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促包容
——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的重要启示

2023-11-14 09:22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学政
党课参考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亚洲杭州理念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学政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张建丽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王超

本课对象

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理解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主题口号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的精神理念,充分认识成功举办此次亚洲运动会的重大意义,进而把以体育促包容的全新理念和创新举措落到实处,建设体育强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为推进亚洲团结奋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2023 年9 月2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强调:“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杭州亚运会坚持以体育促包容,为亚洲各国各地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力促进了亚洲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对于持续推进亚洲团结奋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丰富内涵

2019 年12 月15 日,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1000 天的活动中,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正式发布,中文为“心心相融,@未来”,英文为“Heart to Heart,@Future”。在人工智能崛起的当下,人们专注于讨论人本身的价值,这个时候举办杭州亚运会意义重大。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图:新华网

(一)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核心理念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以“心心相融”为核心,表达的是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于和平、团结的美好愿望,也是我国对共同面对挑战、奔赴美好前程的号召。杭州亚运会倡导全民健身和积极投身奥林匹克运动,意在使参加杭州亚运会的各国人民在杭州亚运会这个大舞台上相互交融,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美好心愿。“@未来”突出了时代感和科技感,寓意着面向未来、拥抱科技的发展理念。这一主题口号不仅传递了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信念,而且寄托着面向未来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也彰显了杭州作为科技之城的魅力。从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到主题曲《同爱同在》中的歌词“心相融爱相加”,无不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

(二)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语言特色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主题口号采用“心心相融”这一富有表现力的四字词语,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又易于传播。其次,主题口号运用了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标志性的符号“@”,这个符号既体现了杭州作为“互联网之城”的特征,也契合了全球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再次,“@”在主题口号中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体育口号的常规,为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意点。最后,主题口号的英文表述“Heart to Heart, @Future”和中文表述“心心相融,@未来”十分简洁明了,易于传播和记忆。

(三)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的文化内涵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主题口号“心心相融”突出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强调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和平。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呼应,强调了团结、合作、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体育比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发展的平台,有力推动了亚洲体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口号中的“@未来”体现了对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的追求。最后,主题口号还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强调健康、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作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感染力的宣传口号,成功地向世界传达了亚洲人民团结、友谊、和平的共同愿景。杭州亚运会不仅为我国文化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还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支持。未来,随着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杭州亚运会所倡导的团结合作精神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体育比赛和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动,亚洲各国各地区人民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同致力于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杭州亚运会也将继续在文化交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亚洲乃至全球的文化多样性发展。

二、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大力弘扬

杭州亚运会既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人文交流的平台。中国运动员赛场上全力以赴、赛场下友好交流,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是亚洲体育人共同的追求,体现了团结、友谊和进步的价值观。

2023年9月25日,阿联酋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官员萨吉斯(左一)在体验制作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里商仁灯。图:胡虎虎/新华社

(一)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生动阐释

杭州亚运会的精神理念是“用心交融、互相包容”和“团结向上、紧密相拥的理想”,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期许,这与“永远向前”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寄托着面向未来,共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用心交融,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杭州亚运会上,各国运动员用真诚的态度和热情的笑容,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增进彼此的友谊。互相包容,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动员之间,能够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这种包容精神,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竞赛环境。团结向上,是指所有参加杭州亚运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能够齐心协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紧密相拥,是指通过杭州亚运会这个平台,人们的梦想和理想都紧紧相连。“理想”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通过参与杭州亚运会,让目标激发动力,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力拼搏。传递自信乐观、不畏挑战、共迎美好的期许,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勇敢迎接挑战,同时强调与他人共享美好期许、共迎美好未来。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人们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构建和谐竞赛环境,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亚洲及全球体育事业发展。

杭州亚运会的主题口号与精神理念共同构成了杭州亚运会重要的文化遗产。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亚洲地区,它超越了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成为全世界体育界追崇和尊重的价值观。换而言之,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哪个种族,人们都心怀杭州亚运会精神,用心交融,互相包容,从而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二)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特点

一方面,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杭州亚运会强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旨在促进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友谊。在杭州亚运会的筹备过程中,浙江省积极推广亚洲各国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为参赛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等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杭州亚运会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的内容不仅涉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还通过运用文艺演出、文化讲座等多种方式,有效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和观众,有效促进了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传播。

另一方面,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重点是环保。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措施,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力求将杭州亚运会打造成一个环保的盛会。在杭州亚运村里,全国首个同时拥有大功率、无线充电、V2G功能的充电站为亚运会“三馆三村”区域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绿色交通保障,配备了8个500千瓦大功率充电装置、8个无线充电停车位以及8个V2G充电桩,这里就相当于一个新能源车“超级快充站”。杭州亚运会42个竞赛场馆都实现了充电设施配套,累计建成配套充电桩近800 个,并打造亚运村“0.9 公里充电圈”,供参赛人员和市民、游客绿色出行。同时,杭州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工作,实现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三)弘扬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具体举措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渠道,宣扬杭州亚运会对亚洲各国各地区友好关系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2.深化体育精神教育。将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纳入各级教育体系中,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该精神理念。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亚运会的历史和精神内涵;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运动会、夏令营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杭州亚运会精神理念。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杭州亚运会精神。

3.推动体育包容发展。通过设立体育奖学金、开展体育培训、推广体育文化等方式,激发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体育运动;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比赛,提高人们的运动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土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体育事业发展模式。例如,可以将亚运会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城市里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鼓励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可以将体育事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相关产业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的重大意义

办好杭州亚运会,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辉煌成就和开放包容负责任大国形象的良好时机,进一步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促进亚洲人民团结、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023年9月24日,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进行的杭州亚运会游泳比赛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汪顺以1分54秒62的成绩获得冠军。图:黄宗治/新华社

(一)杭州亚运会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杭州亚运会是对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社会治安、民众素质、技术水平、环境卫生、体育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性检验,杭州亚运会使中国与世界更加接近,中国借助体育外交,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实践的强大力量,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了新贡献。杭州亚运会是一场竞赛,也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杭州亚运会不仅激扬了体育精神、展现了亚洲风采、促进了友谊团结,还提升了亚洲地区的体育竞技水平。奥林匹克精神将在中华民族世代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不断发扬光大,持续释放着竞技之美、文明之光、团结之力,不断开辟奥林匹克精神发展的新境界。

(二)杭州亚运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活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体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实现我国“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世界文化融合的重要动力。杭州亚运会既展现出亚洲各国各地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精神,又是亚洲文明文化自信、互学互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杭州亚运会突出体育文化交流特点,充分展示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杭州亚运会倡议各国各地区进行深入的文化体验,将文化交流建设作为价值核心,有效加深了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关于重礼重义、追求和谐共生的精神。杭州亚运会将体育作为文化杠杆,用体育精神包容彼此,用体育语言交流文化,用体育行为带动外交行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为认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彰显了人文关怀,推动了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

(三)杭州亚运会为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注入了新动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运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杭州亚运会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为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注入了新动力。

体育是带有文化特性的,体育活动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标志,是对人类生活中的伦理观念、民族传统、政治理念等多方面内容的集中表达,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人类共性。民族特性使各民族体育文化有自己的长处,人类共性使各民族间的体育文化可以相互交流。体育活动体现的人类文明的共性,使体育成为各民族国家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亚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舞台。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中国《采茶舞曲》、叙利亚《梦中之花》、尼泊尔《丝绸飘舞》、马来西亚《嬷嬷的纱巾》等亚洲各国名曲相继奏响。赛场上,有源于东南亚、被喻为“脚踢的排球”的藤球,有来自中亚地区、被比作“没有地面战的柔道”的克柔术,还有风靡于西亚和南亚的卡巴迪……本届亚运会设置了诸多富有亚洲特色的比赛项目,为体育和文化交相辉映提供了舞台,是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满活力的生动写照。杭州亚运会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从而推动建设多样性并存、开放包容的世界。当亚洲大家庭以体育之名欢聚一堂,当现场观众为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发出热情欢呼,杭州亚运会向世界传递了守护和平、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的1.2万多名运动员共赴盛会,不仅体现了亚洲在体育领域的发展成就,也象征着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友爱互助,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团结合作的共识不断凝聚。

四、杭州亚运会以体育促包容的重要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为频繁和深入,杭州亚运会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盛会,而且是深化人文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亚运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团结的美好愿望,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但充分展示了中国体育文化与历史的深度,还凸显出亚洲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多元包容。杭州亚运会坚持以体育促包容,给予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自成功申办杭州亚运会以来,我国认真履行承诺,全力推进各项筹办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高度重视杭州亚运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从“增进亚洲人民团结和友谊,给全世界留下难忘的杭州记忆”的深情展望,到“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的中国主张,为办好杭州亚运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与百年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进程同向、同步、同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始终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办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今年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自成功申办杭州亚运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做好全链条全环节筹办工作。历经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向世界奉献出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从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图:潘昱龙/新华社

(二)加快推进我国体育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要通过体育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维护文明的多样性。要利用体育本身的开放性,加强与国际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强体育文化理论建设,丰富体育文化展示平台,将开放、包容的理念通过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动漫、体育收藏品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样态展示出来,进一步展示新时代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风采,展现我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的新探索、新成果,助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要践行以体育促包容的理念,借鉴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平台举办各类活动的经验,将以体育促包容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杭州亚运会筹办和开展的每一个环节,进而使该理念深度融入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从而推进社会各领域文明进步。要推进不同民族体育文化的平等对话。要努力发掘并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中国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通过国际体育活动呈现给世界。

(三)推动国际体育秩序改革,推动国际体育共同体建设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格局持续调整,国际体育格局也产生了新的变化,体现为体育活动逐渐打破地域限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并成为全球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另外,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体育格局逐渐向多边对话和共同参与体育格局演变。国际体育格局的均衡化趋向与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适应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大趋势,积极推动国际体育秩序调整。一方面,倡导全球体育治理的新理念。要打破民族主义、自我封闭和自我保护的陈旧观念,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体育事业发展的大潮之中,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体育竞赛与体育文化交流。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和承办国际体育赛事,提倡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理念,主张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努力将体育事业的发展成果惠及参与国际体育中的国家和地区。要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努力使国际体育事业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发言权。当前的国际体育事务依然是西方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参与度依然偏低,话语权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对此,发展中国家应加大对国际体育事务的参与力度,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体育事务议题设置和改革引导的能力,以更开阔视野、更高远目标、更宏大格局全面融入国家总体外交战略,提升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擘画新时代体育对外交往的宏伟蓝图。

讨论题:

1 如何充分认识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的重大意义?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体育促包容。

猜你喜欢
亚洲杭州理念
杭州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亚洲足球
杭州旧影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