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重复磁刺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的影响

2023-11-10 14:42钟晓莉曾云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阿普缺血性障碍

钟晓莉 曾云华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泉州,362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卒中已成为全球致残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达30%~50%。传统治疗方法存在药物依赖、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有研究表明,经颅重复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可通过对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抑制性的调节,改善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和抑郁情绪[1-4]。本研究采用rTMS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34例,并与常规治疗34例对照,结合睡眠监测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观察对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3.28±7.88)岁,病程4 h至16 d,梗死部位:前额叶15例、扣带回12例、杏仁核7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64.11±6.38)岁,病程3 h至15 d,梗死部位:前额叶16例、扣带回12例、杏仁核6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检查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并通过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和(或)MRI证实,且为首次发病[3];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17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标准,经CT检查可见颅内关键部位皮质下部位(如皮质下动脉供血区)有梗死灶;2)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3)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

1.4 排除标准 1)有rTMS治疗禁忌证者;2)意识障碍、痴呆者,严重失语或认知障碍者;3)有严重躯体疾病者;4)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抑郁者;5)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阿普唑仑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AZ210306),0.8 mg/次,1次/d,睡前30 min口服。总疗程为8周。

1.5.2 观察组 磁刺激治疗仪(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YD-MT500),应用rTMS技术对右额叶背外侧区进行治疗。使用“8”字形线圈,频率为1 Hz,磁感应强度为500 Gs,刺激强度设定在80%~120%运动阈值之间。每次治疗持续20 min,1次/d,治疗5 d后休息2 d。总疗程为8周。

1.6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PSQI由19个项目组成,分为7个方面: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总分为0~21分。PSQI评分5分为睡眠质量良好,5~10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0分为睡眠质量差。评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2)抑郁情况。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比较HAMD-17评分。HAMD-17评分包括抑郁情绪、有罪感、自杀、入睡困难等17个条目,总分越高提示抑郁程度越严重[8],HAMD-17评分<7分为无抑郁感,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5分为严重抑郁。治疗后16周,计算2组患者HAMD-17评分改善情况。3)神经功能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NIHSS评分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条目,评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损害越重[8]。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晕、头痛、乏力、嗜睡。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2组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2、4、8周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2组HAMD-17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2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3/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10/3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精神疲乏、自我否定和无助等。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到睡眠,导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对睡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抑郁情绪可导致患者难以入睡,患者会感到烦躁、不安或者过度思考,从而导致失眠。其次,患者会经历早醒或者夜间醒来,从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最后,抑郁情绪会导致患者白天昏昏欲睡,精力不足,甚至出现昼夜颠倒的情况。睡眠障碍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和生命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睡眠不足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加剧疲劳感,从而影响身体的康复。睡眠障碍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患者的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其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的症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质神经元活动,从而治疗抑郁和睡眠障碍等症状。研究发现,rTMS对于缓解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效果较好[8-9]。具体来说,rTMS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减轻痛苦和不适感。阿普唑仑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失眠等症状,但是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药物依赖性、长期使用后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等。此外,阿普唑仑片也有一定的风险,会导致意外事故或者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避免镇静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风险,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更加安全和有效。采用rTMS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从而改善生命质量和促进康复。

本研究结果发现,2组患者治疗2、4、8周后,观察组HAMD-17和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rTMS较阿普唑仑片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其原因主要包括,1)治疗机制不同。rTMS通过刺激大脑中与情绪和睡眠有关的区域,可以使神经元活动更加平衡,从而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阿普唑仑片则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功能。2)治疗持久性不同。rTMS治疗可以持续影响神经元的活动状态,从而长期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而阿普唑仑片则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且存在药物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等问题。3)不良反应不同。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不会像药物治疗一样出现药物依赖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阿普唑仑片使用时会引发头晕、嗜睡、肌肉无力等不良反应。因此,rTMS治疗在缓解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方面相对于阿普唑仑片治疗更加有效和安全。

综上所述,rTMS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睡眠障碍,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rTMS的作用机制,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选择。同时,也有助于推动rTMS技术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来验证结果。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阿普缺血性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怀念哑巴阿普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吉克阿普说
爷爷砍树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