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减压法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11-10 14:42李秋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因性正念疗法

李秋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放疗科,龙岩,364000)

肺癌为近年临床恶性肿瘤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为气闷、胸痛、低热、痰血、咳嗽等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均高[1]。化疗为主要疗法,虽能杀死病灶细胞,抑制病灶增殖,但同时也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癌性疼痛、化疗不良反应、对肿瘤的恐慌等均会加大患者癌因性疲乏、情感痛苦度、睡眠障碍等。有报告称,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放松训练、运动锻炼等措施均可明显改善癌因性疲乏,但研讨对象主要为乳腺癌等患者[2]。有关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报告非常少见。正念减压疗法是基于正念冥想,目的在于培养其正念思维,协助释放内心压力,改善情绪认知。此方式对人体大脑皮质结构改善有积极意义。本文选取8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组论述正念减压疗法护理干预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18±1.02)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4.24±0.13)个月;学历:初中或以下11例、高中或中职12例、大专或以上17例。TNM分期:Ⅳ期19例、Ⅲ期21例。病理类型:鳞癌11例、小细胞癌12例、腺癌17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5.21±1.03)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4.65±0.12)个月;学历:初中或以下12例、高中或中职11例、大专或以上17例。TNM分期:Ⅳ期20例、Ⅲ期20例。病理类型:鳞癌12例、小细胞癌10例、腺癌1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1)患者满足《Ⅳ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1年版)》中肺癌判定标准[3],并满足化疗指征;2)化疗时间>6个月者、预估生存时间>3个月;3)完整病历。

1.3 排除标准 1)凝血障碍者;2)伴其他恶性肿瘤者,如乳腺癌、宫颈癌、肾癌等;3)认知、精神障碍者;4)合并放疗、手术治疗者;5)存在化疗禁忌证者,如肝肾衰竭、肺部感染等;6)依从性差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疏导其心理,入院后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介绍基本生活设施,如饮水机位置、洗手间位置等,讲解化疗知识,让其可积极、乐观面对此次化疗。化疗中,密切监测其体征指标,评估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及时干预潜在性危险因素。指导其饮食,确保机体营养正常。

观察组接受正念疗法护理干预。1)成立正念疗法护理干预小组,由多名专科护士、护士长1名、专科医生1名组成。各成员均需接受系统、规范的正念疗法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后进入临床实际工作。2)正念疗法护理干预方法。a.普及正念疗法知识,介绍正念疗法护理干预理论知识、概念、具体干预方式等,并将自制的正念疗法护理干预手册发放给各患者,讲解正念疗法目的、作用、技巧等,明确告知其可在平日衣食住行过程中进行冥想,如冥想饮食动作、食物外在特征等,10 min/d。此外,可让其关注微信订阅号、加入正念干预微信群,并定期提醒患者观看有关视频。b.正念疗法训练方式,2.5~3 h/次,1次/周。扫描身体,在护士的口令下,患者静坐或平卧,引导其闭上双眼,从头顶依次扫描至脚底,当出现想法、情绪、疼痛、疲乏时,仅需感受,勿评价,并把注意力放置在身体各个部位。静坐冥想,确保环境安静、舒适,患者坐位,护士经口令引导患者自行察觉自身想法和感受,并不断接纳。正念呼吸,平卧,让其把注意力放在呼吸时,引导其用腹式呼吸,并关注腹部变化,即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不断靠向脊柱方向,察觉气流经鼻尖的感受。正念行走,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正念行走,全身放松,行走时关注自己脚步,感受脚部在行走过程中接触地面的感受,40~60 min/d。2组持续护理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评分,护理前、护理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判定,HAMA共14个项目,5级评分,0~4分,无:<7分。可能:7~13分。肯定:14~20分。严重:21~28分。HAMD共17个项目,无:<7分。轻度:7~17分。中度:18~24分。重度:>24分。2)癌因性疲乏评分,护理前、护理后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判定,包含认知/情绪、感知、行为/严重度、情感等方面,各项0~10分,得分越高则提示疲乏越严重。3)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前、护理后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判定,涉及入睡时间等,0~21分,得分越低则提示睡眠质量越理想。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护理后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 护理后癌因性疲乏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护理后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中,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也会发生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如疲乏、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等,其生命质量、治疗进展、心理情绪、睡眠等均受严重影响。因此,重视肺癌化疗患者护理质量已有迫切性。常规护理因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已无法满足患者在疾病诊治中的生理、心理需求。正念减压法也称正念冥想法,已在多个疾病中得到应用,如乳腺癌[4]、消化道肿瘤[5]、心脾两虚型不寐[6]等。丁海芹[7]称正念减压法能让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保持良好情绪。本研究显示,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丁海芹和储小燕[7]报告结果相符,提示正念减压护理法能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其原因为,正念减压疗法经心理层面给予患者疏导和护理,发挥正导向效果,让患者能真正地体验到自身感受并逐步接纳自我,正确面对病变,用乐观、积极心态生活,缓解疼痛和不适。

癌因性疲乏为临床治疗癌病病变过程中发生的认知上、情绪上、身体上的持续性疲劳。相比于一般疲劳,癌因性疲乏具有无法经休息缓解、与近期活动量不对称、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发生快等特征。几乎所有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且持续至化疗完成后数月、数年,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生命质量等。吴桂香[8]称,正念减压疗法能降低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桂香[8]报告结果相符。分析原因为,正念疗法护理干预经正念冥想、呼吸、身体扫描等方式,引导患者自行调节情绪、注意力、认知等,改善其生理、心理不适,可积极应对化疗不适、疾病、压力。

睡眠障碍是困扰肺癌患者的主要问题。数据显示,大约30%~75%的肺癌患者均有睡眠障碍。持续性睡眠障碍会加重机体疲乏、降低免疫力,诱发恐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本研究显示,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正念减压法护理干预能改善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其原因为,正念减压法护理发挥非药物疗法的优势,已有学者将其用于解决慢性疼痛、睡眠障碍、疲乏、抑郁等问题。经正念减压法护理,让患者充分认知癌因性疲乏,提升疲乏认知,降低疲乏体验。此外,用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激活脑中相应部位,进而改善其精神状态,提升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进而积极面对生活、改善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患者接受正念减压法护理,能让其保持积极心态,降低癌因性疲乏,确保拥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但在正念减压法护理干预中发现患者不易集中精力,因此护理干预前护士还需反复讲解正念减压法护理技巧,指导其自行排除杂念的技巧,以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因性正念疗法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