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棋子和一个茶杯如何决定了古人的前程?

2023-11-09 06:33王丹誉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吕夷简棋友茶杯

王丹誉

《道德经》中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即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淮南子·人间训》则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意思是,圣明的人重视并谨慎处置细小的事情,行为举动适合时宜。古人强调敬小慎微,认为不能在细节上取胜,就很难在大事上成功。

中国古代不乏“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据《玉泉子》记载,唐代官员吕元膺任东都留守时,有名处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两人正对局,突然来了公文,吕元膺便离开棋盘到公案前去批阅公文,那名棋友则趁机偷偷挪动了一颗棋子,最后胜了吕元膺。

其实吕元膺当时已经看出他挪动棋子了,只是没有说破。第二天,吕元膺就请那名棋友到别处谋生。别人都不知道吕元膺辞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辞退。吕元膺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走时,吕元膺还赠送了他钱物,保全了处士的颜面。

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病入膏肓时,家中子侄都站在床前,吕元膺告诫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趁我去办别的事,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这件事也不值得介意,但能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在这类事上栽跟头。”说完,吕元膺便“惆然长逝”。

挪动一个棋子,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小中可以见大,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小事见人品,也能预判前程。北宋仁宗时代的名相吕夷简就曾根据一个茶杯,对四个儿子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吕夷简出身宰相世家,其伯父吕蒙正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宰相,而他自己则曾三度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先后共历相位16年,名列两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吕夷简生养了四个儿子,长子吕公弼、次子吕公著、三子吕公爽、四子吕公孺。这四个儿子自幼都聪颖过人,才识绝伦。在儿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吕夷简和夫人商量:“咱家这四个儿子将来都能通过读书科举而位居高官,佩戴金带(黄金装饰的腰带是帝王公侯和高级官员的身份标志),但是不知道他们之中到底谁能当宰相,我想考验他们一下。”

几天之后,四個孩子课余活动时,吕夫人喊来丫鬟,让她以给四位公子送茶水为名,双手端着盛满茶水的名贵茶杯,并在公子书房门口故意摔倒。当茶杯被摔得粉碎时,四个公子中有三个都被惊吓得大喊大叫,其中有一个甚至惊慌失措地跑去报告母亲吕夫人。只有二儿子吕公著独自一人,依然站在原地寸步不移,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此时,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吕夷简,指着二公子吕公著,对夫人说:“这孩子,将来必定可当宰相。”

若干年后的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二公子吕公著果然官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相传,司马光弥留之际,将国事尽托付给吕公著:“现在我将生命交给大夫,把家事交给儿子;唯有国家大事,此刻我只能拜托给您了!”司马光去世后,吕公著独当国政。元祐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随后又被任命为司空、平章军国重事。自宋朝建立以来,宰相以三公平章重事的有四人,而吕公著与他的父亲吕夷简居其二,当时人们都称赞这是吕氏家族之荣耀。吕公著逝世后,获赠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宋哲宗亲笔为他题写碑首“纯诚厚德”。

历史上,父子相继担任宰相的已经极为罕见了,而宰相父亲能通过测试来准确断定哪个儿子将来能担任宰相,堪称以小见大的典范。

猜你喜欢
吕夷简棋友茶杯
宋代名臣吕夷简和陈尧佐交往补证
慢半拍儿见皇上
茶杯里的风波
开在茶杯上的花
翻转茶杯
一对棋友
大宋高级玩家
下棋
敢于直言的吕夷简
永恒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