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作品《大蕴虚扁》的艺术特征

2023-11-18 04:59邓飞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扁壶制壶陶刻

邓飞飞

紫砂壶创作始于中国明朝正德年间,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大量的经典款式相继诞生,这些经典款式能够体现紫砂壶艺术在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也是制壶艺人创造力的体现,在之后的发展中,这些经典款式也在不断被继承,产生新的艺术魅力。此件《大蕴虚扁》源于紫砂壶经典款式“虚扁壶”,本文将首先阐述“虚扁壶”这一款式的诞生及基本工艺特点,对《大蕴虚扁》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其艺术特征,揭示紫砂壶经典款式的重要价值。

一、虚怀若谷的“虚扁壶”

“虚扁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款式,这一款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青铜扁壶,因此壶常置书桌上伴读,故也称“书扁”或“水扁”。[1]“虚扁壶”这一款式体现了紫砂壶创作对中国古代艺术形式的借鉴。古代的制壶匠人们有着极为深厚的艺术修养,更何况在紫砂壶艺术诞生时,中国的文化、艺术已十分灿烂。制壶匠人们对传统文化与艺术元素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促使紫砂壶艺术迅速发展壮大,也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历史,这正是紫砂壶的优秀品质之一。

“虚扁壶”的造型极具现代几何感,在制作上有着较高的难度,在紫砂行业流传着“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2]的说法,可以说“虚扁壶”是最难成型的一种。在制作“虚扁壶”时,创作者首先要按照圆器的基本制作方法塑造出基本的壶体形态,之后运用专门的工具将壶体“拍扁”,这也是“虚扁壶”成型中最难的一环。创作者要控制好力度,否则极易将坯体拍裂,还要保证拍的力度是均匀的,才能保证壶体结构的均衡,因此“虚扁壶”是十分考验创作耐心的一款壶型,那恰到好处的弧度是创作者工匠精神的显现。

二、《大蕴虚扁》的艺术特色

作为紫砂壶艺术中极为经典的款式,“虚扁壶”深受制壶匠人们的喜爱,在不同的匠人手中,“虚扁壶”也产生了不同的性格,时而潇洒自由,时而温润内敛,制壶匠人们的创造促进了“虚扁壶”这一款式的发展。

此件《大蕴虚扁》就是一件风格偏于文雅、内敛的虚扁壶,创作者在其中结合的陶刻装饰也更能体现出“书扁”的意义。此壶所用泥料呈质朴、自然的棕色,散发着源于泥土的清爽气息。泥料是十分细腻的,在壶体表面可见较为明亮的光泽,并带有清晰的纹理,这是紫砂泥独特的矿物质成分在高温的淬炼下形成的,在精美之中保留了原生的自然美。紫砂泥种类丰富,色彩多样,创作者选择了这一泥料有自己审美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了表现“虚扁壶”及“扁壶”这一款式的悠久历史。

壶身圆润,呈现出扁壶的典型特征。壶腹部分呈现出圆润、宽厚的弧面,流畅、挺括,展现出扁壶壶身标志性的结构特征。壶身上下两面极为平缓,与壶腹之间的衔接、转折自然。在壶身下部,创作者镶嵌了圈足,除了能稳定壶体结构之外,还能将扁壶的壶身特征衬托得更为凸出。壶颈部结构立体,圆形壶盖与壶口贴合得严丝合缝,壶盖与壶口边缘有纤细的圆线镶嵌,增强作品整体的结构感。壶盖中央镶嵌的壶钮是根据扁壶的形态设计而成,其结构中也呈现出宽阔的弧线,向上则逐渐内收,形成一个小尖顶,下部圆润饱满,总之壶钮是壶中体积最小的部分,但不难看出创作者的用心与工艺的精细入微。壶身左右两侧镶嵌着短小精悍的壶嘴与经典的耳状环形端把。壶嘴略带弧度,下部与壶身的面之间形成了自然的顺承,如一体打造而成。耳状环形把手不仅美观,也充分考虑到使用感,做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创作者在壶中运用了陶刻装饰,构成了作品的文化韵味。陶刻是紫砂壶诸多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极具文化价值的工艺形式。[3]在此壶中,创作者运用陶刻工艺将书法文字装饰于壶身之上。几个潇洒的文字均匀地排列在壶身上,文字的大小、间距均匀,尽显中国方块字的工整、严谨,而飘逸的笔画则又显示出潇洒的书法神韵,多方面展示了中国书法之美与陶刻工艺的水准。

此件《大蕴虚扁》体现了“虚扁壶”的基本结构特征,创作者所作出的调整展现了内敛、含蓄的“大蕴”之美。陶刻书法文字装饰的融入为作品增强了文化感,表达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紫砂壶经典款式的价值

除了“虚扁壶”之外,紫砂壶艺术世界中还有多种多样的经典款式,这些经典款式反映了在不同时期紫砂壶艺术创作的基本特征,也体现着中国紫砂匠人的创造精神。经典款式为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紫砂壶的发展、创新均是建立在这坚实的基础之上,在时代的发展中,紫砂壶艺术以继承经典的方式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深厚根基与工艺精神,为未来紫砂壶的创作、创新提供方向。

综上所述,此件《大蕴虚扁》是对“虚扁壶”的展示与发展,继承经典款式绝不只是照搬照抄,而是要体现自己独特的艺术性格,这才是继承的真正意义。本文阐述了“虚扁壶”这一款式的基本特征,围绕《大蕴虚扁》进行分析说明其艺术特色,最后探讨了经典款式对紫砂壶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扁壶制壶陶刻
扁壶为什么扁
北朝到唐代陶瓷扁壶发展脉络探究
——以石家庄市博物馆馆藏隋代青釉扁壶为切入点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西夏扁壶造型与装饰工艺述略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南海I号”福禄扁壶说略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