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书证横向融通教学调查研究
——以物联网专业的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为例

2023-11-14 12:35罗青青周正贵方银银
内江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传感

罗青青 周正贵 方银银

①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②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2019级两个年级的物联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现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教授内容,与证书标准及考核内容对比,通过补充、强化、拓展,将“1+X”证书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搭建书证融通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同时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高职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实现高职教育“学历”和“能力”的有效结合,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满足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相统一。为了更好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在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工作,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变高校学生唯学历的思想,促进高校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高校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1-2]。

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意义

“1+X”证书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接行业产业用人需求、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实现“1+X”书证融通,当前职业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3-4]。“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由各企业和院校的专家队伍联合制定的具有行业规范及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证书标准高、难度比一般职业证书大,但含金量高。“1+X”的试点工作急需对人才方案进行调整、课程进行建设、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并进行教学改革[5]。

目前,物联网专业“1+X”证书申报并通过审核参与试点的院校共4000多所(中职2362所、高职1208所、本科515所);申报参与学生规模共计约300万人;开展1+X试点、推进书证融通成为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同域多证的背景下,1+X的书证融通是解决试点院校实施落地1+X促进产教融、三教改革的关键。

各高校在实行书证融通的物联网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培养方案书证融通制定和开设课程上差别较大;②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材;③师资缺乏工程经历,培养过程脱离工程实际。

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方式

1+X的书证融通课程最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如图1所示,一种是纵向融通,另一种是横向融通。如图1所示,纵向融通课程为是根据课程对应的“1+X”的证书的知识点设计项目,各课程的项目都不相同,各自独立;横向融通课程是将具体项目涉及的“1+X”知识点,分配到不同的课程中,多个课程使用一个项目课题,是项目的子任务,最终共同完成项目。由于纵向融通课程中每个课程都要涉及多个项目,学生负担较重,横向融通课程学生负担较轻。

图1 纵向融通和横向融通

2.1 传感网应用开发的岗位(群)定位研究

针对用人企业类型为物联网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教师联合企业提出一套适合高职融岗位、能力、证书、模块、资源为一体的书证融通的物联网专业教学体系。学生通过模块化学习,能够实现:对接岗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模块课程的书证融通;具备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赛项的能力;获得对接的1+X证书。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自身的工程素养,以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为培养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物联网工程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发展需要的物联网高技能人才。

如图2所示,传感器应用开发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不同的用人企业类型、具体工作岗位及岗位工作内容。通过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总结出三个等级的工作岗位(群)定位。

图2 传感网应用开发的岗位(群)定位研究

图3 传感网应用开发教师团队构成

初级主要针对物联网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辅助开发、部门验证、品质检验、产品调试、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内容为:检验检测、安装调试、样机测试等基础技术工作。

中级主要针对物联网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助理、产品开发、品质管理、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等岗位,从事研发助理、商品开发、品质管理、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等岗位,工作内容为:编码实现、功能验证、系统调试等工作。

高级主要针对物联网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研发、商品开发等岗位,工作内容为:协议设计、软件开发、性能优化等工作。

2.2 总结出专业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动态调整方案

结合传感网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岗位专业能力、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要求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竞赛的要求,将1+X的书证融通课程融入到无线传感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及传感器应用技术三门课程中。

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的“传感”主要是指误差分析、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传感器、传感器选型,对应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网”包括有线网485/CAN和无线网Zigbee/Wi-Fi/NB-IoT/LoRa,对应无线传感应用技术课程。应用和开发是指微控制器应用程序应用和开发,对应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

对应于证书标准将标准涵盖的内容进行分解,形成课程项目共享,融入到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及《无线传感应用技术》中。

专业模块的形成主要参考:对新生入学1学期的学情进行分析;对行业企业调研,总结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岗位工作任务及案例;职业标准、1+X标准、技术技能竞赛标准等;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师资思政元素。从而形成以下内容:专业模块行业企业调查报告;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与动态调整方案(课程体系);设计课程项目库及行业案例库;资源建设、教材开发、教法改革及团队建设;技术研发应用与社会服务;专业模块典型案例。

2.3 形成传感网应用开发教师团队

传感网应用开发教师团队包括专业带头人、模块主任、专业主任、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及外聘教师。其中专业带头人为课程负责人,模块主任为模块课程决策人,兼职教师为本校、外校兼职、兼课教师,外聘教师为合作企业中高级工程师。

2.4 总结专业模块建设典型案例并融入思政元素

如图4所示,根据对接岗位能力、模块课程融通、以赛促学、对接1+X证书设计实际项目,并将乡村振兴、民族自信、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模块建设的典型案例中。

图4 思政元素融入典型案例示意图

2.5 调查“1+X”证书制度下书证横向融通教学效果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对2019级之前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物联网专业“1+X”证书考核培训与日常教学相分离,调查组成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1+X”证书通过率低,因此,物联网专业对2019级学生采取书证横向融通教学。为更好推进“1+X”书证融,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2019级两个年级的物联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01人,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2018级学生102人,2019级学生99人,其学生组成情况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组成情况

调查组将2018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2019级学生采取将横向融通课程运用到教学,调查各年级学生对教学满意度。

调查组分别对两个年级学生对专业的相关岗位定位、专业模块课程及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发现2019级对专业模块课程的认同度最高,明显高于2018级,有94名(94.95%)表示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强,对“1+X”证书科赫很有用,学生切实感受到收获。这主要是由于2019级将横向融通课程运用到教学,专业模块课程与1+X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是学生觉得满意的重要原因。学生满意度调查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满意度调查[n(%)]

3 讨论

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为例,通过将现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程教授内容与证书标准及考核内容对比,补充、强化、拓展,将“1+X”证书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搭建书证融通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传感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传感技术学报》期刊征订
新型无酶便携式传感平台 两秒内测出果蔬农药残留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IPv6与ZigBee无线传感网互联网关的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某型Fabry-Perot光纤应变计的传感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