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时用什么方法固定更好

2023-11-08 00:27郑亚东
科学导报 2023年77期
关键词:固定架夹板四肢

郑亚东

日常生活中,四肢骨折比较常见,多是由于受直接暴力而引发的骨头损伤,例如撞击伤、跌倒伤等。固定,是四肢骨折后的一种常见治疗方式,临床常用固定方式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其中石膏是较为传统的一种骨折外固定方式,固定效果较好,患者所用石膏绷带,其实就是在绷带上浇筑熟石膏粉末,浸水后形成生石膏凝固为一体,贴附效果较好。然而,石膏固定需要贴合患者皮肤,无法脱卸,且透气性比较差,如果石膏过厚,患者会感觉沉重;而如果石膏过薄,则很容易断裂。

如果患者四肢骨折属于轻微移位或者复位后移位不大的骨折,用石膏固定即可。但如果患者骨折移位较大,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往往需要切开复位,这个时候就会使用到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的方法。如果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同时并发皮肤软组织损伤,医师往往选择外固定架固定。这么多的固定方法,那目前四肢骨折时应该用什么固定方法更好呢?本文为此做一科普。

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复位后选择塑料、柳木、纸板及杉树皮等不同材料制作成与各部位相适用的夹板当作骨折固定物。该夹板长度在骨折上下关节以内,通过三个纸板垫在患者皮肤和夹板之间,通过带子有效固定夹板,借助纸垫的压力、布带约束力与夹板弹性,对患者骨折部位形成三点挤压作用,使患者四肢骨折部位形成对位。

对于尺桡骨骨折则需要增加分骨垫,而股骨骨折则要持续牵引,使修复后位置保持固定,该固定叫作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可有效避免患者四肢骨折端再次出现移位,而且还可以在骨折固定期中及时锻炼患者的关节功能。小夹板固定不会对患者肌肉收缩产生影响,也不会挤压其骨折端,对四肢骨折愈合更为有利。所以,小夹板固定骨折具有愈合快、固定稳固、功能恢复良好等诸多优势。然而,要正确掌握小夹板固定的应用方法,否则会由于衬垫不当或绑扎太松而丧失固定作用,也可能会由于绑扎过紧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肌肉痉挛、压迫性溃疡等后果。

若四肢骨折屬于轻微移位或者复位后移位不大的骨折,无需特殊治疗,通过石膏外固定就能达到治疗效果,但外固定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患肢感觉,对石膏松紧度适时调整,防止对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产生影响。

四肢骨折后,持续牵引在骨折复位中较为常见,也可用于骨折固定,牵引的具体指征包括:(1)四肢骨折。股骨闭合性骨折;(2)已感染开放性骨折;(3)胫骨与股骨开放性骨折。在使用牵引固定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和肌肉发达程度等,对牵引重量进行随时调整,不仅要实现固定与复位目标,而且还要避免畸形愈合与过度牵引的情况。

外固定器固定同样是四肢骨折的一种常见固定方式,即将骨圆钉穿过远离骨折处的骨骼,利用夹头和钢管组装成的外固定架固定,利用夹头在钢管上的移动和旋转矫正骨折移位。优点是固定可靠,易于处理伤口,可行早期功能锻炼。该情况一般用于开放性骨折,且伴有皮肤软组织损伤,若患者骨折肢体存在显著肿胀现象,同样可选用外固定架固定,该固定方式既可固定骨折,又能有效保护软组织,避免术后皮肤软组织感染或缺损。

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可吸收螺丝钉、髓内钉等将骨折予以固定。

一般对于手法复位困难的骨折患者,医生为了使骨折达到原来的解剖位置,会选择切开复位,同时应用金属内固定物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其中,钢板螺钉是最常用的内固定物。针对不同的部位,学者们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钢板,目的是为了牢固的固定骨折端,这样患者就可以较早开始功能锻炼。

如果患者出现股骨干骨折、胫骨骨折,相较于钢板螺钉,医生会更倾向于选择髓内针固定,该固定方式可避免破坏骨折供血,也可有效减少骨膜与肌肉组织损伤,有助于提升骨折愈合速度,而且也可避免发生骨不连问题。

因此,四肢骨折的固定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移位程度、能不能手法复位、是否是开放性骨折以及软组织损伤程度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没有所谓最好的固定方法,但对每个不同病人,都会有最适合的固定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猜你喜欢
固定架夹板四肢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无天于上2035(一)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KD407:悬挂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