读成果。教师作为观察者,对学生的阅读成果予以点评即可。如果学生的阅读成果中有遗漏,或有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教师应及时予以纠正。从教学反馈情况看,“收阶”是对学生阅读成效的肯定与鼓励,有助于激发、增强他们拓展阅读其他世界名著的兴趣、信心。

(作者单位:黄石市中山小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漂流记鲁滨逊台阶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漂流记
黑熊漂流记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鲁滨逊漂流记
枧潭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关于“孤独”的比较
台阶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77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