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居民金融资产该如何配置?

2023-11-03 00:55刘生元
现代商业银行·财富生活 2023年9期
关键词:储蓄理财产品股票

刘生元

进入2023年,新冠疫情渐行渐远,经济逐步复苏,美元迎来一段升值期,股市在3200点上下徘徊,储蓄利率持续下降,理财产品净值逐步回升,楼市暖风频吹,一切好像都回来了。站在新的时点,居民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要不要储蓄?如何储蓄?

储蓄是最安全、几乎没有本金损失风险的经济活动。储蓄的流动性好,活期储蓄可以随时提取。在物价稳定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储蓄可以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储蓄是广大客户财富积累的重要方式,是普通百姓实现住房等大额支出的重要手段。储蓄不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受政策的影响小。储蓄存款还是支持国家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

存款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特别是当前定期存款利率面临下行趋势,定期存款可以提前锁定收益。同时,在需要用钱时,可以提前支取部分或全部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可以充分享受交易的自由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个人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储蓄。如果打算买房或者有其他重大支出,每月可存入固定金额;在年终奖、绩效奖发放时,也可以将较高比例的资金存为定期,享受增值的好处。对于普通客户而言,储蓄应该成为金融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存取款手续十分方便,客户可以直接在手机银行“存款”栏目选择合适的储蓄产品进行存取。

要不要买银行理财?如何买银行理财?

2021年及以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能实现预期收益。进入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落地,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导致部分理财产品出现破净或者投资收益未达标的现象,部分客户一度对理财产品避而远之。进入2023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回暖,理财公司也更加注重回撤管理,理财产品净值普遍回升。2023年银行理财产品走势符合市场预期,理财产品收益大多实现预期收益。

难能可贵的是,不少银行推出的T+0理财产品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例如,工商银行推出的“天天盈”产品,具有购买起点低、随时赎回、快赎额度高、收益率较高的特点。“天天盈”产品支持7×24小时快速赎回,流动性堪比活期存款,收益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是活钱管理的理想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按投资期限可分为活钱管理、0—6月、6—12个月、12月以上。客户可根据自身资金闲置时长选择相应的银行理财产品。居民可将适量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PR1和PR2风险等级的产品属于低风险产品,可以大胆购买;而PR3及以上风险等级的产品需谨慎购买,因为其底层资产有部分权益,势必会随着股市的波动而变动,面临着部分本金损失的风险,当然也存在着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

要不要买股票?如何买股票?

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跌宕起伏,投资热点及主题不断切换,股票赚钱难度加大,择时择股十分不易。医药、新能源、AI等主题板块轮番登场,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开始持续回调。上证指数多年横亘在3000点左右。似乎股市赚钱机会渺茫,远离股市为佳。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A股市场中存在大量投资机会。比如,购买高股息股票可以赚取较为稳定的收益。工农中建招行等大型银行具有利润稳定增长的特点,每年股票分红稳定增长,股息率一般在6%以上。如果居民具有较大的资金量,且风险偏好较低但又希望博取较高收益,笔者建议购买此类股票。上述银行股票虽然涨幅可能不会太大,但跌幅有限,每年的分红稳步增长。以持有工商银行股票为例,近3年股息率均超过5%。同样,建行、农行、中行、招行等银行均有此规律。作为风险厌恶型投资者,选择大型国有银行股票,可以成为长期的“现金奶牛”。如果需要使用本金,择时卖出即可,或许还可以赚取一定的股票差价。照此计算,购买大型银行股票每年的收益率大概率将超过6%。在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当下,绩优银行股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将是不错的选择。

要想通过股票投资赚取更多的收益,需要投资者了解国家政策,把握经济走势,熟悉某些行业,深入研究个股,把握股票涨跌规律,坚持價值投资,不断积累实操经验。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要不要买基金?如何买基金?

2022年,国内A股市场大幅下挫,导致权益类基金平均浮亏10%以上;2023年二季度,国内权益类基金整体处于净值下降状态。这似乎说明,购买基金风险很大。但有部分老基金年化收益率超过10%。基金涨幅喜人但基民不挣钱,原因何在?一是客户买基金买在了相对高点,追涨杀跌;二是持有基金时间太短,不足以用时间熨平市场波动的风险;三是基金要收取手续费,频繁买卖会产生高额手续费等。

尽管基金投资有风险,但如何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基金投资胜算的概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购买基金也存在择时,在股票持续下跌甚至在市场悲观情绪蔓延之时,正是购买基金最好的时候。在股市一片大好,基金涨幅已达到一定幅度时,此时购买股票型基金就有可能存在较长时间被套牢的风险。具体而言,当上证指数3000点左右时,购买一只优秀的基金并进行长期投资,大概率可以获得较为可观的正收益。部分权益类基金可以采取低吸高抛的办法获取收益。二是购买适量的债券类基金。债券类基金投资的底层资产为债券,而债券一般都拥有固定的付息率,大概率保证了债基的收益率。2022年在股票型基金一片走低的大背景下,债基获得了较好的正收益。对于风险承受力低的客户,选择债基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三是选择投资境外股票的基金。比如,客户想购买美国的三大指数基金,可以通过场内或者场外购买,购买场内基金需要开通证券账户,而购买场外基金则只需要开通基金账户。购买投资境外基金的弊端在于购买确认、赎回到账时间较长。

基金选择有技巧。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产品;要注意所选基金经理的经验和业绩,认真了解其历史表现和投资风格;还要关注基金公司的专业性和声誉,选择知名机构或者专业优质的公司可以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

要不要买保险?如何买保险?

商业保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各种突发疾病、不测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重大疾病是家庭的头号杀手。而普通社保只能提供基本保障,无法满足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支出。目前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个人的养老问题也需要自己解决。如果想在退休后拥有体面的生活,商业养老保险必不可少。

购买保险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明确自己的保障需求,不同的商业保险对应的保障内容不同;二是了解清楚产品的保障内容,保险条款是了解产品保障的主要途径;三是合理控制保费支出,家庭保费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15%之间较为合适。

如何选择商业保险呢?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低收入客户,重点考虑保费低、保障高的非返还型保险。一是意外伤害保险。此种保险保费低、保额高,适合有经常外出、好运动的客户,以及学生、职业风险大的人群和长者。二是消费型重疾险。重点考虑预防癌症。癌症是当前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保额最好达到50万元及以上。重疾险的购买人群适合家庭经济支柱、刚参加工作的人群以及高风险职业的人群。三是住院医疗保险。此种保险在于解决人们住院期间的生活补贴或者费用补贴,起到一定的经济压力缓释作用。此类保险主要适用于小孩、老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无社保或保障空白的人群,以及想要更全保障的人群。四是定期寿险,预防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身故后,家庭顶梁柱倒塌导致的巨大家庭经济危机。对于没有社保的自由职业者建议购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费来源。对于收入高、需要财产传承或者为了给下一代提供经济保障的客户,可以考虑购买终身寿险。

要不要融资?如何融资?

个人客户融资的主要目的在于消费、置业和经营。消费主要包括购物、家装、旅游、餐饮等。居民出于临时资金周转的需要,可以通过信用卡、消费贷款来解决。很多银行推出的闪电贷,即纯信用贷款,具有到账速度快、利率低、额度高、随借随还的特点,是广大客户消费融资的首选。各行不时推出信用贷利率优惠活动,打完折后贷款年化利率不足4%,算是很便宜的钱了。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消费贷款。目前,工商银行的信用贷款最高额度可达100萬元,最长期限可达5年,年化利率最低3.7%,具有极速审批、随借随还的特点,适合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工薪客户。

经营性贷款适合有创业需求的客户。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房抵贷,具有贷款用途广、期限长、额度高、还款易、利率优等特点。例如,工商银行推出的个人房抵贷,额度最高可以达到1200万元,贷款最长期限可达10年,还款方式可采用按月付息到期一次还本、按月等额本息、尾款到期付、随心还等。若客户有创业的资金需求,银行经营贷应成为首选。

后疫情时代,经济生活回归正常,金融资产配置必不可少。作为个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充分利用银行这一金融平台,保持资金合理平滑运行,满足日常生活开支,让资产保值增值,抵御各种不测风险,通过必要融资解决资金周转需求,实现住房梦和创业梦,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猜你喜欢
储蓄理财产品股票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