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11-05 09:33刘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30017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9期
关键词:奥林巴斯内窥镜优良率

刘喆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 30017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实施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诊疗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中获得的效果。方法:随机在医院接受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实现患者的分组,其中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诊疗方法为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另外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诊疗方法为常规胃肠镜诊疗术。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优良率、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是一种理想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方法,在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诊疗效果。

在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就是胃肠镜,但是胃肠镜属于一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耐受度相对较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以及呛咳等相关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应激,增加了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痛苦[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微创、无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给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胃肠镜检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无痛胃肠镜慢慢走进临床,并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其与常规胃肠镜相比无痛性强,对患者造成的应激与影响较小,且可以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更好诊疗造成的影响,为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顺利、高效诊疗对其具体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十分必要[2]。基于此,本研究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医院接受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在实施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诊疗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中所获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医院接受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患者中抽取46例作为观察对象,为了研究公平、公正性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3)与对照组(n=23)。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49.63±3.49)岁,患者病程1~6周,平均(3.10±0.32)周;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49.91±3.54)岁,患者病程1~7周,平均(3.14±0.29)周,对两组患者上述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可知,两组患者一致性较强,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行组间比较。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诊疗依从性、配合度较高;患者、家属均知晓并了解本研究内容,并在知情、自愿的状态下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或者是障碍的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的患者;存在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金属物体等影响检查情况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诊疗前均需要保持12h禁食和10h禁饮,保证在接受诊疗的过程中处于空腹状态,并建立静脉通路以实现其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

观察组患者所接受的诊疗方法为无痛胃肠镜诊疗术,在开展诊疗操作的过程中让患者喉部含服剂量为10mL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并口服剂量为2000~3000mL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液,初始剂量为600~1000mL,之后每隔10~15min加入1次,每次剂量为250mL,直到排出水样清便为止。要为患者推注剂量为1~2mg/kg的丙泊酚以实现麻醉,并在患者睫毛反射彻底消失之后借助奥林巴斯内窥镜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并注意如果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恶心、皱眉等相关情况要追加使用丙泊酚,具体的追加剂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

对照组患者所采用的诊疗方法为常规胃肠镜诊疗术,在实施胃镜检查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口服,实施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实施硫酸镁口服,并常规开展胃肠镜诊疗。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本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评价指标涉及诊疗优良率、术前与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疼痛、呛咳)发生率。

诊疗优良率判定标准[3]:患者手术成功,且术中并没有相关不适症状和应激反应的出现认定为优秀;患者手术成功,但是术中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轻微的不适症状与应激反应认定为良好;患者手术成功,但是术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为尚可;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且无法顺利开展手术,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且需要改变治疗方式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资料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行t检验,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诊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诊疗优良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诊疗优良率比较(n=23,n)

2.2 术前、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后可知,术前两组患者一致性较强,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更为稳定,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术前、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n=23,±s)

表2.术前、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n=23,±s)

组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术前术后术前术后术前术后观察组124.12±2.20 124.97±2.52 76.84±2.41 78.69±2.30 82.64±1.96 84.42±2.011对照组123.61±2.24 140.68±2.87 76.16±2.32 91.45±2.92 82.52±1.87 116.03±2.94 t 1.886 3.182 2.179 2.201 1.397 2.201 P 0.134 0.037 0.087 0.041 0.116 0.03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23 例,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4.3%(1/23)、17.4%(4/23),比较后可知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概率差异显著(χ2=15.512,P=0.039);呛咳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4.3%(1/23)、17.4%(4/23),比较后可知两组患者呛咳发生概率差异显著(χ2=16.351,P=0.027);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0/23)、21.7%(5/23),比较后可知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概率差异显著(χ2=18.314,P=0.03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所包括的疾病种类相对较多,主要的发病部位为胃部与肠道,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病情表现并不相同,且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如果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导致病情加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胃肠道癌变等后果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在为消化系统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与手段就是胃肠镜,其可以很好地判断并实施患者的治疗,但是其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较为强烈的不适感,患者在接受诊疗的过程中所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与痛苦均相对较大,部分患者甚至存在着抵触的情况,不利于更加顺利、高效诊疗工作的开展,无法满足患者的更好诊疗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分析一种更为理想的胃肠镜诊疗方法[5]。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理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临床医学工作者在实施疾病诊断、治疗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微创、无痛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无痛胃肠镜属于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无痛技术,其是在常规胃肠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来让患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减轻其对胃肠镜进入身体之后的感知,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缓解其心理上的负担与压力,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更好诊疗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6]。

在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应用需要借助相关的仪器设备,其选择对具体的诊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其中奥林巴斯内窥镜就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仪器类型。奥林巴斯内窥镜属于较为先进的内窥镜类型,其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等相关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将其作为各种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可以在其辅助下完成内镜治疗。奥林巴斯内窥镜即可以实现普通胃肠镜诊疗同时也可以实现无痛胃肠镜诊疗,在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消化道肿瘤、胃息肉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理想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实施内镜下胃息肉切除、食管异物取出等相关治疗操作。奥林巴斯内窥镜具有如下特点:①灵巧,具有小型一体化图像处理中心与光源,所配备的双插口接头仅需一插即可完成操作,实现内镜图像处理中心与光源的连接;②灵便,其基本操作均较为集中,在使用的过程中便捷性较强,哪怕操作者是首次使用也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这一系统的操作;③灵慧,其设计相对较为巧妙,更加容易保养,奥林巴斯的精心设计保证了内窥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易保养性,在内窥镜与消毒液中浸泡时,连接与内镜连接头上的防水盖能够确保其不会被遗忘,且送气、送水与吸引按钮并无须涂抹硅油,保养起来更加容易且方便;④灵通,可以实现与奥林巴斯其他内窥镜系列的有效连接,仅需要连接视频转换器就可以广泛享受奥林巴斯软性镜以及硬性镜的多功能性;⑤灵敏,奥林巴斯内窥镜内置高分辨率CCD和数字视频信号处理器,画面清晰且画质质量较高,亮度相对较为突出,可以实现可靠的观察;⑥灵活,奥林巴斯内窥镜具有9.2mm的插入部外径和2.8mm的钳子管径,具有较为卓越的上消化道插入性,同时其视野角度为145°,观察的范围更加广泛,操作部小型轻量化减轻了操作者长期操作的疲劳,所配备的3种专用内镜更是适合上部、下部消化道的全面检查[7]。在实际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奥林巴斯内窥镜具有如下应用优势:①其具有镜身细、完全角度大、视野广泛、景深长的优势,图像清晰、逼真且照明光亮度大且高效;②具有3档轮廓调节功能,提高了微小病变诊断率,且其外径仅仅有9.2mm,相对较细且套管软硬适中,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影响,一次性插入率相对较高;③观察性能相对较高,因为奥林巴斯消化内镜的弯曲度较大而内镜较小,因此可以十分顺利地通过食道等位置,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胃体盲区的观察;④图像质量高,便于携带、操作且日常维护、清洗、消毒等均相对较为简单。在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诊疗的过程中奥林巴斯内窥镜在实施无痛胃肠镜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相对较为理想和显著,帮助患者顺利、高效地完成了诊疗操作,对患者的更好治疗、恢复以及预后改善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优良率、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诊疗效果,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同时也更好促进了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相关生命体征的稳定,对患者造成的应激与影响均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来说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是一种理想的诊疗方法,有助于诊疗效果的提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对患者的应激、影响较小,可以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猜你喜欢
奥林巴斯内窥镜优良率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施行带上它!奥林巴斯OM-DE-M10 Mark Ⅲ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奥林巴斯2009年春季新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