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创新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2023-10-29 13:33陈鸣华
群众 2023年18期
关键词:如皋市科创高新区

□ 陈鸣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关键变量。近年来,如皋市坚持“创新强市”目标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创新型县市建设为引领,孜孜以求、久久为功,先后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示范县(市)、“科创江苏”试点县(市)、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2 位,使科技创新成为如皋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改革创新为“核”,全面激发科创活力。如皋市抢抓机遇、争先创先,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激活动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高规格构建组织架构。2021年,如皋市率先组建“科技创新委员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12家重点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一把手”抓创新的顶层格局初步形成。每年年初召开创新发展大会,坚持市科创委双月例会、科创办每周科技助理例会、科创委重点单位挂钩省级以上园区和科创重点镇等推进制度,凝聚强大工作合力。高标准配置人员力量。坚持实体化运作科创委办公室,由市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党组书记,净增科技局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5名。针对乡镇科技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主功能区板块成立科技人才局,遴选一批具有科技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职科技助理,切实解决基层科技管理缺位难题。高起点确定目标任务。先后研究制定了如皋市推进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建设行动方案、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三年行动方案、建设“科创江苏”试点县市实施方案,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纳入对市级机关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将科技创新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镇(区、街道)党政“一把手”年终考核述职内容。每年年初下发“科创委工作要点”,将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细化分解至部门、板块,明确目标、压茬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在南通名列前茅。

以创新布局为“擎”,加速积蓄发展动能。如皋市紧紧扭住“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科创智造功能节点”这一战略目标,坚持全域协同,优化创新布局,全面提升跨区域、多层次、系统化的创新发展水平。推进龙游河科创走廊建设。充分借鉴G60 科创走廊、江阴霞客湾科学城等先进经验做法,以如皋市母亲河龙游河为主线规划建设科创走廊,目前已完成战略性规划编制,即将启动“雉水科学城”“龙游湾科创智谷”两大核心区建设,同时带动沿线部分科创小镇发展,打造“一廊、两核、三区”区域创新布局,推动科创与生态、产业、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高新区跨越发展。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核心区、生态型宜居宜业主城区”为目标,实施高新区“一区多园”改革,设立沪苏科创产业园、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软件园、长寿未来农业园四大园区,目前,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20 位、苏中苏北省级高新区第一。研究制定《如皋市高新区争先进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推动全省排名持续前移,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奠定坚实基础。布局创新平台载体。目前,如皋市拥有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4 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 家、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0家,总面积达50 余万平方米。主动承接上海、苏南科创资源的溢出效应和全球创新中心的辐射效应,探索实施“全国研发、一线孵化、如皋转化”创新发展模式,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等高校建成“飞地孵化器”,成功引进霖鼎光学等领军创新型重特大项目。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实施专业园区“创新引领”工程,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围绕氢能储能,高新区围绕精密光学制造、合成生物学,长江镇围绕电子化学品等新兴产业方向,按照创新要素集聚“六个一”要求建设专业化园区,明晰产业图谱,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创新平台标杆。

以主体培育为“本”,持续巩固增长态势。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如皋市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培育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坚持抓早、抓小、抓储备,将产品专利多、智能化水平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作为重点招引对象,加强前置预审,重点支持技术先进、行业领先、高科技产品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立“中介机构—市镇审核—专家把关”三级审查机制,层层把关、注重实效,全力提升高企申报材料质量,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9家。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和创新联合体促进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如皋市在国家和省市创新赛事上喜报频传:惟怡新材料获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伟腾半导体、融至新材料、百林科制药获评2022年国家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优秀企业,霖鼎光学、惟怡新材料分别获2023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胜奖、优秀奖。同时,新瑞药业、势加透博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卓远半导体、长海铝业相关项目获批科技部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全面开展科技招商。制定《2023年如皋市科技招商工作实施方案》,围绕现有主导产业,瞄准精密光学制造、合成生物学、电子化学品、氢能储能等重点领域,精准开展科技招商,不断扩大科创项目“蓄水池”,今年上半年获认定科创项目104 个,稳居南通第一方阵。优化各板块招商资源配置,组建科技招商队伍,定期组织科技招商培训活动,提升专业人员素养,全面增强招商引资能力。

以要素集聚为“基”,不断优化创新生态。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需要集聚人才、信息、资金、政策等各种要素。如皋市不断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凝聚创新力量,构建适应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流创新生态。全力构建科创投融资体系。在南通县市中率先组建科创投集团,设立产研院、孵化公司、产业基金、人才资本四大业务板块,出台股权投资激励政策12条,构建从研发、孵化到融资、扩张的金融支持体系。确立“以投促招、招投协同”工作思路,与东方富海、君桐资本等优质创投公司开展合作,先后落户基金11 个,吸引理万电子、云起智能、腾辉材料等一批优质项目。着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技政策激励体系,先后制定了科技23条、科技30条、科技新9条等系列政策,切实拿出“动真格”的“政策包”,惠及企业近千家。逐步形成财政资金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近两年科技奖补额度逐年翻番。出台《关于促进科技金融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内企业新增1000 万元以上信贷的,实行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持续用好“苏科贷”“高企金融直通车”等科技金融产品,2022年发放科技金融贷款19亿元,今年上半年发放19.17亿元。聚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树牢“科创皋地”品牌,营造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环境,努力建设一支人人挺膺担当、坚守廉洁底线、全力服务惠企的科技干部队伍。全市300多家企业与140 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的科技合作或技术依托关系,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0 余所高校在如皋市建立了技术成果转移中心。连续多年组织开展“科技人才洽谈会”、“才聚雉水,智汇皋地”产才融合大赛、科创项目对接恳谈会、“梦想之星”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活动,不断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形成一流创新生态。

猜你喜欢
如皋市科创高新区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小小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