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3-11-05 09:33翁文龙漳浦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福建漳州363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气呼吸衰竭

翁文龙 漳浦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福建 漳州 3632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和心率、疾病疗效、气道湿化效果等。结果: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但是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等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95.00%(38例)高于对照组的70.00%(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痰难易程度、痰液的性状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改善其气道湿化效果,提升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气和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指因为突发性因素所造成的换气功能、肺部通气严重障碍,出现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生理功能障碍,人体无法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是一种常见于呼吸科和急诊科的疾病[1]。当患者发病之后除伴随呼吸急促、困难等,还伴随有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等症状,因为患者的病情极其复杂且较为危急,所以对临床上的治疗要求较高,选择有针对性、合理化的干预对策对患者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2]。临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多选择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能够给予患者快速的呼吸支持,操作起来较为便捷,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对抢救中的患者有较佳的辅助呼吸的疗效[3]。基于此,把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用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现对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2年4月~2023年4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经医院伦理学会审核批准。对照组年龄52~76岁,平均(63.38±4.11)岁,病程4~18年,平均(13.88±3.16)年,男20例,女20例;观察组年龄51~75岁,平均(63.44±4.06)岁,病程4~17年,平均(13.94±3.21)年,男22例,女1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提供详细资料;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存在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符合急性呼吸衰竭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糖尿病;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雾化吸入舒喘灵支气管扩张剂,尽量缓解患者的呼吸状况,纠正电解质紊乱的现象,同时实施平喘、化痰、常规止咳治疗,联合予以40mg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持续进行低流量鼻塞式吸氧。设置起始吸氧浓度为50%,等到用文丘里面罩(生产厂家: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证号:豫械注准:20202080369)进行10min时间的吸氧之后,维持SpO2在95%以上,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并选择湿化瓶为实施气泡式湿化给氧。

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选择德国德尔格公司的无创呼吸机通气。在应用呼吸机前,以患者实际病情出发,取合适面罩,小范围微调整呼气压力0.294~0.784kPa,吸气压力1.16~1.764kPa,呼吸频率10~16次/min,40%~55%氧浓度。开始治疗时通气保持每次3~6h/次,2~3次/d,并注意严格依据患者的好转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对呼吸机参数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分析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和心率、疾病疗效、气道湿化效果等。①血气指标[5]:包含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对比分析各种血气指标改善情况。②呼吸频率和心率。③气道湿化效果[6]:针对于患者的咳痰难易程度、痰液的性状等,通过医务人员实施积极评价,按照气道湿化的评分表展开评价,每项为5分,评分越高则气道湿化效果越差。④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均未改善或加重;有效: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未恢复为正常状态,但是获得改善,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稍稍缓解;显效: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恢复为正常状态。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0×100.00%[7]。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结果的分析选择SPSS 23.0软件进行干预,±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血气指标

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但是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由此可见,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血气指标(n=40,±s)

表1.比较血气指标(n=40,±s)

组别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观察组96.55±15.18 254.36±35.41 84.67±15.43 50.50±15.47对照组82.20±14.26 200.25±24.11 67.28±14.14 67.26±14.91 t 19.858 18.440 17.652 16.96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n=40,±s,次/min)

表2.比较呼吸频率和心率(n=40,±s,次/min)

组别心率呼吸频率观察组82.85±5.92 20.69±2.59对照组93.29±6.09 26.02±3.45 t 7.061 6.128 P 0.000 0.000

2.3 比较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由此可见,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疾病干预效果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临床疗效分析(n=40,n/%)

2.4 比较气道湿化效果

观察组痰液的性状评分、咳痰难易程度等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气道湿化效果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对比分析气道湿化效果 (n=40,±s,分)

表4.对比分析气道湿化效果 (n=40,±s,分)

组别痰液的性状咳痰难易程度观察组1.35±0.50 1.42±0.58对照组2.92±1.02 2.63±0.83 t 8.741 7.557 P 0.000 0.000

3.讨论

在当前的临床上,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疾病,氧疗是纠正低氧血症基本治疗方式,传统上予以患者面罩给氧、鼻导管吸氧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当前无创通气治疗的方式获得广泛应用,能够避免气管插管,但是一些患者通气无效,不易耐受。无创通气的方式是否能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改善疾病预后依旧存在争议。通过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下述几点: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是因为外呼吸功能存在障碍,导致无法有效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出现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最终发生综合性的症状;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肺部实质的炎症或者胸膜的炎症,即胸腔积液,还有呼吸中枢抑制可以导致呼吸衰竭,出现的症状主要是缺氧,比如紫绀、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还会出现循环衰竭的情况,比如出汗、心慌、面色苍白、皮肤湿疹等症状;严重的缺氧可以导致患者的神志改变,比如发生昏迷、嗜睡或者头痛、抽搐等表现。因此临床上对患者实施新型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干预,可输出37°C和相对湿度100%气体,提供21%~100%的恒定氧浓度,通过空氧混合器加湿、加热高流量给氧的方式,最高流量可达60L/min,很好地兼顾面罩和普通鼻导管优点[8]。在重症监护室中,氧疗是常见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对策,鼻导管连接湿化瓶或文丘里面罩是主要的氧疗方式,因湿化瓶无加热装置,加湿限制了吸氧流量,单纯借助氧气通过湿化瓶产生“气泡”实施吸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因在这一过程中感觉有鼻咽部冷、干等不舒适的感觉,影响耐受性,影响氧疗效果,患者拒绝氧疗,发生不适的原因和湿化液的噪音、导管异味、鼻咽部干燥等存在密切关联。怎样提升临床氧疗效果,降低此种方式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发展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当选择文丘里面罩实施高流量吸氧时,湿化瓶湿化不充分,需要在氧疗过程经口呼吸,所以会发生口腔、咽部、鼻咽部等的不适。经之前的一些研究指出,高流量文丘里面罩吸氧的方式可降低呼吸道不适症状,提升舒适度[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咳痰难易程度、痰液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气道湿化效果较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方式治疗时,将明显降低患者吸氧舒适度,湿化能力有限,需吸入较大量氧气,在吸入冷空气之后会增加分泌物清除障碍、降低气道防御能力,损害到患者纤毛运动功能。而无创呼吸机治疗可基于保持稳定流量、流速的基础上,改善患者纤毛运动功能,提升耐受力,对空气进行湿化和加热,改善其呼吸状况,帮助患者重建气道屏障[10]。提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指标、气道湿化效果、呼吸频率和心率。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由此可见,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后,疾病干预效果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创正压通气的方式,能够调整患者吸气压为2.5kPa,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肺泡通气量,有效减小气道阻力,促进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残气量。无创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可向患者提供双水平气道压力,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起来简单易行,改善血气指标和呼吸,减少患者损伤。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存在一些不足:如若患者不进行积极的配合,将无法有效清理其呼吸道中的痰液,极易造成胃胀气和漏气等情况的出现。所以需要全程给予患者耐心指导。提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安全性更高,并提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疾病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对血气指标水平的改善、病症控制、气道湿化效果的提升产生的作用显著,同时能够提升疾病疗效,改善呼吸频率和心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勘误声明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