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为主 “多得”为辅

2023-10-25 16:55侯崇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凌空特写飞天

侯崇燕

“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文本所承载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给每一节语文课设定一个核心教学目标,在这个核心教学目标之下,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和学情设定与之相应的次要教学目标。这样设计教学,既可兼顾单元教学目标,又能突出具体文本的教学价值,更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落实“一课一得”教学理念。

一、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文本教学“一得”

“一课一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文本意义上的“一课一得”,即学生学习一个文本应该得到一个基于文本总体的主要的学习收获;二是课时意义上的“一课一得”,即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上应该得到一个基于一节语文课的主要学习收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在设计教案、实施教学时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写了我国女跳水运动员吕伟于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第九届亚运会上跳水的精彩一幕。40多年过去了,吕伟轻盈、曼妙的“飞天”形象依然留在观众心中,这就是新闻特写的魅力。本文所在的单元是新闻单元。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语文要素是了解新闻,把握新闻特点,初步掌握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写简单的新闻,制作新闻报纸或新闻网页。按照“单元教学目标统领单篇教学目标”的原则,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与新闻特写有关的知识上。这是文本意义上的“一得”。结合学生的学段实际和认知特点,笔者这样设定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新闻特写这种新闻体裁;通过学习文本,把握新闻特写文学性与新闻性兼而有之的特点;初步掌握新闻特写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借鉴本文的写作思路,试写简单的新闻特写稿;借鉴《湖北日报》和“腾讯新闻”的版式设计,制作班级报纸或新闻网页。

根据本文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的特点,笔者将本文的教学设定为两课时。相应地,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将文本意义上的“一得”细化为课时意义上的“一得”。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阅读文本,初步认识新闻特写这种新闻体裁;将本文与本单元前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理解新闻特写文学性与新闻性兼而有之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特写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阅读本文,从中体会“中国骄傲”。第2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结合文本旁批,掌握衬托和侧面描写人或事物的方法;借鉴本文的写法,试写简单的新闻特写稿;借鉴《湖北日报》和“腾讯新闻”的版式设计,制作班级报纸或新闻网页;通过学习本文,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二、围绕“一得”实施课堂教学

将文本意义上的“一课一得”细化为课时意义上的“一课一得”,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课时意义上的“一得”实施教学;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目标模糊、主题不集中等问题。

在《“飞天”凌空》第1课时的教学中,笔者紧紧围绕前文所述的“一得”设计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阅读文本,明确体裁”,即让学生先阅读本文,然后将本文与前面学习的《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进行对比,找出本文与两篇消息之间的异同点:《消息二则》是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通讯,《“飞天”凌空》是新闻特写;《消息二则》报道的是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展示的是新闻事件的纵剖面,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得比较完整,《“飞天”凌空》主要描绘并放大新闻事件中的片段。第二个环节是“体裁对比,分析异同”,即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消息、通讯和新闻特写三种体裁的异同。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明确:三种文体都讲究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但新闻特写非常注重文学性,消息、通讯则不追求文学性。第三个环节是“揣摩写法,归纳方法”,即指导学生归纳、概括《“飞天”凌空》的基本写法。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同伴互读、同桌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明确了新闻特写的基本写法:截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个最有新闻价值的片段,或抓住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人或物,以形象化的描写、文学性的语言为表现手段,鲜明地再现新闻事件中典型的人、事、物。

三个教学环节紧扣“新闻特写”这个关键词,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不但巧妙地将课时意义上“一得”中的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而且让学生在阅读、探讨的基础上直观感受到运动员高超的跳水技术,从而体会到“中国骄傲”。

在《“飞天”凌空》第2课时的教学中,笔者紧承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首先从新闻特写的写法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旁批掌握衬托和侧面描写人物的写法;接着,引导学生仿照本文写法,以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的演讲为写作对象,尝试写作新闻特写;最后,笔者出示了2023年9月1日的《湖北日报》和“腾讯新闻”界面,指导学生借鉴报纸版式和网络界面,设计班级报纸和新闻网页。这些教学流程既直接落实了“一得”,也间接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习惯。

三、“一得”之外应“多得”

“一课一得”并不是说学生学习一个文本只能有“一得”,也不是说在一节语文课的学习中,学生只能有“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切实落实“一得”,还要兼顾文本所承载的其他语文要素。一言以蔽之,“一课一得”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是以“一得”为主、“多得”为辅的教学。

《“飞天”凌空》虽然是一篇新闻特写,但文本承载了许多初中生应掌握的语文要素,如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标题的含义、新闻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细节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侧面描写等。

在《“飞天”凌空》第1课时的教学中,笔者从文本标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新闻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同桌探究等方式,在笔者的引导下明确:主标题是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副标题是对新闻事件的具体说明;主标题可以虚写,也可以实写,副标题只能实写。学生明确二者关系后,笔者相机提问:“‘飞天是什么?在文中指什么?文章题目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经过合作学习,明确:“飞天”是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身姿轻盈、曼妙的神,在文中指运动员吕伟;文章题目的意思是吕伟在1.7秒的跳水瞬间像“飞天”一样身姿轻盈、曼妙,形象地表現了吕伟的跳水之美。

在落实第1课时“一得”的同时,笔者还根据教学实际巧妙地将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细节描写等嵌入“一得”的教学中。

在落实第2课时“一得”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凌空”展开想象,体会吕伟“疾如流星、潇洒自如”的跳水艺术;结合观众的表现、外国记者的语言、游泳场的气氛等,理解侧面描写的妙处;将众多观众的表现与印度观众的表现结合,理解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作用。

这样教学,不但体现了“一课一得”教学思想,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教学为学生将来的自主阅读、课外阅读提供了方法。

(作者单位:汉川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吴锋

猜你喜欢
凌空特写飞天
飞天之梦
凌空猎食
从特写到长镜
飞天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凌空回望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凌空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