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河流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分析

2023-11-10 10:22赖迪智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广州市氨氮

赖迪智

(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 510006)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北江、西江、东江在此汇流入海。全市陆域面积为7 434.40 km2,2022年底常住人口为1 873.4 万人。广州市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年均气温介于21.7~23.1 ℃,年均降水量为1 923 mm,平均年降水日数为149 d。水资源方面,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22 条,河宽5 m 以上的河流有1 368 条,总长为5 092 km,河道密度为0.75 km/km2。全市水域面积为744 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15%,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和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全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79 亿m3。

碧水保卫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三大攻坚战之一[1]。近年来,作为一线超大城市,广州市始终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环境质量取得较大改善。2022年,全市20 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断面比例为85.0%,相比2017年提高31.2 个百分点;10 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多年稳定在100%[2];147 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并保持长治久清。然而,广州市河流水系发达,河涌时常出现水质波动反弹或者返黑返臭的现象,制约水环境质量的提档升级。既有研究对广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但研究对象主要针对重要江河或考核断面[3-8],未能全面反映全市河流的水质状况。本文基于2019—2022年广州市河涌水质监测数据,重点分析全市河涌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希冀为广州市未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和构建四大美丽河湖的新格局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广州市于2019年、2020年以及2022年开展的全市河流水质调查,监测对象为河宽5 m 以上的1 368 条河流,监测时间均为当年的9月,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以及总磷(TP)。为确保具有可比性,对受施工、断流等不满足监测条件的河流进行数据清洗,最终形成1 223 条河流的研究样本。

1.2 评价方法

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单条河流水质类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由DO、COD、NH3-N 和TP 等4 项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全市河流水质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河流、流域(水系)水质定性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总体水质由中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劣Ⅴ类河流比例大幅下降

2022年,1 223条河流中,Ⅰ~Ⅲ水质的为500条,占比为40.9%;Ⅳ类水质的为461 条,占比为37.7%;Ⅴ类水质的为172 条,占比为14.1%;劣Ⅴ类水质的为90 条,占比为7.4%。与2019年相比,劣Ⅴ类河流比例大幅下降21.9 个百分点,优良比例上升9.6 个百分点,如表2所示。参照表1 的定性评价,2022年广州市河流的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较2020年和2019年的中度污染有所改善。

表2 2019—2022年广州市河流水质比例分布

2.2 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下降明显,溶解氧成为主要定类指标

从4 项污染指标来看,NH3-N 和TP 平均浓度下降明显,DO 平均浓度有所上升,COD 平均浓度保持稳定。2022年,1 223 条河流NH3-N 平均浓度为0.928 mg/L,已达到地表水的Ⅲ类标准,较2019年大幅下降52.3 个百分点;TP 平均浓度为0.17 mg/L,同样为地表水Ⅲ类标准,较2019年下降41.1 个百分点;DO 平均浓度为5.05 mg/L,较2019年略有上升;COD平均浓度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水平,如表3所示。

表3 2019—2022年广州市河流污染指标浓度

以地表水Ⅲ类标准为基准,分析广州市河流的主要定类指标。结果发现,2019—2022年,主要定类指标由NH3-N 转变为DO。2022年,495 条河流的定类指标为DO,占比为40.5%,相比2019年提高6.4 个百分点;411 条河流的定类指标为NH3-N,占比为33.6%,相比2019年下降7.5 个百分点。

2.3 北部区域水质较好,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水质较差,但逐年有所改善

从空间分布来看,广州市河流的水质状况呈现出3 个特征。北部区域(从化区)水质最好,2022年和2019年均为良好水平;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白云区、花都区)水质较差,2019年基本为重度污染或者中度污染水平,但逐年有所改善,2022年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南部区域(番禺区、南沙区)水质一般,基本维持在轻度污染水平。

3 改善效应分析

2019年以来,广州市河流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总体由中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劣Ⅴ类比例大幅下降,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下降明显。经分析,原因主要包括3 点。一是高位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思路,出台《广州市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广州市2023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层层传导水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压紧压实各区各部门责任。二是通过专项行动打通水污染防治堵点。具体包括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雨季溢流污染治理等。三是大力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截至2022年,广州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已达800.03 万t/d,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91.3%,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氨氮平均浓度为21.05 mg/L,污水处理总量为25.50 亿t,氨氮削减量为5.30 万t,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0.26 mg/L。

4 结语

基于2019年、2020年以及2022年广州市开展的河流水质调查,本文对广州市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趋势分析。整体来看,广州市河流水质改善成效明显。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劣Ⅴ类河流比例下降至近年最低水平。2022年,1 223 条河流中,Ⅰ~Ⅲ水质占比为40.9%,劣Ⅴ类水质占比为7.4%。与2019年相比,劣Ⅴ类河流比例大幅下降21.9 个百分点。广州市河流的总体水质由2019年的中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NH3-N 和TP 平均浓度下降明显,溶解氧成为主要定类指标。2022年,1 223 条河流的NH3-N 和TP平均浓度较2019年分别下降52.3 个百分点和41.1 个百分点。2019—2022年,主要定类指标由NH3-N 转变为DO。北部区域水质较好,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水质较差。广州市北部区域的河流水质状况最好,2022年和2019年均为良好水平;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白云区、花都区)水质基本为重度污染或者中度污染,但逐年有所改善;南部区域(番禺区、南沙区)基本维持在轻度污染水平。“十四五”时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广州建设的关键期。广州市面临着坚持三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陆海统筹的时代背景,肩负着构建流溪河涵养区、三角洲河网区、东江干支流区、滨海湿地区四大美丽河湖新格局的使命,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仍需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广州市氨氮
悬浮物对水质氨氮测定的影响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改进型T-S模糊神经网络的出水氨氮预测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氧化絮凝技术处理高盐高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