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电影,主打一个“小确赚”

2023-11-15 22:24叶雨晨
第一财经 2023年11期
关键词:题材成本

叶雨晨

宁浩时隔4年推出新片《红毯先生》,回归中小成本制作。

4年多没发片的宁浩,2023年终于要上一部新电影。这部由他导演、刘德华主演的新片《红毯先生》,上映日期最终选在11月17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周五。

接近该片制片团队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杂志,宁浩可以如此从容地选择档期,是因为这部片子成本并不高,“几千万这个量级”,题材、预期和预算决定了宣发不需要太紧绷,所以不必挤黄金档期。

宁浩其实可以算作国内擅长中小成本制作的导演代表。在他的作品中,2006年,《疯狂的石头》投资300万元,最终票房2300万元;2009年,《疯狂的赛车》以1000万元投资斩获过亿票房。成名之后,作为明星导演,宁浩亲历中国电影产业狂飙的十来年,自然也有了机会掌控一些大投资的大项目。2019年,宁浩带着成本数亿元的《疯狂的外星人》加入当年的春节档。该片虽是喜剧风格,但涉及许多特效制作,片中猴子和外星人的最终呈现便是4个好莱坞特效团队联合参与制作的成果,需要宁浩与上百位动画师沟通。

现在,宁浩又退回到他喜欢且擅长的中低成本喜剧这个舒适地带,而他这种选择的转变轨迹恰好是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的映照。

2023年,电影院在3年疫情管控结束后终于全面开放,电影市场如愿迎来史上最强暑期档。细数今年的票房赢家,《孤注一掷》38.47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八角笼中》22.07亿元、《热烈》9.12亿元、《学爸》6.17亿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它们都是中小成本制作。

回看前一年,在2022年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人生大事》同样是以几千万的中低成本实现17亿元的票房,而200万元成本的《隐入尘烟》仅短期上映的累计票房也达到1.09亿元,成为年度回报率最高的影片——在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回报率、性价比这类概念可能已有多年未被如此重视和讨论。

在中国内地,5000万元左右的制作成本一般被视作中等成本,两三千万元以下则归为小成本。这个预算范围内,动作、悬疑、犯罪、喜剧、爱情等是常见类型,因为无需投入太多预算,且只要拿到两三亿元的票房收入就可覆盖成本。对于中小规模的电影公司或者独立厂牌来说,在某一种类型上的深耕还能形成“招牌”效应,显然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在2014年之前的电影市场中,青春片、喜剧片都曾因此成为热门类型。但最近两年涌现的中小成本电影,共同的倾向变成了以现实题材为主,即关注现实,记录当下普遍人的生活状态,能够承载共鸣、引发思考。

在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看来,市场表现有滞后性,行业对现实题材电影的关注从2019年就开始了。

更早以前,现实类题材影片在市场中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构不成现象级。比如2013年的《中国合伙人》、2014年的《亲爱的》、2015年的《烈日灼心》,主要依托于明星导演对题材的关注,口碑都颇好,但票房天花板定格在了5亿元上下。直到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31亿元的票房让市场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商业价值。当市场发现没有大场面也能创造一个不错的票房时,资本和创作者都愿意往这个方向尝试。

2020年,华人影业的“焕新”发布会上,应旭珺宣布现实主义电影将成为华人影业的支柱型作品之一。从逻辑上,一个成熟的平台型电影公司会布局各种类型和题材,但在华人影业目前的产品组合中,现实题材电影的数量已占整体投资电影数量的一半。“相较于奇幻、科幻大片,现实题材电影投资体量更小,场景更简单,制作难度也没那么高,即使是一个新导演,也可以通过搭好班底拍出来。此外,现实题材还有一个优势是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应旭珺说。

在预算上,华人影业会根据题材和类型的市场预期,倒推制作成本,除去导演、监制、演员等人员成本之后,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的线下制作成本通常可以控制在几千万元内。

也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新人导演苏亮获得了拍第一部长片的机会。今年暑假,他执导的聚焦教育话题的《学爸》收获了6.14亿元票房,在此之前,他更被熟知的身份是徐峥的编剧,创作了《港囧》。

在为《学爸》寻找投资的过程中,苏亮发现大部分公司对于投资大体量的电影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投资中小成本电影时也倾向于先找到对标电影。比如,教育题材在电视剧市场已经有《小欢喜》等爆款出现,但在电影市场仅能找到一部名为《起跑线》的印度电影作为对标,2018年它在国内上映时票房仅2.1亿元。因此苏亮起初并不顺利。

不过,随着电影行业对降本增效的推进,专业电影投资人对剧本和内容越来越重视。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行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杂志表示,疫情前的几年,大部分电影投资人主要是投相对有成功经验的人和团队,“以前是只要看看你的团队差不多,就直接投了”,但现在哪怕是面对最头部的团队,投资人也要先看看故事和剧本再作决定。“因为做一个好剧本是不需要太多前期投入的,花费最多的就是时间成本,预算越低可能反而创作力越强。”苏亮说。他为《学爸》做了大范围的采风,也是这些更真实的故事打动了黄渤和应旭珺等投资人,影片最终获得了银河酷娱、瀚纳影视、华人影业、欢喜传媒的联合投资。

在剧本创作初期,苏亮曾想对标《我不是药神》,把《学爸》写成一个犀利真实的故事。但随着疫情暴发,社会情绪低迷,而且教育深究下去始终是个无解的命题,于是决定转向温暖治愈的基调。在类型选择上,苏亮做编剧时就创作了很多公路喜剧的剧本——这是他最擅长的类型——《学爸》也选择以公路片闯关的形式呈现。“电影首先是个娱乐产品,我们要给观众提供一种情绪价值”,苏亮表示。

细数今年暑期档的热映电影,其实都与某个热门社会话题挂钩,有舆论将它们称作“情绪价值电影”。比如,《消失的她》押中女性主义、凤凰男、泰国杀妻等热门话题;《八角笼中》主打草根逆袭;《孤注一掷》切中人们对缅甸诈骗的好奇和痛恨;《热烈》则聚焦了普通小人物的成长路 线。

制片人壮藏在复盘《消失的她》的制作经验时认为,影片从剧本阶段就应该考虑上映时要满足哪类人群的需求,以及未来要如何选择宣发方式和上映节点。“经济下行之后,观众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已被改变,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走进电影院的理由,《消失的她》要让大家有的聊”。壮藏说,创作团队在剧本阶段就会考虑观众的“离场感”,基于这一点预设一些情节和桥段,给观众留白,令其充满期待。

现实题材电影对今年的票房贡献显著(单位:亿元) ●现实题材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在《学爸》中,苏亮选择了一位爸爸作为故事主角,也是希望在“丧偶式育儿”盛行的当下,在电影中让爸爸来承担教育的责任重压,给女性观众留出发泄情绪的出口,“通常喜剧电影的主角要设计成观众能理解他、但又不完全是他。如果是妈妈看到自己在不停受苦,可能就笑不出来。”苏亮说。对于视听节奏控制,苏亮也根据市场变化照顾到观众如今碎片化的观影习惯,内容密度高、情节转折快,同时阶段性地穿插一些蒙太奇。当然,从创作规范的角度,苏亮坦承这种操作会让故事中有很多东西铺垫不够,转折生硬,他希望自己下回能找到更合适的处理方法。

另外,如何在剧本阶段巧妙规避审查风险也非常重要。国庆档票房冠军《坚如磐石》涉及反腐扫黑,命题敏感,制作完成3年后才最终上映。该片编剧陈宇告诉《第一财经》杂志,类型化其实是对题材敏感性的一种消解,创作团队因此选择了探案的叙事方法。导演张艺谋也对人物塑造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在设计郑刚和黎志田时可以呈现人物的复杂性,但是也要让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我不想成为他,让人物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又在道德或价值观上具备某种警示性。”陈宇说。

与开发周期动辄四五年的重工业大片相比,一部现实题材电影的开发和制作周期相对更短——正常情况下两年半至三年——对电影公司的资金回流更加友好。壮藏认为,陈思诚值得学习的一点是,在每个项目中都会考虑如何让资本快速回本,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拍摄、制作、上线,并且对题材、类型的预算范围心中有数,哪怕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确保项目至少是不赔钱的。电影行业不缺导演,缺的是懂投入产出比的制片人。目前,陈思诚的壹同制作保持着一年孵化3个项目的节奏。

在剧本开发阶段,中小成本电影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特殊效率,不过一旦进入筹备制作期,就有一套标准的、流程化的轨迹可以遵循了。

《满江红》的剧本创作历经4年,中途因为创作《狙击手》还搁置了一段时间,但摄制时间只有54天,这很符合好莱坞的标准。这是一部完全实景拍摄、几乎没有特效的电影,后期的主要工作就是剪辑加调色,但剧组2021年6月开拍、2022年春节档就上映的速度还是令业界惊艳——从开机到上映只用了6个月。

“《满江红》虽然看起来只有一个场景,但这部的成本并不在置景上,而是一套上千人合理运转的系统。高效生产凭借的是导演长期以来的经验。”陈宇说。成熟的电影工业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合理的管理安排降低成本,拍出一部成熟的商业电影,这是对电影工业化的另一种探索。在这一意义上,《满江红》也可视作另一种工业化的进步。

苏亮在做编剧时就开始锻炼自己控制预算的思维,尽量在相对少的场景中解决戏剧问题,等自己编剧的项目上映后,他也会去对比剧本与最终剪辑版本的差距,这种对比能让他理解哪些戏是废戏。

当电影回归本来的逻辑,即在一个合理的预算和制作周期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类型,拍出一个“物美价廉”的好故事,那么不赔钱并不难实现。但想要获得更多的票房,就需要搭配合适的档期和宣发策略,以及有那么一点神秘的运气。

陈思诚今年监制作品《消失的她》选择现实题材,讨论度和性价比都很高。

今年市場其实从春节档之后一直比较冷清,暑期又注定是各大电影公司去疫情期间库存的首选,电影数量多,竞争激烈。因此,在为《消失的她》选择档期时,制片团队和监制希望能找一个相对简单的时间点,没有其他电影来竞争,留出充足的口碑发酵时间走长线,因此最终定在了端午档。不过在第一轮宣传已结束、马上就要上映的时间点上,《消失的她》在猫眼上的日均想看指数只有8000,人气不算高。

2022年,严格来说属于儿童片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在宣发策略上没有明确的定位,最终票房不佳。这一次,壮藏将目标观众细分为朱一龙的粉丝、类型片的受众、电影垂直爱好者,以及其他一些社会话题的关注者,然后让各群体自由发散,宣发团队会密切关注舆情的变化,讨论度上升之后就集中力量营销话题。“等这种集中讨论的氛围形成之后,我们很快意识到其实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因为口碑不是刻意为之的。”壮藏说。

广撒网、铺流量对同一时间段的头部影片能起到效果,但对大部分营销预算并不充足的中小成本影片而言,抓住细分群体的情绪反复输出可能更为实际。

不过,从长远看,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也不应该只有中小成本电影,而且哪怕是最适合用中小成本产出的现实题材电影也面临一些问题。随着同类电影的集中上映,观众已有对这套“先笑后哭”的标准化讲故事模版感到麻木的迹象,未来票房势必会受到影响,最终会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 程。

在苏亮看来,现实题材的议题也面临同质化。跟行业里的朋友聊天时,他能发现很多撞题材的项目,因此未来更需要从故事主题上找到一些新的类型融合方式。另外,社会发展迅速,大家也会生出新的情绪和人生认知,作为创作者需要一直对身边的人和事保持关注和理解。

而在陈宇的观察中,讲述优秀故事的电影才是比较稳妥的创作和生产的方向。“社会热点的不可控变量太多了,能让观众欲罢不能的电影不一定是票房最高的,但一定是赢面最大的。”陈宇 说。

应旭珺也认为,赌题材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创作心态和运营方式,不过对一些慢慢成为主流的趋势可以保持更多关注,“比如近几年女性意识觉醒,两性之间的矛盾或抗争体现在了很多具体的社会事件上。另外,触及到生老病死这些人类永恒情感的话题也不会轻易过时。比如养老的议题、年轻人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都会在我们的储备项目中有所体现,但到底这些议题的风潮会有多持久的社会影响力和话题度,就要看大家各自的判断和取舍 了。”

在华人影业的投资组合里,除了现实题材电影,大IP电影和动画电影仍是战略重点。这家公司是今年暑期档《巨齿鲨2》的最大投资方,该片国内的票房只有8.51亿元,全球共计收获4亿美元票房。应旭珺透露,“中国电影单一市场确实非常热闹,但是不确定性也很强,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产业中,我们试图寻找有一定稳定性和可延续性的商业模式。比如这个类型的电影在全球市场的非票房和衍生品等方面的潜力被市场证实过,就是对冲华语电影产品本身市场单一风险的一种商业模式。”应旭说。相比之下,北美和其他国家地区票房在疫情期间也受到剧烈冲击,但依靠全球发行和成熟的衍生品市场,好莱坞一众电影公司的生意会更为稳健。

目前,大部分中国电影的盈利还是以票房收入为最主要来源,电影制作难以拉动衍生品产业链,而海外票房几乎又低到只能忽略不计。可如果一味受成本红线约束,缺少大投资精品创作,中国电影的工业化道路也将停滞不前。前述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在现在这个阶段,行业需要把发展步子放慢一点,先让市场重新热起来,让电影公司把之前的投入回收一部分,“之后自然才会有公司继续尝试大制 作”。

在应旭珺看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有能力组局制作一部重工业片的公司并不多,从另一个角度看竞争反而变得不那么激烈,尽管单片风险可能更高。此外,参考韩国影视业的发展历程,她认为在电影的工业化转型过程中,政府的助力也非常重要,不能完全交给市场。“重工业片的水平在一个重要维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实力,要吸引和鼓励更多电影公司参与到重工业片中来形成健康的产业循环,政府对重工业片的补贴和资助尤其重要。”应旭珺说。

在不同阶段,政府可能有不同的助力侧重点。今年9月,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深圳文博会上强调,周末档才是电影经济的常态,也是正常年份下形成的观众观影的心理需求。电影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要靠周末档期的有效供给。如果档期过于集中,冷热分布不均,大盘产出也不会稳定,并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市场。

在电影局与各片方的沟通下,更多中小成本影片开始挖掘周末档的发行空间和市场潜力。临近年末,11月3日张小斐主演的《拯救嫌疑人》,11月17日宁浩执导的《红毯先生》,11月24日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我本是高山》、改编自麦家小说的《刀见》,11月25日曹保平执导的《涉过愤怒的海》……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值得关注的电影定档。持续稳定的供给能幫助观众重建观影习惯,投资人也才会有信心。

10月底,壮藏又进组了,与《消失的她》相比,这将是一部成本更高的大制作;华人影业会继续开发《巨齿鲨3》;苏亮则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下一个社会议题,希望尝试更极致的类型创作。

猜你喜欢
题材成本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乡愁的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