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包”偶一为之,“背锅”却比比皆是

2023-11-09 06:33曾那迦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背锅张超领导

曾那迦

袁明是某区级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一次要完成一项统计工作,袁明已经完成了大部分,转交给另一名同事。交接时袁明反复叮嘱数据不完整,还需要仔细补充和核对。但接手的同事却疏忽大意,自觉问题不大,带着材料陪领导到上级部门开会,结果会上被问出了洋相,遭到点名批评。

领导回来正欲发作,却被该同事“甩锅”给了袁明。袁明被叫到领导面前解释,见自己解释不通要当“背锅侠”,急了眼和领导发生争吵。最终,袁明被调到另一名分管领导的部门去了。

“顶包”和“背锅”两词都是从民间俗语化用而来,被赋予了与原本不同的含义,近几年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作为流行语广泛使用。二者看似意思相近,但使用的语境和程度却不同。

“顶包”,原指服劳役,当苦差,现有“暗中更换、替罪”的意思,多出现在违法后由不相干的人来顶替真正违法的人。背锅是“背黑锅”的简称,现有“为他人承受过错”的意思,情况可轻可重,但一般用在严重性较轻的情境中,在公众谈论职场生活时尤其流行。

一国企干部向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总结道:“体制内‘背锅大概可以分为主动背锅型、被动甩锅型或者遭人陷害型。”

被动“背锅”常常有

和“顶包”不一样,在体制内,领导犯错、下属来“背锅”,“老油条”甩锅,新人“接锅”的情况时有发生。

今年刚刚走进体制内的张超在某地一市级部门办公室工作,日常负责综合文稿等工作。最近在一件工作中当了“背锅侠”,让他郁闷不已。前段时间,该市市委巡察办向张超所在单位收集汇总领域相关的政策。办公室主任将这项工作交给张超。于是张超和三个主要负责科室对接,其中一个科室老同志直接把从中央到地方相关法规的书扔给他,让他自己整理。张超便从上到下将所有政策法规按目录排好。另一个科室副科长看过后,认为报得太少,建议他再做详细一些。

然而第二天张超将材料报给分管领导,领导却很生气,觉得报的条款太细太多,怕报到市委巡察办以后,如果有什么问责下来不好向上交代。分管领导在训斥张超时,那名副科长刚好也在办公室,竟当着张超的面对领导说:“我昨天就在想要不要报这么多条?他(张超)还是报多了,我觉得不妥。”

面对当面“反水”,张超虽然既尴尬又生气,却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我觉得这名副科长挺有资历,比较有经验,就听了她的。加完后还把材料又给她确认过,她还一口说好。反正从这次事件之后,我只做文件收集汇总工作,不会再自己多事帮他们整理材料。”

有些上级领导为了规避责任风险,将责任“甩”给基层部门和个人,让其为上级失误“买单”,成为上级的“背锅侠”。

2021年3月,广西南宁某区的植树节活动现场专设“处级领导植树区域”的招牌受到外界的广泛热议,结果该区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该问题是由于“工作人员小王”对城区方案理解不深不透而造成的。

一场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党政干部集体参加的大型活动,出现问题却将责任归结到普通工作人员“小王”身上的做法再次引发关注和讨论。专家指出,这种出了问题往下推的做法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

某地相关职能部门一科室前些年处置了一起破坏基本农田案件。虽然当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但该情况仍持续存在,一直没能整改到位。该科室负责人曾因此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请示,领导却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该如何处理,把问题搁置起来。后来上级环保督察发现问题,要进行追责。

该科室负责人成了首当其冲被处理的对象。在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谈话过程中,这名中层干部表达了不满,认为领导“甩锅”。办案人员向该单位领导核实情况,领导的回答则很有“艺术”,答曰当时“已告诉他‘要按规矩办,谁叫他自己不作为呢?”

一名体制内工作者认为,通过向部门中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施加压力让其承担主要责任,主要负责人可以实现只承担监管不力甚至不承担责任的目的。

主动“揽锅”为哪般?

有时,因为一些制度性的原因,一些基层干部主动选择“背锅”。表面上是这些干部主动成为“背锅侠”,背后却同样充满无奈。

某区级部门通知乡镇领导开会,研究“住房边缘户的改造问题”。一名行业主管部门副职领导在会上说:“我们文件只能这样,你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突破政策,最大的后果被巡察发现,你们背一个处分。如果你们严格按文件执行,造成遗漏,如果被查实,上级领导会被处分。”闻言,在座乡镇领导皆无话可说。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甩锅”,对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比较容易被问责的工作,由班子成员轮流分管。如果某个班子成员因这些背的处分已经太多,就开会协商选择一个合适的班子成员来“背锅”。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电子政务研究所所长、教授傅荣校认为,整体上我国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中,“共治”体系尚未完善、“法治”模式尚未全面建设、“德治”风气尚未充分形成、“自治”形式尚受影响、“智治”(信息化网络)手段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诉求、追求与维护自身合法權利的意识与能力日趋高涨,因而,上级职能部门面对困难问题时,就有“甩锅”的冲动。

当然,也有一些下属把别人避之不及的黑锅当成机会,不惜主动背锅来为领导“分忧”,以求博得好感,却往往弄巧成拙。

湖南省某区级事业单位中秋节时集中购买了一批3万元的购物卡,用于节日给上级主管部门领导送礼。问题线索被发现后,该区区委巡察组找相关人员谈话。该单位办公室李主任为了讨好领导,主动将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说送礼数额不大未向领导请示就自行决定了。

巡察组调查后认为李主任所说不实,单位领导有参与,均受处分。这起典型的“四风”问题线索被移交相关部门办理,替领导“分忧”不成,李主任还因对抗组织调查背了个严重警告的处分。

某县自然资源局一工作人员所在股室将一块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当时为了项目能尽快达产,分管领导在向县里汇报工作时,含糊其辞,说一切以项目建设为主,最终导致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厂房就建起来。然而,这一情况后来被上级巡视组发现,直接上报省厅,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

由于这名工作人员的分管领导当时已经被列入副县级干部考察对象,故而有领导找到该工作人员,以“两年后提拔副科”为条件,让他主动“背锅”。经不住人情和诱惑,这名干部应允下来。结果不久,当初“承诺”他的领导被调查,挨了处分,他本人也根本不在该单位拟提拔副科的考察范围之内,悔不当初。

“甩锅”的“艺术”

按照上级对下级、同事间、体制内外之别等不同情况,“甩锅”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和方式。正是由于“甩锅”往往通过迂回、防不慎防的伎俩实现,因而网上出现了很多教授防范“背锅”技巧的“攻略”。

一些反映体制内生态的文艺作品中,也常有领导向下属“甩锅”的情节,将“甩锅”的伎俩展现得淋漓尽致。

聚焦国企转型的电视剧《突围》,就将中福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林满江如何让下属不知不觉间成为其贪腐“白手套”和“背锅侠”的阴狠毒辣展现出来。

在剧中,京州能源是京州中福的控股子公司。几年前,京州能源公司原董事长皮丹作为林满江的“提线木偶”,计划以47亿元的天价买下京胜和京丰两个矿,之后再低价贱卖国有资产以牟利。这期间,京州中福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石红杏一直代理主持董事长工作,出于对大师兄林满江的盲目崇拜、信任,在其授意下,石红杏在批文上签了字,误作了“白手套”。最终事情即将败露,林满江决定丢卒保车,石红杏一人“背锅”,投水自杀。

同级之间,有些人为了卸责,避免被领导追究,不仅要在领导面前拼命表演,把“黑锅”砸到他人头上,还得在同事之间散播谣言、制造他人犯错的氛围。

电视剧《县委大院》中,初入光明县政府办的职场新人林志为被同事小赵狠狠“甩锅”。县长把下午的会议改成三点,领导让小赵去发通知。他转头让林志为去办,时间还说成了三点半。结果领导大为光火,小赵却立马“甩锅”到林志为头上。他还故意在办公室当着所有同事的面指责林志为,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影视剧的故事虽然生动,但其实,现实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至今习惯性地用“临时工”来“背锅”。尤其不少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常通过临聘人员来缓解用人压力。在公安、城管等机关、部门中,临时工数量甚至远超正式執法人员。这些单位在遇到问题或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时,所谓“临时工”经常成了“背锅侠”。

某地政府部门的人事工作者发现,当地公安系统临聘人员协助执法乱象频发,特别是常常涉及责任追究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不了了之,这些临聘人员成了责任追究的“挡箭牌”和“背锅侠”,责任民警只背负“管理不到位”的责任,责任追究不到位引发过不少争议。

今年5月,某地一市民到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信访大厅,希望通过信访渠道进一步反映问题,过程中该市民对工作人员恶劣的工作态度表示提醒,却遭到一名工作人员的谩骂。随着事件在网上发酵,该院发布通报称,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对涉事工作人员严肃批评教育,涉事人员系聘用制员工,已依相关规定解聘,全市法院展开教育整顿工作。

华中某市一家渔具店老板实名举报称,一名自称是城管工作人员的杨某多次上门“吃拿卡要”,附近多家商户都有同样遭遇。对此,所在区城管中队回应称,队员杨某为第三方派遣公司委派的安保队员,目前已辞退,受贿物品全部退还。

在吕德文看来,在科层制行政主导之外,临时工承担的半正式行政职能为处理复杂且难以处置的街头事务提供了增选机制,为政府机构实现“风险规避”及改善街头行政环境提供了策略选择。

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向记者透露,现在有很多审批权下放到村(社区)一级,诸如低保户评定等工作实际都有具体的经办人,但是完成之后,都要由“一肩挑”的村支书、村主任最终签字。通过查办一些违规领取补贴的案件,办案人员发现,在追责问责时,一些村干部却辩解说,虽然说他是签字的人,但当时在会议记录或口头上进行了分工。这些干部找借口说当时村委或居委会开过会,已讨论过这件事由某个临聘人员来做。然后再找几个证人过来,大家一起指认这个“背锅侠”。

一些临聘人员本来就没有升迁机会,加上掌握不少资源的村干部私下许诺一些好处,很容易就答应做个“顺水人情”。一旦这个人自己认了,村干部就相当于把责任推卸到下面经办人的手上了。“这种情况下,既有当事人自己的证词,又有旁证,我们也确实掌握了违法行为,最终处理结果可能就是临聘人员被开除,村干部却高枕无忧。”

“体制内工作面广事杂,‘背锅之事常有。只有做事讲程序、多留痕,才能最大程度规避‘甩锅。”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

而在有时,一旦越过了纪法的红线,那么“背锅”与“顶包”不过一步之遥。(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姓名为化名)

猜你喜欢
背锅张超领导
张超个人简介
My New Invention
How to Protect Us from Infectious Diseases
张超个人简介
都是“背锅”的
不“背锅”锅的锅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这个锅,我们不背”的英文怎么说
领导致辞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