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沙河市为例

2023-10-28 06:46文丨李川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沙河市鲈鱼渔业

文丨李川

近年来,河北省沙河市以构建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新发展理念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狠抓招商、紧抓项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人才引进和培育,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渔业人才发展服务体系。沙河市始终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渔业生产全过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生产空间布局,加强节水养殖、标准化养殖、休闲渔业等体系建设,以发展特色水产为抓手,重点向鲈鱼、冷水鱼养殖集中,兼顾休闲渔业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产品优质、产地优美、技术先进的现代渔业优势区,推动特色水产业聚集发展,形成具有沙河特色的现代化渔业发展新格局。

一、沙河市渔业产业基本情况

2022年,沙河市全年水产品产量1710余吨,水产品及休闲渔业产值突破1亿元,渔业产值位居邢台市首位,被评为河北省渔业产业重点县(邢台市唯一)。沙河市拥有河北省健康养殖示范场4家,省级休闲渔业基地1家。近几年,沙河市渔业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沙河市刘石岗镇渡口村是冀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沙河市泽丰生态园是邢台市第一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沙河市海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跃公司)是河北省最大的鲈鱼养殖与苗种生产示范基地,该公司突破了河北省鲈鱼规模化育苗技术,填补了本地规模化鲈鱼苗种繁育的空白。

1710

2022年,沙河市全年水产品产量1710余吨,水产品及休闲渔业产值突破1亿元,渔业产值位居邢台市首位,被评为河北省渔业产业重点县(邢台市唯一)。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沙河市形成了山区流水养殖、丘陵地带铁矿疏干水养殖、河流滩涂养殖以及大沙河南岸地表渗水养殖等几个片区。同时,形成了城市周边休闲垂钓型、太行山区餐饮旅游综合型休闲渔业园区,重点培育鲈鱼、鲟鱼、虹鳟、水库生态鱼等高端优势主导品种。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循环水养殖、温棚养殖,池塘标准化养殖、湖库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国家鼓励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二、加大招商力度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投资的拉动,沙河市主要从两方面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对接有水产养殖意向的外地、本地投资商和农户,加强对现代渔业发展政策及形势的宣讲,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力争多引进现代渔业好项目。二是针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苗种引进、养殖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力促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近两年,沙河市新增海跃公司鲈鱼养殖育苗一体化项目,德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鲈鱼养殖项目,上申庄金稼园网箱养殖项目,江河家庭农场鱼菜共生项目,国旺养殖场扩建项目,小屯桥峭水河网箱养殖项目,润泉生态园淡水鱼养殖项目,柴关东沟盛塘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十里亭中高锦晟生态园休闲渔业扩建项目。多个项目的落地投产促使沙河市渔业产量、产值大幅度增长,沙河市成功入选了河北省渔业产业重点县(市、区)。

其中,海跃公司鲈鱼育苗养殖一体化项目被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列入2021年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项目一期占地270亩,总投资1.1亿,建设有6000平方米海容模块高效设施循环水成鱼(大规格鱼种)养殖车间,4000平方米PP材质循环水鲈鱼孵化、标苗车间,50亩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区(推水跑道鱼),150亩标准化精养池塘,尾水净化处理池、休闲渔业相关设施以及智慧渔业管理控制系统。预计2023年底,整个园区除综合办公大楼外,其他功能性板块基本全部完成,届时海跃公司将成为北方技术及规模领先的鲈鱼养殖繁育供种基地。

三、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

(一)与科研院所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在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沙河市一直注重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进。一直以来,沙河市鲈鱼养殖产业所需苗种全部从南方调运,存在运输成活率低、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种质退化等问题,这些逐渐成为制约本地鲈鱼养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2022年,海跃公司与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深度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直接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5人。经过两个月的科研攻关,在鲈鱼本地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孵化加州鲈鱼水花600多万尾,培育出大规格鱼种60余万尾。这是河北省首次实现规模化鲈鱼人工繁育,填补了本地鲈鱼人工繁育的空白,彻底打破了鲈鱼苗种南方调运的发展桎梏。2022年7月13日,该成果通过了省专家测产鉴定。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吴更雨同志专程到沙河市调研鲈鱼人工繁育取得的技术突破,对沙河市水产种业创新以及现代渔业发展势头给予了肯定和赞赏。

(二)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科研团队

海跃公司与邢台学院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申请共建的河北省数字化淡水水产养殖技术实验室已被纳入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该实验室的建立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积极建立科研团队,年培育本地渔业人才100余人。该省级平台的建立,将创新北方节水型数字生态养殖技术,建立和完善循环水养殖技术体系,促进河北省淡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和养殖模式的创新。同时,实现了高产、高效、优质、节能、生态环保的立体化养殖,提高了水源、土地和劳动力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高效应用,为河北省淡水养殖特别是加州鲈鱼以及邢台市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培育了产业技术人才,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三)依托已有产业,培育本地技术人才

依托沙河市泽丰生态园,结合区域资源特点,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改造,打造太行山区集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休闲渔业观光带。培育相关产业人才200余人,着力发掘一批能工巧匠、致富能手,建立优秀人才库,推行“一个基地一伙人才、一个产业一帮人才”,提升人才资源效能,开拓出一条农民增收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一村一品”、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等扶持性政策,立足资源禀赋,在统筹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拓展养殖生产空间,在刘石岗镇渡口村打造特色水产小镇,培育产业人才100余人。

四、探索特色水产发展新路子

(一)抓好水产种业,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养殖

高标准建设完成海跃公司加州鲈鱼养殖育苗一体化项目。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外地知名苗种企业等开展选育种合作,持续围绕加州鲈鱼、鳜鱼等高端优势品种,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建成北方最大的淡水特种鱼类养殖繁育供种基地。

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养殖。一是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项目,积极发展工厂化循环水、池塘标准化、温棚、鱼菜共生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做好养殖尾水净化处理,优化生产布局,每年争创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以上。二是开展技术推广,持续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尾水治理等绿色养殖技术推广。

(二)提升养殖基础设施,鼓励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渔业生产发展资金,持续推进养殖基础设施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实施池塘标准化、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升级改造,鱼菜共生配套改造,完善进排水系统和水处理设施,鼓励应用自动增氧、智能投喂、在线水质监测等现代物联网技术,改善场区生产条件,提高养殖生产装备现代化水平。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建设完成现有的养殖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

鼓励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一是特色水产品牌创建,大力培育“邢台鲈鱼”区域公用品牌和“海跃水产”企业品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企业名牌、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以及有机、绿色农产品认证。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渔博会、丰收节、美食节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二是开展水产品深加工及电子商务建设,鼓励重点养殖企业尝试水产品精深加工,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沙河市优势特色水产品牌知名度。

(三)推进水产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休闲渔业发展

结合“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小镇、乡村振兴等扶持性政策,立足资源禀赋和已有的产业优势,拟将刘石岗镇渡口村培育打造成以鲟鱼、虹鳟养殖产业为主的特色水产小镇,树立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

依托沙河市泽丰生态园,结合区域资源特点,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场生态化、休闲化改造,打造太行山区集水产养殖、休闲垂钓、旅游观光、餐饮服务于一体的休闲渔业观光带,引导“鲟鱼宴”“鲈鱼宴”等产销、餐饮一体化健康消费新时尚。创建1-2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促进各类型休闲渔业不断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渔业资源附加值,拉动旅游餐饮等相关服务产业,开拓一条农民增收新路径。

五、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沙河市以鲈鱼和冷水鱼产业为基础,加强服务,狠抓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鲈鱼繁育供种基地、养殖基地、省级数字化淡水水产养殖重点实验室、休闲渔业基地、冷水鱼特色小镇等载体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水产养殖、育苗、深加工专家人才,建立一支淡水养殖实验室研发团队,培育一批本土育苗、养殖、生产、销售、深加工等人才。制定产业发展地方标准,形成一批科技成果,提升了沙河市特色水产产业聚集力和带动力。延长产业链条,探索深加工、电商直播等模式。栽梧桐、引凤凰,沙河市“以人才振兴带动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模式,为内陆地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沙河市鲈鱼渔业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一叶舟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产业SWOT分析
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