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

2023-10-28 11:35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7期
关键词:汇金国债

2023年10月2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市报16991.53点,下跌180.6点, 跌幅为1.05%,全日成交金额为899.55亿港元。

据财政部网站,根据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7月在北京会谈期间达成的共识,10月24日,中美经济工作组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由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主持。双方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双边经济关系、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沟通。中方表达了中方的关切。双方将继续保持沟通。9月,中美双方宣布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加上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宣布成立的中美“商业问题工作组”,中美两国当前在经贸领域共有3个工作组作为高级别交流和沟通机制。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国务院可继续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根据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2020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相比,这次1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救灾防灾,全部给地方用且不用地方还,而且计入财政赤字。据悉,此次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根据授权,国务院在授权期限内,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授权期限为决定公布之日至2027年12月31日。这一决定意味着2024年至2028年的新增债务限额可以像过去一样提前到上一年四季度下达。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此前作草案说明时表示,建立健全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可以指导地方加快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督促地方将债券资金纳入年初预算,规范预算管理;协调债券发行时间,均衡发行规模,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总体来说,充分发挥了提前下达制度对扩大政府投资、完善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10月23日晚间,中央汇金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今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此前的10月11日晚,中央汇金时隔8年再次出手,对工农中建集体增持,持股比例均提高了0.1%。同时,中央汇金当时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国有四大行股份。12天后,中央汇金在集体增持四大行后选择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A股表现相对低迷之际,中央汇金连续出手,释放了呵护市场的强烈信号。市场人士分析称,此举信号作用强烈。中央汇金增持大盘蓝筹ETF体现了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凸显了资本市场的配置价值。2015年7月8日,中央汇金再度公告,坚决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承诺不减持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并要求控股机构不减持所持有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支持控股机构择机增持。中央汇金公司近期已在二级市场买入了ETF,并将继续买入操作。次日(2015年7月9日)上证综指收涨5.76%。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0月24日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基金、外汇、股票、期货、保险等主要金融业务,结合办案揭露常见金融投资诈骗手段,旨在增强社会公众识别、防范金融投资骗局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该批典型案例中,有的假冒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名义,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投资者注资;有的利用虚假炒外汇、股票、虚拟币平台,虚构投资盈利、操控涨跌,诈骗被害人财物;有的虚构股评大师以提供投资指导为名,诱骗股民高位接盘;有的以转让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为名非法集资;有的以提高投资收益为诱饵,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金融服务或软件。这些案件的表现形式虽各有差异,但实质上都是犯罪分子将传统诈骗犯罪包装在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之下,披着“投资”的外衣行诈骗之实。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以案释法提醒广大金融投资者,加强金融知识学习,不盲目相信他人的营销推介;坚持理性投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资项目;选择正规的投资公司和渠道,警惕各类社交平台的推荐活动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依法严惩各类金融投资诈骗犯罪,并结合办案加大以案释法力度,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注重源头防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0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披露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文件,拟发行再融资一般债券125亿元。这是广西近期第二次披露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拟发行总额合计达623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地区披露了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的文件,已发行及拟发行金额累计达9562.8058亿元。不同于普通再融资债券的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特殊再融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据统计,10月6日至10月23日,全国22个地区披露的特殊再融資债券总额为9562.8058亿元。其中,云南、内蒙古披露的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突破了1000亿元,分别为1076亿元、1067亿元,天津、贵州、辽宁、吉林、湖南、广西披露的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总额突破了500亿元,分别为948.04亿元、882.3804亿元、870.42亿元、690.23亿元、643.2554亿元、623亿元。

10月20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现金分红相关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回报投资者水平。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步修改完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明确操作性要求。从此次修订内容来看,主要是从加强对低分红公司信披约束、引导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对异常高比例分红企业约束等三方面,完善优化现金分红监管制度,更好发挥投资端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优化完善上市公司分红规则,是“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一揽子举措的重要抓手,有望推动上市公司形成常态化分红机制,形成完善投资回报机制,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形成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进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和繁荣发展。

筹备7个多月的国家数据局于10月25日正式挂牌!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后,未来有可能升格为相关领域的管理部门。2023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首次明确组建国家数据局。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的亮点之一,国家数据局自组建以来就备受关注。7月28日,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迎来首任局长。据人社部发布的消息,国务院任命刘烈宏为国家数据局局长。随着组织架构不断清晰,国家数据局的管理人员陆续到位。沈竹林10月11日被任命为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此前他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副巡视员、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等职务。专家表示,设立国家数据局,是中国顺应数字经济的特别之举,有助于发展数字经济,抓住全球新一代科技发展浪潮。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和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继续保持在10%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新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十四五”期末中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规模,是一个巨大蓝海。开启这一蓝海的“金钥匙”,就是建立起数据登记确权、评估计价和资产入表的政策“闭环”。短期看,数据基础制度将催生3000亿-5000亿元规模的数据交易市场,中长期看,数据资产相关市场潜在规模将在60万亿元以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2023年一些重磅举措已经落地,其中包括加快建立数字资产价格机制的配套举措。2023年8月份,财政部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数据资源确认资产列入企业财务报表进一步铺平道路,也预示着相关政策框架日益成熟。北京、贵州、上海等地相继发布有关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地方政策,因地制宜、先行先试、抢占先机培育产业。其中,2023年以来,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额不断攀升,8月单月交易额超1亿元,数据交易“上海模式”渐成。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將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个方面。其中,在建设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方面,提出率先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

10月23日,号称“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5.00%,为2007年以来最高,收益率本月已上升逾40个基点。美国国债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但收益率巨震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就在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上下波动范围达到罕见的40个基点。另外,据业内汇编的数据,长债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已达到了至少18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随着市场愈发担心新一轮巴以冲突可能蔓延到整个中东地区,甚至可能波及美国,这也加剧了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一只“黑天鹅”也正在逼近美国国债市场。当前,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将退出执行接近长达8年的负利率政策。一旦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全球债市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中长期国债,恐怕“难逃一劫”。随着日本国内的利率上升,大量日本投资者将“抛弃”美国、欧洲国债,转向日本本土债券。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投资者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人。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8月底,日本投资者合计持有美国国债达1.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万亿元)。另外,据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2023年4-9月日本保险公司总共抛掉1960亿日元的外国债券,再往前6个月则抛掉了创纪录的8万亿日元。星展银行利率策略分析师Eugene Leow分析称,日本可能有需要做出某种形式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这意味着,对许多发达国家的5-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造成上行压力。按照日程安排,日本央行2023年年内还将召开两次议息会议,分别在10月31日、12月19日公布决议。根据日本隔夜指数互换曲线显示,目前市场定价显示,日本央行在年内结束负利率政策的概率为20%,到2024年4月底,这一概率已升至100%。意味着,日本央行加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分析人士指出,预期日本央行最早将在2024年1月退出负利率政策,然后按照每半年加息25个基点的步伐推进,中性利率大概在2%左右。另外,据日本媒体最新报道,日本央行官员正在考虑是否要调整针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控制政策。

猜你喜欢
汇金国债
河南汇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高层建筑框筒结构设计分析——以淮安汇金云谷2#、3#办公楼项目为例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财政部进行首次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一图看懂中央汇金的3万亿家底
上证综指等
外媒:中央汇金计划发行300亿人民币债券
外媒:中央汇金计划发行300亿人民币债券
国债发行与国债债务终结策略分析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