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质疑

2023-11-13 04:38王莹雪
名家名作 2023年19期
关键词:君臣荆州关羽

王莹雪

纵观小说《三国演义》前86 回,琢磨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二人之间令人不解之处,逐渐发现二人之间的君臣关系并不是如同我们传统认为的那么和谐,而是存在着诸多隔阂。本文拟举出二三例,供学人商榷。

一、如鱼得水:理想君臣关系

刘备、诸葛亮之间“鱼水想得”的君臣之谊,被历代明君贤臣认为是最融洽的君臣关系。多少封建文人渴望追随刘备这样的明君,多少诸如刘备的明君同样渴求拥有如诸葛亮这样的贤才辅佐。刘备、诸葛亮的“鱼水之谊”,是对“周文王与姜太公”“管仲与齐桓公”等君臣关系的精辟阐释,诸葛亮是“帝王师”的最佳代表,刘备是“明君”的楷模。刘备极其形象地形容与诸葛亮的关系,他说:“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1]234刘备乃自誉为鱼,视孔明为水。鱼要生存,必然离不开水;水只有在鱼的面前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价值。鱼水关系恰当而贴切地诠释了明君贤相理想的君臣关系,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被后世学者普遍认可。

二、鱼水有隙:鱼水关系质疑

(一)心态上:尚未建立信任机制

刘备在未遇司马徽之前从未听过诸葛亮其人,从三顾茅庐过程中屡次错认诸葛亮,可见刘备连诸葛亮的形貌、年龄皆不知,更不用说诸葛亮才学究竟如何了。曹操亦不知诸葛亮为何许人也,才华如何。诸葛亮闻名荆襄,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是在当地读书人与其朋友圈子里。司马徽、徐庶、庞统、诸葛亮、石广元、崔州平皆是好友,常常啸聚山野畅谈时事学问,因此颇知对方才学。多亏司马徽的“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1]288之语,起到了宣传诸葛亮的作用。司马徽初荐诸葛亮,并未言明“伏龙、凤雏”究竟为何人。刘备误以为“伏龙、凤雏”乃一人,对诸葛亮闻所未闻。因而刘备并未将“伏龙、凤雏”之事挂在心怀,尤其遇到徐庶之后,礼遇之,信任之,司马徽之言渐渐淡出刘备脑海。倘若徐庶未被曹操骗走,一直跟随刘备,刘备势必不会请诸葛亮了。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亮在军界、群雄、政府之间毫无名气,被埋没于山野之中,真可谓抱经世之奇才而高卧垅亩之间。

徐庶走马荐诸葛,印证了司马徽先前预言,加之司马徽再续前言与徐庶前后反复渲染“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预言,刘备“方悟司马德操之言,似醉方醒,如梦初觉”[1]298,才有三顾茅庐访诸葛亮于卧龙冈之佳话。不如周文王遇姜子牙之前有祥瑞梦兆而一见便倾心于姜子牙,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遇缺乏预兆,完全是刘备听了司马徽、徐庶二人的大力推荐。因而,刘备对诸葛亮的礼遇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礼贤下士的长者之风,对其人品、才能尚未建立信任的心理机制。

刘备闻说诸葛亮之贤,亲听诸葛亮天下三分的宏论,确知诸葛亮乃大贤。但是刘备只知其胸有韬略,对其才能仍未达到完全放心甚至信服,这从刘备的心态上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夏侯惇引兵十万攻打新野,诸葛亮调兵遣将已毕,刘备虽然为了打消张飞的疑虑说诸葛亮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式的人才,然而自己却“亦疑惑不定”。诸葛亮固然能够运筹帷幄,但常常棋走险招,往往让刘备捉摸不定缺乏安全感,由此可见对其信任不足。比如周瑜设下美人计,骗取刘备入赘江东趁机杀之。刘备尚知是毒计旨在害己,不敢涉险。诸葛亮虽自信且信誓旦旦地向刘备保证,此次赴约万无一失。刘备仍然迟疑,犹豫不决。诸葛亮表明已经定下三条妙计,并有赵云随行。刘备仍然“心中怏怏不安”。刘备“亦疑惑不定”“怀疑未决”“怀疑不敢往”“心中怏怏不安”,这一系列的描写,道出了刘备复杂的心理状况,不得不采纳诸葛亮的计策,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同时又提心吊胆、满腹狐疑。这种将信将疑的心态,充分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处事能力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二)行动上:重大问题拒谏

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建议,刘备都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决定是否采纳,由此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建议并非无条件的言听计从。甚至在一些事关刘备集团政治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二人出现意见分歧时,刘备常果断地拒听诸葛亮的建议,甚至一意孤行。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是否取荆州

刘备未听诸葛亮之言,而是念刘表同宗之情、收留之恩拒不纳之,失去了夺取荆州的绝佳机会。后诸葛亮建议兴兵问罪于刘琮,取襄阳而安身据曹,刘备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

2.用人问题

诸葛亮初见魏延便欲斩之,理由是其长有反骨,日后极有可能会反叛。刘备则不以为然,认为魏延是有功之人,应当重用。后来,魏延果反,诸葛亮已经看透了魏延不忠不义、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本质,刘备却被表面现象蒙蔽。是否重用马谡,怎么使用马谡这样的人才,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二人的意见仍未达成一致。刘备认为马谡徒有虚名,并无实干,不堪重任。但诸葛亮却认为马谡乃世之英才,非常器重,有父兄之义。

3.重大军事行动

刘备经常让诸葛亮留守后方,不让其冲锋陷阵。比如,攻打西川刘备以庞统为军师随军而行,庞统亡,不得已从荆州调诸葛亮至西川前线。又如,刘备伐吴,诸葛亮仍然未随大军进发,依然是留守后方。当马良劝刘备询问诸葛亮安营扎寨之法时,刘备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深通兵法,拒绝听取诸葛亮的建议。

(三)国策上:违背了隆中对策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西取四川为根本、盘踞荆州而虎视中原、南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方略。刘备听后,极力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可见,刘备非常信服诸葛亮之策略。然而后来,刘备的态度却令人不解。先有关羽拒婚破坏孙刘联盟,却未得到刘备的制止。后又起兵伐吴,彻底破坏孙刘联盟。刘备拒绝孙权求和,一意孤行坚决灭吴。此时,刘备的战略方针是“今先灭吴,次灭魏”。显然蜀汉后期刘备决意转变战略,由联吴抗曹向先灭吴后伐曹转变,已与诸葛亮“联孙抗曹”的既定战略背道而驰。至此,刘备与诸葛亮在蜀汉重大的战略决策、外交政策等国策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分歧,诸葛亮“帝王师”的地位也摇摇欲坠。

三、鱼水不得原因:性格与权术

(一)诸葛亮自身原因使然

诸葛亮这条小溪之于刘备这条大鱼并不能使其畅游无阻,君臣二人谈论天下大事虽无障碍,但在具体事务方面刘备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能够与诸葛亮达到鱼水无间的地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诸葛亮身上有着不可抗拒的弱点与不足,难以令刘备彻服,具体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诸葛亮资历较浅

首先,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晚于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弥竺等人,虽然刘备在军事方面不得不依靠他,但接触时间有限,不如其心腹。其次,诸葛亮与刘、关、张年龄悬殊较大,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年仅27 岁,刘备应该是在40 余岁,关、张也相差无几。关羽、张飞对诸葛亮尚不服:“孔明年幼有甚才学?”[1]320关、张二将是刘备最信任的人,感情至厚,他们的看法不可能不对刘备产生丝毫影响。最后,诸葛亮不仅年纪轻轻,而且一直过着耕读生活,既无丰富的社会阅历,又无刘、关、张多年刀光剑影中真实的厮杀经历。他的才华一方面来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来源于其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与深邃的思想与超人的智慧,这些都需要实践来证明。但现实是残酷的,战争尤其残酷,不是试验错了重来,而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对于一个初出茅庐没有临阵对敌经验的年轻小伙子提出的谋略,身经百战的刘备要慎重地考虑是情有可原的。

2.诸葛亮的性格所致

诸葛亮性情直爽,毫不谦虚,从不掩饰自己过人的才华,深信自己是王佐之才,堪为帝王师,常自比管乐。诚然,诸葛亮确有真才实学,不是自夸。但是,言辞之中折射出过人的自信与锋芒,这种自信与直率集中体现在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身上,会被人误认为“恃才傲物”。诸葛亮性格过于刚直,敢于直谏刘备,而且是言辞严厉至极。

(二)刘备原因导致

1.性格发生变化

刘备在不同时期的性格特点,直接影响着其对诸葛亮的态度。在创业初期,刘备兵寡将微,势力单薄,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身无立足之地。在这段时期,刘备对人才极度渴望,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之后,刘备遇到诸葛亮,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久旱逢甘霖,如鱼得水。诸葛亮初出茅庐,经过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东吴求亲、占据荆州等诸事,刘备大力支持诸葛亮的筹谋。

但到了后期,随着蜀汉事业蒸蒸日上,军事、政治实力壮大,刘备登上一方君主宝座,与孙曹三足鼎立,其性格随之发生变化。关羽死后,刘备异常悲恸,欲起兵伐吴为之报仇雪恨,但因悲伤成疾遂罢兵。第二次又欲起兵伐吴,诸葛亮苦苦劝谏,刘备稍有回心转意,起兵未遂。但第三次决心伐吴,意志坚定,实由张飞之故。刘备伐吴的动机表面上看来,是出于报关张之仇,全桃园结义兄弟之情。其实,刘备是出于政治目的,即统一天下。曹操已死,曹丕篡位,讨伐有名。东吴杀弟,师出有名。刘备先灭吴后伐魏,先易后难,最终统一天下。伐吴报仇,仇人已伏法,但刘备坚决拒绝东吴求和,其誓死灭吴的决心之坚定令人震撼。伐吴变成了灭吴,如果灭吴成功,接下来猎物肯定是曹丕,天下一统才是伐吴的根本目的,其政治野心昭然若揭。群臣未曾读懂刘备之心,而苦苦劝阻,刘备则屡屡拒绝,决意伐吴。之所以坚定伐吴之心,刘备认为实力已经达到了,而且觉得自己完全有军事指挥能力,因此他未带诸葛亮出征。在伐吴一事上,虽然有个人情感与政治原因,刘备表现得异常固执,不听百官之言,甚至将诸葛亮的劝说表章“掷于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1]483鲜明地刻画了一位刚愎自用、颇为自负、自命不凡、骄傲自满的晚年刘备形象。蜀汉时期,刘备性情大变,对于东吴君民毫无好生之德,对于手下亦无怜惜之意,甚至产生了斩杀忠心耿耿、敢于直谏的秦宓。这种性格使刘备对于老臣诸葛亮早已不放在心上,只有忌惮之心,白帝城托孤充分体现了君臣二人的心理大战。刘备后期性格变化,实出于蜀汉实力增强、军事力量壮大的缘故,也与其身份地位变化、人生阅历丰富有着莫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晚年的刘备贵为一国之君,兵多将广,割据一方,性情随之骄傲、易怒、刚愎自用。对于诸葛亮的劝谏,刘备自然是置若罔闻,不予采纳。

2.驾驭人才的需要

帝王之术,在于平衡权臣之间的政治势力,避免任何一方独自为大威胁皇权,极力平衡二人在朝中的势力,不让权力的天平倾向任何一方,这就是驾驭群臣之术。

刘备曾师从当世大儒郑玄、拜过卢植为师学习儒学,深通为王之道,熟知如何任用、驾驭人才之法。刘备以旧部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起事,逐步发展壮大,旧部之间关系密切可谓一小政治势力集团。后又占据荆州,刘备收得荆襄名士名将。继而攻占西川收纳蜀中降将六十多员,此外还有蜀中名士才俊如法正、秦宓等人,蜀中人才济济,势力不可小觑。如何驾驭政治势力,刘备心中有数。自庞统加入之日起,刘备重用庞统不亚于诸葛亮。刘备攻打西川之时,令庞统随行,而让诸葛亮留守荆州,重用魏延、黄忠,反将关羽、张飞、赵云等旧将留守荆州。刘备作此安排,目的是培植新势力,以牵制旧部势力。

兴师伐吴之时,刘备仍然选拔蜀中将领随军出征,重用蜀中降将吴班为先锋。除了极力拥护伐吴的关羽、张飞之子外,旧部嫡系并未一人跟随。种种现象表明,刘备善于运用权术制约臣子势力,使其达到势力均衡的效果。刘备任用庞统、重用法正、器重黄忠、使用魏延等用人之道,皆体现了驭人之术。

(三)政治利益集团斗争的结果

蜀汉建立之初,内部存在三大股政治势力集团。第一股势力集团是元老派,是以张飞、关羽、赵云、糜竺等为首的刘备旧部;第二股势力集团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系,主要由荆襄名士组成;第三股势力是益州派系,包括益州土著大地主、豪强、大官僚,“东州兵”集团。

关羽失荆州、败麦城、身首异处,糜竺因糜芳获罪而降职,张飞镇守阆中,远离京师,后继关羽之后惨死,元老派人才凋零,实力衰落。益州派系领袖人物法正去世,主要成员孟达降魏,实力大减。此时,一贯处于强势的荆州集团,更加权势煊赫,所谓“豫州入蜀,荆楚人贵”[2]115。荆州派一派独大,直接威胁到“皇权”。刘备不遗余力地牵制、打压诸葛亮,以镇守后方为名,不予立功机会。

四、结语

刘备三顾茅庐,感动了诸葛亮,“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尊诸葛亮为师,将其比喻为自己这条期盼翻身的咸鱼赖以生存的水源。入川之前,对诸葛亮的计策言听计从,大事无不求教,可谓是君臣同心,其利断金。但后期,由于刘备自封汉中王,称孤道寡,性情由谦虚向骄傲自诩转变;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势头大涨。刘备处处牵制诸葛亮,甚或怀疑诸葛亮对刘蜀政权的忠诚。临终之际,刘备为其子挑选了两位托孤大臣,即诸葛亮与李严,意图非常明显,欲使李严制衡诸葛亮,使得二人相互牵制。以遗言敲打诸葛亮,用李严掣其肘,可见刘备怀疑诸葛亮已成定论。

猜你喜欢
君臣荆州关羽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关羽”去世
华容道
闲话关羽护嫂
明清两朝边疆治理中的西夏历史借镜——兼论明清君臣的“西夏观”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荆州:湘鄂西苏区的中心地带
关羽大意失荆州
学渣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