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作指导

2023-11-19 19:57瞿菁
关键词:起因家务猫咪

瞿菁

“那一刻,我长大了”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命题作文,要求写出环境和自我要求促使“我”长大。那么如何写好这道命题作文呢?下面我们运用“妈妈出车祸”这个事例详细说明。

一、视角与体裁

“那一刻,我长大了”,主角是“我”,所以應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在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中,议论文表达的是观点和立场;说明文说明的是客观的人、事、物;记叙文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情感和立场。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那一刻,我长大了”应该写记叙文,因为这一体裁能让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二、内容和结构

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行文,也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安排写作内容。起因和结果可以略写,但要做到首尾呼应,形成封闭式的结构。

1.起因

起因是记叙文的引入。记叙文可以采用过去时来写,也可以采用现在进行时来写。只要交代清楚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就能满足写作要求。以过去时写,要注意把过去的时空和现在的时空区分开来,保证时间线的清晰明了。如:

爸爸还没有叫我起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穿好衣服、叠好被子了。“起床了!”爸爸的喊声刚一传来,“好啊!”我马上就回应了一声,很快就从房间出来了。“嘿,没有赖床啊!”爸爸说着把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我的面前。“那是当然了,我长大了嘛!”

2.结尾

结尾要起到直接抒情的作用。直接抒情可以让抒情效果直接简单,不拐弯抹角,而且情感浓烈真挚,能获得很好的表达效果。如:

是啊,我经历了这样的变故,又怎么可能不长大?想起以往发生的事情,我深深地意识到,就是从那一刻起,我长大了,不再是倒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孩,而是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大人了。这样的成长,未尝不是一种特殊教育!

三、成长的起因、经过、价值和意义

环境是推动人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意识到“我”不能不成长,是人物必须成长的另一个方面。周围的环境和主观意识共同促使“我”完成了成长的过程。在描写成长的环境时,画面必须生动具体;在描述人物的心理时,必须符合生活逻辑。

1.起因

“那一刻,我长大了”,这里的成长可以是突然的、猝不及防的,正是因为毫无准备,才让成长显得非常突然。这是环境和人物个性的剧烈冲突导致的。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可以避免某一人物突然登场,或者突然出现一个事件等,导致太过突兀。如:

我的成长,必须从那一刻说起。那时爸爸对我说,妈妈这么长时间没回来,真是挺少见的。没过多久,爸爸接了个电话就急急忙忙出去了。我在家里闲得没事干,就开始看电视。不一会儿,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打开门看见一个穿着民工装的人,他口里嗫嚅着:“你妈妈出车祸了!”我下意识地认为他是骗子,后来半信半疑地和他去了医院,才发现妈妈真的出了车祸,被撞到了头部,还处在昏迷状态。

2.经过

在描写人物时,人物的个性要前后要一致。不能原本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突然就变得滔滔不绝了;也不能原本是一个很关心女儿的人,突然间就变得冷漠了。尊重人物的个性,才能让作文内容真实可信,也更有说服力。如:

那个肇事者对我说:“先要交住院费,不然会耽误抢救。”话虽这么说,可我去哪儿找住院费啊?正在我非常着急的时候,爸爸迎面走了过来,说:“住院费我交过了。我怕你着急,就瞒着你妈妈住院的事情……”“瞒着我有什么用啊?我早晚都会知道的!”原来爸爸出门前接到的电话就是肇事者打来的,所以他才急急忙忙出门,可是不知道肇事者怎么找到了我家。

3.结果

结果要说明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即为什么在那一刻“我”必须成长,以及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如:

做完手术没多久妈妈就醒了,爸爸和我都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但是妈妈还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爸爸要上班,还要到医院照顾妈妈,两边跑,就没办法兼顾我的生活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爸爸减轻负担。

四、分类叙述成长的特征

成长包含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认可,如果把他人的认可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就可以展现自己的成长。在选择“那一刻”的事例时,要细心梳理分类,要从不同方面表现出成长的过程。同类型的成长事例不必件件详细描写,可以重点记叙其中一件,其他事件略写,否则会出现同质化的问题,语言表达会非常啰唆,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在关心他人方面的成长

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他人,能表现出照顾他人、关心他人方面的成长。在写关心他人时,要注意关心他人的程度,不要写为了关心他人而做出力所不能及的事。如:

爸爸去医院看望妈妈时带了皮蛋瘦肉粥,但是妈妈躺在病床上,吃粥不太方便。于是我对妈妈说:“我喂你吃粥吧。”妈妈欣慰地点了点头。我一勺一勺地把粥喂给妈妈,还不时地给妈妈擦擦嘴角。看我喂粥喂了很久的爸爸说:“你长大了,会关心人了。”

2.在责任心方面的成长

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他不会理解哪些责任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必须承担。在孰轻孰重方面,必须有所取舍。把重任留给别人承担,是不会成长的。如:

我家的猫活泼健壮,又很漂亮,是有着一双蓝色和黄色眼睛的混血波斯猫。但妈妈要回家继续养病,我哪能一边照顾猫咪,一边又照顾妈妈呢?最后我狠下心把猫咪送给了别人。我对猫咪说:“要乖乖听话哟,不要太淘气,当心别人不要你。”当我把猫咪送出去时,爸爸感叹道:“你真的长大了,过去你是绝对不会把陪伴了三四年的猫咪送人的。”

3.在自我控制方面的成长

从学习成绩中可以看到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需要父母监督才能好好学习,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从好成绩中可看到想学习的欲望、能做好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如:

妈妈已经养了近三个月了。在妈妈生病期间,我没有让妈妈操心过学习。期末考试后,我高兴地向妈妈报喜:“我考了××分,和以前比进步了很多。”妈妈摸着我的头说:“真是长大了,像个小大人了!”

4.在家务能力方面的成长

家务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方面。如果同学们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能为父母减轻很多负担。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实际上很多学生是不会做家务的,他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且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由于某种契机,出于某种原因,他们可能会被逼成为家务小能手。所以,可以从家务方面谈谈自己的转变。如:

自从妈妈被车撞了,我就开始学着做家务了。在学校,我们是被动劳动,对劳动课并不积极。但是现在,爸爸又要当爹又要当妈,有很多事情管不过来,于是我开始笨手笨脚地学着做家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剥小葱、剥大蒜……现在我会自己刷鞋子、洗袜子了。虽然有一些沉重的家务我还做不来,比如洗被套、洗毛衣等,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体力的增加、个子的长高,都能做得来。看见我干活麻利的样子,爸爸和妈妈都笑着说:“和以前干活的劲头完全不一样了,你长大了啊!”

写“那一刻,我长大了”要交代清楚是现在这一刻还是过去那一刻让“我”成长。如果是过去那一刻让“我”成长,就要写成回忆的形式;如果是现在这一刻让“我”成长,就要交代清楚现在让“我”成长的事。成长,是环境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写出什么样的环境让“我”成长,以及出于什么目的“我”成长了。可以运用丰富的素材写出真实的成长经历,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打动读者。

猜你喜欢
起因家务猫咪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春之猫咪
最小的猫咪
不爱做家务
酷猫咪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