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先生印象

2023-10-26 00:17张利伟
金沙江文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姚施一公科学家

张利伟

在新时代的中国,如果一个自诩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知道施一公先生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粗暴地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热爱学习的人。

施一公先生祖籍云南大姚,但他出生于河南、成长于河南,他的祖父施平是云南大姚人,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父亲施怀琳曾经在大姚生活过一段时期。2017年,施一公先生曾经携家人回来过大姚一趟,可惜那个时候我已经调离大姚,错过了近距离与先生相识的机会,也没能幸运地亲耳聆听先生平静地讲述他经历的种种。

这次到延安学习,回程机场停留期间,好友逛书店,一眼便见到了先生的首部作品《自我突围》。他比我幸运,接替我在大姚工作期间,有幸接待了先生,与先生有一面之交,便买了两本先生的书,赠我一本、自留一本。

我虽然没有真正见过先生,但一直都关注着先生,也从网络上看到过先生写过的关于他的祖父和父亲的一些回忆类文章,关注过先生创办西湖大学的一些报道。每次看到先生,我总情不自禁地想起成熟的麦穗这个词语来。先生是有大爱之人,谦虚低调且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次也一样,看着《自我突围》封面照片里的先生,还是那样的英俊儒雅,一袭简单的羊毛针织衫,一副黑边窄框眼镜,和煦的微笑和坚毅的轮廓,衬托得先生更加地理性睿智、善良坚毅,还没翻开书,便被先生深深吸引。

扉页附上的是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让人可以从感性感观上看到一个科学家的业余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先生以平等的灵魂与大众交流的佐证,看下来让人如沐春风,粉碎了很多人对科学家“端着”和迷之神化的错觉认知。“让人做回了人”,这是我尚未开卷便得到的启示。

翻开书,从先生的家世故里、成长足迹、生活百味、师友情谊、育人之恩、科教心得、清华与我、西湖逐梦以及自序、后记,一路狂热地追逐而去。摊开书,眼里脑海里回荡的是先生的真情真性,合上书又让人由不得浮想联翩,受益良多、感慨蹁跹,先生少年时期的灵动、青年时期的惆怅、中年时期的严谨,以及他一直一直地努力,活生生地一幕幕展现到了眼前。

说真的,在没有读先生的书前,受小时候众多“鸡汤”的滋养,我对于科学家总有着迷一般的揣测,自以为是地以为,古今中外大凡是在科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科学家,一定是从幼儿时期就可以看出些许与常人不一般的端倪,比如要孵小鸡的爱迪生、被苹果砸中脑袋的牛顿,抑或是被达·芬奇密码纠缠的爱因斯坦,世界上的科学家与帝王将相们,如若出身不能与众不同,拿什么让普罗大众去相信他们的出类拔萃?然而,读先生的文章以后,你会突然发现,这些个传说或许正如先生所言,不过是乐观的猜测和道听途说罢了。

有一个真相是不容分辩的,那就是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之人且品质高尚之人,无论他出身什么样的家庭、长什么模样,一定必须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正所谓:若非君子如何成仁?若不成仁如何成人?之前,我一直以为像先生这样的人,可能会有点科学怪人的意思,多少都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却没想到,口舌生津地读完先生记述与父母之感情,与兄弟姊妹之情趣,打工经历,研究记录的那些文章之后,一个立体的系统的先生突然就活色生香地立在了自己面前。原来,再伟大的人也皆凡种,都脱离不了平凡人的那些个小确幸、小心思。读到先生喜爱大白兔,甚至于以大白兔作为对雪儿和阳阳的奖励,相信会引起60、70后的会心一笑。

当然,先生之所以成为先生,仍然有着很多人无法比肩的思想和行為。比如,他可以毅然放弃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身份,放弃有车有房有较高收入的生活条件,放弃他已经适应并经营得很好的人际和学术环境,回到祖国回到母校为国尽忠。比如,先生面对国家科技体制的弊端和外界的揣测,勇敢站出来中肯地、实事求是地阐述他的建议、他的理想、他的殚精竭虑。

先生说: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意义重大。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一个国家的精英人才就会有相当部分是由国外大学培养出来的。其中一些人的内心可能存在学生心态,当学生和老师坐在同一个谈判桌上时,认为双方完全平等是很难做到的,导致其无法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个人以为,这是先生《自我突围》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先生最想奔走呼喊的呐喊。

如果不是一个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怀有深厚情感之人,他怎么可能在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务、做那么多实验之余,还会冷静地、深刻地以深深的家国情怀洞察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怎么可能放弃一个又一个的确定性去追逐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性?如果不是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凭着先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他完全可以平静地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如同许多事业有成、财务自由的人彻底地完全放飞自己,也根本没有必要在天命之年,毅然担起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责任,孤勇去面对那么多陌生的领域、处理那么多繁杂的事务,甚至辞去国内顶尖大学副校长一职,完全没有退路地将自己与未来的一切不确定性绑定在一起。

先生在自序中说,自己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完美主义者。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像先生一样彻底的完美主义者,这个本身就并不完美的世界会怎样?我想象不出它到底会是什么模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不会精彩,至少也应该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不喜欢的样子。

责任编辑:李军学

猜你喜欢
大姚施一公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一个年轻媒婆的消亡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蜻蛉翼下展开的大姚(组诗)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的偶像是父亲
大雨如注
施一公的舍与得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