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程改革探索

2023-11-12 21:38李倩倩朱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免疫学自学医学

李倩倩,朱红

(川北医学院 免疫学教研室,四川南充 637000)

1 医学免疫学学科特点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与临床医学联系密切的主干桥梁课程。它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体系,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也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1]。免疫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内容理论性很强,相对抽象,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互交融渗透,因此,学生自学难度较大,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 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点前后交叉多

医学免疫学的内涵丰富,专有名词多。免疫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任一组成部分都无法独立于其他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学生从第一堂课开始就会接触到大量专有名词,在对名词的解释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其他相关名词,导致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专业知识。免疫学知识点前后交叉较多,易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

2.2 多学科交叉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交叉,很多理论需要这些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专业不同,相关课程的学期安排也存在差异。学生对部分学科尚未学习,导致对免疫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与此同时,大部分教师日常主要关注本学科主干内容,对交叉学科所涉及内容的理解存在不足,讲解的时候难以流畅地展开,这也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障碍。

2.3 内容抽象,逻辑性强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医学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多涉及微观的细胞、分子层面。因此,医学免疫学的内容较为抽象,加上学生尚未学习其他重要相关学科,导致理解困难。另外,免疫系统是非常精细的调控系统,各种机能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彼此抑制的关系,直接和间接的调控反馈机制多、因素复杂、逻辑性强。同时,由于医学免疫学课时相对较少,教学进度安排紧凑,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复习消化并进一步厘清逻辑关系,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2]。

2.4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知识特点决定了其在医学基础课程中是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再加上部分教师授课过程吸引力不够,或是对学科重要性的强调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热情不足。在实际调查中,部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存在随着内容的逐渐深入而兴趣越来越低的情况。

3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医学院校毕业生绝大多数会从事医疗及相关行业,医学免疫学的学习提供了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途径。学好医学免疫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回答患者关于疾病的各种问题,也能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1 重视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医学免疫学的知识点前后交叉多,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前期教学中,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必然会涉及较多后续知识。比如,教师在第一次课中介绍免疫学重要理论Burnet 学说时,就会涉及抗原识别受体、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效应细胞等后面章节的内容;再比如,教师讲授核心知识点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会涉及自身免疫耐受、中和作用等知识。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对后续内容进行简单描述,若不进行必要解释会影响学生对本次课的理解,因此,医学免疫学的教学进程比较缓慢。针对这一难点,教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应针对概念、知识点进行设计。教师需要对章节核心内容附带出现的相关陌生名词进行解释,但用什么方式,解释到何种程度,从哪里说起,说到哪里,也十分重要。教师解释不到位,将不利于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解释过深,既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较难理解,也影响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另外,在适当的切入点进行解释也很重要,这都是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如果对于次要知识点进行过多的解释,又会影响教学进度。此外,因为医学免疫学课程学时较少,教师经常会加快讲解速度,导致学生更难理解免疫学知识。

因此,仔细研判,筛选出相对易懂的自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法之一。自学内容不以重要程度作为筛选标准,而以学习难度进行区分,通过评估和反复实践,教师筛选出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应进行思考和研究,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设计和引导,充分利用线上多媒体和相关平台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比如,以短视频引入、通过微课对关键问题进行详解、录制完整的授课视频、课堂上对自学内容的快速回顾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学。另一方面,教师及时针对学生自学内容进行适当考核,也十分有必要[3]。自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因此,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内容,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考核,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3.2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医学免疫学大部分内容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自学较为困难,因此,课堂讲授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要途径。教师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注重细节。教师的精神状态、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速、讲课节奏等细节,都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逻辑与引导、板书与教具有效结合、语言深入浅出。同时,教师备课时应多注重构思与设计,包括每页幻灯片之间的衔接、新知识点插入时机的选择、次要问题讲解程度的把握等。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每次课后预留3min 时间,要求学生在学习通上完成5道单选题,并将其纳入期末平时成绩考核,占比5%。在随堂测验中连续两次得分率为60%及以下的学生,平台会发布预警通知,并督促学生改进。教师能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4]。

3.3 丰富教师知识结构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与多学科广泛交叉、彼此促进的前沿学科。因此,授课教师需掌握多学科领域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进一步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5-6]。教师可通过系统听课学习、研修培训、教研室内部讨论分享、网上课程学习等方法进行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对象是未接触相关学科的学生)能恰当地引入相关学科知识,正确地进行解析。在教授相关内容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科交叉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医学的整体性,建立更加全面的医学学习思维,将医学知识融会贯通。

3.4 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普及,为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帮助。学习平台包括雨课堂、学习通、智慧树、腾讯课堂等;教学方法包括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情境教学法、PBL 教学法、CBL 教学法等。面对这些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辅助工具,教师既要有熟练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也要有根据学情和课程需求甄别和选择教学工具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表格、视频、动画等,结合临床案例,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抓住关键节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7-9]。另外,针对医学免疫学逻辑性较强的特点,教师要求学生在每章结束后及时绘制思维导图,理清脉络。教师在线上平台对学生上传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使其成为学生复习的重要工具。课后的微课和录课,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细胞、分子在免疫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3.5 课程思政注入学习动力

成功的教学可让学生对该学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初步认识及后续学习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授课教师有关。学生如对任课教师的逻辑思维、表达方式或是鲜明的个性、自如的教学态度产生认同,将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但事实上,一些教师在教学准备中,对互动环节、知识的串联总结拓展或是案例的设计等准备不够充分,较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可通过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10-12]。

医学免疫学区别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对于大部分内容,学生自学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将每次课的随堂测验纳入期末成绩,促使学生充分重视课堂学习。

3.6 教学评价后的总结改进

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并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反馈,掌握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是评价主体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状态、过程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价值判断[13-14]。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教学水平提升、确定教学改革路线的重要方式,但教学评价难以保证有效性及时效性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授课中的难点,因此,教师根据学生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也存在一定难度。教研室应主导教学评价,通过交流、示范、进修学习等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并通过制定时间线,督促听课,推动教师弥补不足。

4 结语

新形势下的课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该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本次教学改革剖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对教师多项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新形势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教师才能有效完成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免疫学自学医学
《现代免疫学》稿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现代免疫学》稿约
教学与自学
医学的进步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