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明珠光耀崤函

2023-10-26 11:24王长江张东明
河南电力 2023年10期
关键词:陕县南关电灯

文/图_曹 涛 王长江 张东明 杜 松

滔滔黄河,奔流入海。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传说大禹治水时挥神斧将石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黄河之水滔滔东去而得名。又因域内有崤山与函谷关要塞,史称“崤函之地”。这里曾是夏商王朝文化中心、西周时期虢国的都城,北魏置陕州后延续至明清。

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陇海铁路不断西延,让古老的崤函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三门峡第一盏电灯,在民国时期张钫创立的民生煤矿点亮了。

百年老矿萤火初现

民生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距今已超过百年,由张钫在陕县观音堂乾壕村创立。煤矿创办初期,全用土法开采,每日产煤仅三四十吨。

1922年,张钫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并安装8马力蒸汽机和3.5千瓦直流发电机1套,为设备提供电力。最初安装的发电机白天供矿井动力用电,夜晚供矿区电灯照明。这是市域内点亮的第一盏电灯。

随着电力的发展和使用,民生煤矿生产规模也在不断壮大,1931年日产煤已近千吨,成为当时河南少有的产煤大矿。

在古老的崤函大地,民生煤矿这束灯光虽然微弱得像萤火一般,却点燃了人们追求现代文明的希望之光,昭示着三门峡地区民族工业开始进入以电为动力的崭新发展阶段。

1957年,110千伏坝头变电站开始送电。

南关微芒造炬成阳

1924年,陇海铁路修到陕县,县城南关迅速成为商业重镇,一跃成为连接豫、陕、晋的区域性棉花交易中心,有力带动了地方工商业的发展。

1928年至1931年,豫西遭受严重旱灾。无锡实业、慈善家华尧辉联合大商户在南关鸡足山东侧建立棉花打包厂,安装了1台48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用柴油机替代早期的蒸汽机,这在三门峡发电历史上是一次大的进步。

陕县打包厂的创立,给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不久,调任陕县的军官凌悲潮等人集资在南关四马路兴建了三门峡第一座公用电厂——陕县南关电灯公司,安装英国产卧式锅炉1台,60马力平列式、复式蒸汽机各1台,德国产100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建成后,最初仅供政府机关照明,后来逐渐延伸至南关附近商业店铺,以及陇海铁路陕县南关火车站和附近街道。当电灯点亮的那一刻,人们不约而同来到街道上,现场一片欢呼。

抗日战争时期,南关电灯公司遭受山西运城日军炮击,厂区严重破坏,陕州城一度陷入黑暗,直至1949年5月陕县解放,在南关一马路建立了公私合营电灯厂,供附近照明使用。电灯厂起初只有1台24马力汽油机和1台18千瓦的小型交流发电机,发电量很少。1951年新购180马力柴油发电机1部,年供电量达6万千瓦时。1957年6月,电灯厂更名为陕县电灯厂,所发电力开始供县城使用。

陕县“灯火”重新点亮后,域内其他各县也陆续进入电力照明时代。

峡光点亮璀璨星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根治黄河水害,1957年4月13日,举国瞩目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从此揭开了人类治理黄河的新篇章。

为解决工程用电问题,国家从郑州经洛阳到三门峡架设110千伏线路。同时,坝头110千伏变电站开始施工。

1957年9月,郑洛三输变电工程竣工。当年11月6日,坝头变电站试送电,110千伏的强大电流通过260多千米的输电线由郑州经洛阳送到三门峡工地。与此同时,以大坝为起点,开始架设三门峡第一条35千伏线路——峡会线,并向西经温塘村延伸至为大坝建设供应石料的灵宝砂石厂,解决会兴街道和砂石厂的用电问题;后向东经35千伏峡观线,沿310国道把电送到张茅、观音堂煤矿和渑池,三门峡电网雏形始现,并渐成燎原之势。

1960年9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建成。1962年2月,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和110千伏开关站投入试运行。

2023年7月,灵宝枣林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工程跨呼北高速公路封网施工现场。

因水库泥沙淤积量大,机组试发电两个多月即停止运行,1968年、1969年经两次技术改造和扩建,基本上解决了三门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问题。1973年至1978年,1~5号五台水轮发电机相继并网发电,后又扩装了6号、7号机组,并对1~5号机组进行了技术更新和改造,使水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45万千瓦,年发电量从最初的不到10亿千瓦时提升到2021年的24亿千瓦时,近50年来累计发电580多亿千瓦时。

从民生煤矿亮起崤函大地第一盏电灯,到三门峡大坝的兴建,三门峡电力事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三门峡电力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4年,三门峡首座220千伏变电站——高村变电站投运。进入2000年以后,市域电网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20千伏甘棠变、虢都变、函谷变、紫东变等相继拔地而起,撑起了三门峡电网220千伏主干网架。2005年,中国第一个背靠背换流站在灵宝建成投运,它的建成实现了西北和华中两大电网的直流连接。2008年,随着首座500千伏变电站——陕州变电站建成投运,三门峡电网实现了电压等级向500千伏的跨越,地区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同时也拓宽了豫西电力外送通道。

同时,依托地方丰富的煤炭资源,电源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三门峡电网已成为集水、火、风、光等多种电源形式于一体的河南省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和新能源并网消纳服务示范高地,是河南省内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全市已形成以500千伏电源为核心、220千伏电网为骨架、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脉络的供电格局,强大的供电网络源源不断地将绿色能源送往千家万户。穿越时代普照崤函大地的电力之光,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三门峡新征程中,正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力量,谱写着更加绚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陕县南关电灯
豫西陕县尚黑剪纸及其含义表达研究
电灯突然不亮了
渝南关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
电灯是谁发明的
小小电灯放光明
从陕县成功救援谈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
打造“南关”新亮点
陕县特色富农战略
SOCCKET玩球发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