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在脑垂体瘤病患护理中的应用

2023-10-28 00:18徐燕萍高光云栗晓丽杨婷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0期
关键词:脑垂体病患架构

徐燕萍 高光云 栗晓丽 杨婷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省合肥市 230022

脑垂体瘤属于颅内良性肿瘤性疾病,常见于临床中,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0%以上[1]。现阶段,主要以手术方法治疗垂体瘤,伴随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病患对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需求更高。由于很多病患并未了解脑垂体瘤知识,希望基于不同途径下获取完善、科学的知识,使病患正确认知自身疾病,同时因过度恐惧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会因担忧病情进展提升病死率,在此过程中也害怕疾病影响自身社会功能。常规护理虽可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无法使病患的上述需求获得满足。自我超越思维架构属于综合性的心理评估内容,主要来自心理学领域,可引导病患积极参到至管理不同类型的生活性压力事件中[2]。双轨道互动方案是由双层机构护理人员给予病患专业的临床干预,在护理期间的核心内容始终为病患,在疾病恢复中获得显著效果[3]。本次研究以脑垂体瘤病患为观察对象,分析实行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的干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垂体瘤病患88例,按照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1.86±2.34)岁,垂体瘤直径0.9~2.9cm,平均直径(1.81±0.23)cm;研究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2.30±2.45)岁,垂体瘤直径0.9~2.8cm,平均直径(1.75±0.32)cm。选取上述纳入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所有病患经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脑垂体瘤诊断标准[4];(2)具备完整临床资料及稳定生命体征者;(3)所有病患均知晓本研究,并愿行知情同意书;(4)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史和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处于哺乳期及妊娠期者;(4)因各种原因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为病患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按照医嘱实行基础性干预。在此期间,还应于术后对病患生命体征详细观察,预防出现各类并发症,指导病患科学饮食,正确用药。研究组实行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相关内容如下:

1.2.1 自我超越思维架构:(1)初始时期:第1周,设置“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座谈会主题,经病患之前相互自我介绍和良好沟通,辅助病患之前加强了解。话题可设置为深入探析脑垂体瘤病患感受,引导病患表达自身想法。(2)过渡时期:第2周,设置“笑一笑十年少”的座谈会主题,可通过听音乐和看电影的形式辅助病患回忆以往经历,本次话题可选择《抗癌的我》这一电影,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表达悲伤话语,使病患意识到良好情绪对恢复病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成熟时期:第3~5周,设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座谈会主题,使病患经手写的形式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辅助病患深入探析自身病情,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应激事件,稳定自身心理状态。(4)结束时期:第6周:设置“正视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的座谈会主题,引导病患表述以往生活事件,告知病患学会逐步释怀,在面对人生时保持积极心态,提升自身信任感、归属感及凝聚力。

1.2.2 双轨道互动:(1)院内干预:创建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责任护士、护士长及主治医生,小组成员在病患入院后应对其病情全面评估,依据脑垂体瘤现有病情实行健康宣教,为其讲解手术机制、术后状态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向病患说明术后疼痛感加重是正常现象,依据病患病情特征及喜好为其制定饮食方案,保证科学摄入营养,主要食用半流质、清淡饮食,预防便秘情况出现,告知病患学会调节自身情绪,科学监测病情。可通过自身感兴趣的形式转移注意力,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引导其表述自身疑惑、苦闷,若病患未正确认知自身疾病、手术治疗方法,会加重负性情绪,需加强临床宣教,术后持续监护病情,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向医生说明,做好相应处理。(2)院外干预:社区医护工作者在与院内医护工作者完成交接后,创建健康档案,由社区工作者按时给予病患家庭随访干预,对病患疾病控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若病患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健康,应给予鼓励、表扬,告知其这样做“非常棒”,促进恢复病患病情,持续保持,若有错误情况出现,应良好纠正。共行3个月连续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应激反应水平:于干预前后采集病患3ml静脉血,以3 000r/min的转速在10min离心后,留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两组病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酶(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进行检测。

1.3.2 生活质量评分:采取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5](SF-36)评估两组病患生活质量,共分为8个维度,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一般状态及身体健康,各维度满分100分,各维度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优。

1.3.3 术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采用应对方式量表[6]对两组病患应对方式进行评估,量表中项目共20条,共分为3种策略,包括屈服、回避及面对,借助4级评分法,分数范围在1~4分,高评分则表示该应对方式更多;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7]对两组病患希望水平进行评估,量表中共三个维度,包括对当下和未来保持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及实行积极行动,相关项目共12项,实行4级评分法,分数范围在1~4分,高评分则表示病患可获得更高的希望水平。

1.3.4 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崩症、颅内感染及脑脊液鼻漏,发生率越低,临床效果越好。

2 结果

2.1 应激反应水平 干预前两组Ang Ⅱ、R及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Ang Ⅱ、R及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患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2.2 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3 术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 研究组对当下和未来保持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实行积极行动、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术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比较分)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χ2=5.091,P=0.024<0.05),见表4。

表4 两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脑垂体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瘤疾病中较为常见,良性居多。脑垂体瘤可加快脑垂体分泌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导致激素异常分泌,或压迫周边正常颅内组织,降低视力水平,影响病患的日常生活[8]。现阶段,临床多以经鼻蝶显微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脑垂体瘤,可将肿瘤有效切除,但具有较强的侵入性,解剖较深,很容易使病患产生一系列负性心理状态。因此,应在病患治疗中给予高质量临床护理,以保证预后效果[9]。

自我超越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心理测评指标,指的是拓展个体上限,对病患的消极目的、态度及行为进行良好调整,超越现状,但并未将自我价值及现存价值否定[10]。自我超越思维构架下的临床干预多是经关心他人、内省活动及总结过去等方面提升脑垂体瘤病患自我超越水平[11]。不仅如此,自我超越思维的临床干预可将病患自我内在调节力量挖掘出,引导病患以主观角度看待病情,充分调动个体外在社会支持资源,有效改善负性状态,使病患在超越自我意识的状态下面对疾病,重塑希望,保持积极状态。双轨道互动方案的护理理念始终是以病患为中心,护理期间通过与社区护理人员及院内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管理,良好交流,指导病患正确认知自身疾病,良好实行疾病自我管理。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是基于双轨道下实现了关心他人、内省活动、总结过去的目的,并经良好交流,使病患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疾病,塑造健康理念,建立正性态度,了解如何自我减压,提升管理效能,保证生活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较常规干预作用明显改善应激反应水平,术后应对方式理想,显著提升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P<0.05)。可见,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可发挥良好的干预作用,缩短病患康复进程,提升希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脑垂体瘤病患护理中应用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双轨道互动方案,有利于改善病患应激反应水平,预防引发医患纠纷,保证预后效果,实践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脑垂体病患架构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对不同分级脑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有些女性不孕是脑垂体有问题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