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中历史主题内容的教学策略

2023-10-25 16:57雷小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长征路长征

雷小芳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凝练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课程的育人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历史主题内容的教学应重在启迪智慧,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丰富对世界、人生的认识,健全人格,学会做人。笔者以《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为例,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主题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聚焦单元整体,设计素养导向的学习任务

道德与法治学习任务设计要聚焦大单元、大主题,强调在问题解决中渗透学科思维和探究方法,凸显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红军不怕远征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第九课第二课时的内容。该单元以时间为脉络,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过程。《红军不怕远征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关史实,了解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基于大单元教学,笔者设计了“重走长征路”“我是红色宣讲员”“我是红色调查员”“走好新时代长征路”4个素养导向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依次完成研究长征路线图、讲长征故事、调研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填写志向卡4项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等素养的发展。

二、设计预学支架,搭建深入历史的知识框架

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搭建多元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笔者针对“重走长征路”和“我是红色宣讲员”两个任务,设计如下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前结合教材内容和笔者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任务一:重走长征路

1.数一数。请你观察教材第63页《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数一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了哪些省。

2.看一看。从地图上看,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哪些共同点?请在合适的关键词后面打“√”。

偏远(    )  人烟稀少(    )

环境恶劣(    )  其他(    )

3.想一想。请你想一想红军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长征路线?

任务二:我是红色宣讲员

收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阅读教师在“畅言晓学”平台上推送的资料,选择感兴趣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交流,并思考如下问题:

①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

②你想用什么方式介绍这个故事?

表演(    )  讲故事(    )  PPT演示(    ) 视频讲解(    )

以上任务支架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很好地引导学生充实了相关历史知识,进入红军长征的历史情境中,理解了红军长征的历史选择与所面临的困境,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三、注重问题引导,打通思维进阶路径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進阶。

1.经历“唤醒—感悟—实践”学习过程,获得体验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教师要结合实际学情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涵养性格品质,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笔者先引导学生调查、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得出因战术错误导致失败的结论。接着,笔者聚焦“湘江战役”红军人数锐减的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采用错误的战术会有怎样的后果?学生对这段历史形成理性认知后,笔者抛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感知遵义会议的重要意义:红军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红军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观看《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影像资料,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从感性的视听体验转向理性思考,感悟到遵义会议挽救了党,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之际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亲历“新时代长征路”学习活动,获得启示

道德与法治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活性。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呢?笔者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展开思考,从中获得启示,学会以史为鉴。

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活动中,为了达成“传承长征精神”的教学目标,笔者播放“学习强国”中《习近平讲党史:万里长征》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围绕“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思考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前面的学习激活了学生的“在场体验”,学生已经从长征这段历史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懂得了只要每个人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将实现。

四、设计多维评价,促进学科素养形成

本课教学中,笔者开展了“争创红星少年”评价活动,结合“争创红星少年表现性评价表”(如下表)中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任务情境中的表现和理解新知的程度。

以上表现性评价指标的设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自评、互评、师评的过程中,学生建立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发展了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佳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长征路长征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走好新的长征路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