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3-11-14 12:35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赖慧琛陈颖鑫周锶婷上官崇智
内江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高质量金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赖慧琛 陈颖鑫 周锶婷 上官崇智

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资金,而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已经明确指出“绿色金融”建设是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持促进乡村生态环境自然生态持续改善,资源合理节约和高效综合利用。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以及发现绿色金融发展现阶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绿色金融助推农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策略。

1 引言

绿色金融能为农村经济高质量通过资金活水,能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保障,同时为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农村首要的产业,农业的绿色发展需要农业技术方面的引领,同时也需要政府资金和金融经济手段相结合来构建农村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程百川,2018)[1];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如村民对绿色发展意识落后、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绿色资金供需不均衡、配套的政府鼓励政策机制尚不健全以及缺乏具有相关绿色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常永佳,2022)[2];所以提出了相关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闫怀艳,2022)[3];绿色发展和金融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绿色农业发展,在保护环境,实现产业绿色发展,能有效提高“三农”领域的资金可得性(马骏等,2021)。在此背景下,从三个主体(农村、政府、金融机构)出发,针对绿色金融在乡村的发展进行目标定位、逻辑和模式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绿色金融在乡村的发展进行策略上的优化,从而使得绿色金融发展、振兴乡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绿色金融在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绿色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现状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六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如图1所示,为六省的绿色金融指数发展概况,由2001-2020年增加4倍有余,其中辐射到农村的绿色金融也相应提高。

图1 2001-2020六省绿色金融指数发展

根据2022年1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统计,2018至2020年全国保险行业总共为全国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输出,共计保险赔付达到533.77亿元,其中用于绿色投资的资金越从2018年的395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615亿元,强有力的支持保险在绿色发展的地位,其中涉及农业发展的绿色保险和绿色投资基金如表1、表2。

表1 涉农的绿色保险数据

表2 涉农的绿色投资基金数据

2.2 绿色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现状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发展。在农村地区,政府逐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建设绿色金融能力,比如积极的政策、技术支持。在各家金融机构的努力下,农村地区绿色金融技术基础不断完善;二是产品和信贷支持的发展。通过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地区得以开发出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如投资型金融产品、开发型金融产品以及投融资产品等;三是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随着绿色金融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绿色金融服务;四是风险管控的加强。尽管农村绿色金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伴随着新的风险和困难,比如金融业对绿色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发展模式不够普及等。

3 绿色金融在农村发展的现存问题

3.1 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认识薄弱,缺乏相对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绿色金融如何助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农村、政府、金融机构对此由不同的出发点,一方面农民对于绿色金融如何促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识薄弱,农民受到金融普惠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接触到的金融服务较为局限,难以察觉绿色金融对于经济、农村、环境发展的重要性,缺乏绿色化产业转型的思维引导,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和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只注重产量的增加,缺乏质量的保障;另一方面,基于农村产业发展起来的企业、扎根于乡土的政府对于引导农民去了解绿色金融,引导绿色技术进入农村,进行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民获取,了解绿色金融的途径更少。

3.2 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相关配套措施

第一,我国的环保政策、绿色金融发展的体系还不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也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地方对于绿色金融有一定的抵触感,且执行力力度不佳,且绿色金融支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文件亟需出台,当地政府机构要因地制宜去配套出台相关政策,要如实解决资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精准投放等相关问题;第二,缺乏可以支持绿色金融的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的平台载体,农村产业多数存在周期长,收益小、风险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地方政府如何和金融机构相互协作,推出相应可供农村农民、农村企业使用的平台载体;第三,绿色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信用问题亟需解决,应当搭建如何的信用体系和引导农民按时偿债的金融意识,才能更好的达到绿色金融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和高效率。

3.3 绿色金融的发展缺乏内外部激励和评价体系,产业结构欠合理

我国部分金融机构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意识相对薄弱。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方面未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激励制度,同时缺乏外部政府符合绿色金融发展需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农村产业具有附加值低、服务化低的产业结构,而绿色金融资金的流向和投资,如何引导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结构,是绿色金融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4 绿色金融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4.1 关于解决对绿色金融发展意识薄弱的问题

(1)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相关的知识宣传体系,建立激励民众了解绿色金融的政策或者将绿色金融更通俗化、大众化,加入乡土性,把绿色金融的推广乡土化,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引导“绿色+金融”的理念,将其拆分,绿色即环保的基础概念,金融即资金活水,不断升级绿色金融乡土性的外观,加入潮流的外衣,与时俱进的宣传。

(2)引导绿色消费者进场,绿色受益者和绿色守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政府起主导作用,金融机构要起辅佐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大众对绿色金融的认识,以及绿色消费者,受益者,保护者三者关系的维护。可以利用中心途径(即引发群众思考)、外围途径(如深入人心的例子)两个途径来引导居民对绿色金融的了解。

(3)发挥市场引导意义。促进绿色金融投资,指导民间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介入,政府及金融机构以政策资金形式引导农村居民运用绿色金融的发展实施,把绿色金融当做搭建公共服务福利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经济质量发展速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4)农村引进并培育具备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通过普惠的方式输送相关的绿色金融的知识与对应的服务。

4.2 绿色金融发展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的解决方案

推进农村现代金融。积极尝试数字金融服务,在农村推广贷款APP等手机银行服务,灵活应用移动支付。贴近农村工业化社会化发展,尊重农村资源环境特性,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推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图2所示,打造一个闭环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用来破解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信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的地方政策的推出。

图2 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如表3所示,搭建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机制。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力提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实施必要的补贴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农村绿色金融体系。完善政府优惠政策,扩大农村绿色金融贷款规模,尤其是加大对“三农”绿色金融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创建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表3 绿色金融评价体系

5 结束语

绿色金融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开发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为农村发展绿色经济、农业科技、提高农民收入等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机制促进农村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金融的优势,改善基本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以及增加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高质量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