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助力转型高质量发展

2023-11-16 02:04邵国强
奋斗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双鸭山市科技成果黑龙江

■邵国强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双鸭山市委全面贯彻黑龙江省委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目标任务,精准对接“4567”现代产业体系,深入落实全省创新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坚持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实施“企业之光”科技创新计划,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完善,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双鸭山实际的创新之路。

一、强化创新意识,点亮企业“思想之光”

坚持以思想“破冰”推动发展“破题”,持续创新工作举措,全面激发创新动能。

一是深入解放思想扩格局。聚焦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举办双鸭山市“企业之光”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教授开展“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进一步助推企业以创新为引领,努力打破发展壁垒。

二是积极比学赶超激动能。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积极搭建科技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对接合作桥梁,举办双鸭山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和黑龙江省“汇智龙江”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对接系列活动暨第二届双鸭山市创新创业大赛,营造浓厚竞争赶超氛围。推介7个项目参加省级复赛,1 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为广大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有效激发全市科技创新创业热情。

三是抓好孵化培育增后劲。坚持把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作为培育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不断加强孵化载体功能建设,孵化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当前在孵企业162 家,毕业企业61家。双鸭山市“蜂巢电商科技园”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冷硒现代农业”“老龙背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双鸭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饶河县智联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有限公司、双鸭山市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7家科技企业先后通过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

位于双鸭山市宝清县的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

二、优化创新环境,点亮企业“成长之光”

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和“三航行动”再出发为载体,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充分发挥科技政策引领作用,持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快推动创新龙江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 条》,先后出台《双鸭山市落实科技强市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双鸭山市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双鸭山市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细则》等5项科技创新政策,每年投入“双鸭山市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1000 万元,2022 年兑现研发投入后补助市级奖补资金同比增长334%,帮助企业获省级以上扶持资金同比增长89.2%,先后帮助企业争取省级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扶持资金8878 万元,切实以真金白银为科技创新聚势赋能。

二是主动服务对接。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紧盯转型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梳理编发《双鸭山市企业适用扶持政策汇编》和《双鸭山市科技政策指南》,扎实开展“科技服务进百企、科技政策惠百企”和“党建红领航科技蓝,争做助企发展三大员”活动,实行服务企业“点对点”、解决问题“面对面”新模式,切实打通科技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2023 年以来,累计深入企业和科技创新载体107 家、开展科技服务258次、解决实际问题59个。

三是壮大创新集群。坚持把引导企业形成创新集群作为培育创新生态的有效方式,不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目前,共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 家。宝清米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建龙钒业有限公司等9 家企业数字化生产车间被认定为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示范车间,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黑龙江新双锅锅炉有限公司、黑龙江红兴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 家企业被认定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2 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同比增长46.2%,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62.5%。

三、增强创新能力,点亮企业“动力之光”

围绕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煤炭经济向非煤经济转变、原料向材料转变“三个转变”目标要求,精准把握双鸭山市煤炭、电力、钢铁、粮食、文化旅游、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研发项目实施,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紧扣创新平台建设目标,不断聚集资源和能量,激发创新“裂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黑龙江红兴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申报2023 年度新型研发机构,黑龙江建龙高品质无缝钢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双煤机电采掘及主运输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 家研发机构被评为省级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不断加强。

二是加强自主研发。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统筹谋划、深挖产业优势项目,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天河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的“近距离煤层开采瓦斯与煤自燃协同预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钒产品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集成”等两个项目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2 年度获奖总数及企业获奖等级均创历史新高。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无缝钢管数字化车间

三是加强技术攻关。深刻把握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这一关键,立足双鸭山资源禀赋实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大力开展科技攻关。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黑龙江省极薄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申报的“钒钛磁铁矿低碳氢冶金工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业化集成”、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申报的“脱硫废液处置与硫泡沫资源化利用”分别被列入2021 年、2022 年、2023 年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进一步解决了制约双鸭山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

四、提升创新效能,点亮企业“发展之光”

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加强省市联合引导,创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双鸭山转化落地。

一是加深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组织双鸭山市中双石墨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石墨深加工自动化与节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双鸭山市双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与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共建的数控储能交换热风炉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向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成功推荐黑龙江省神鸭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备选联盟参与省级联盟备案,推动科技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紧密、成果更加丰硕。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将科技创新融入转型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连续3年列入黑龙江省“揭榜挂帅”榜单的3 个科技攻关项目,累计带动企业实现科技投入6100万元。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申报的“钒产品全产业链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集成项目”获得黑龙江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850万元,带动企业科技投入1700万元。

三是加快成果转化。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建立科技成果库,梳理收录各类科技成果120 项,组织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9 次,引进转化“充填开采回采工艺的应用与研究”“东保卫煤矿深部开采瓦斯与冲击地压复合动力灾害协同防治技术”等各类科技成果23 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 亿元以上,切实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由“关键变量”转化为振兴发展“最大增量”。

猜你喜欢
双鸭山市科技成果黑龙江
守望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弃风博弈
我们的作品
我们的作品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