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23-11-19 19:57管连连
关键词:小刚打篮球伙伴

管连连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扮演着写作要求的提出者、写作评改的主导者的角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像漂泊在孤岛上的鲁滨孙,只能孤立无援地写作。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缺少了民主和谐、积极有效的互动与思维碰撞。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寻找“病树”前头的“万木春”。

著名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吴立岗教授认为,科学的写作教育活动应该做到三点:第一,写作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第二,写作类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第三,在小学的各个阶段,合作和交往都是主要推动力,应该强调写作活动的“群体性”和“合作性”。所以,“伙伴学习”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站在一旁端架子,对学生发号施令,而应该与学生完全平等,互相合作。

一、转变师者角色,建立“伙伴式”合作之美

三年级的第一篇作文是“猜猜他是谁”,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的轻松与快乐,我决定和大家一起写。我的作文如下:

他长得非常帅,1米4的个子,顶着一头拉风的卷发,又小又圆的脸上,长着一双不大的眼睛。可千万别小觑了这双眼睛,那里面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呢!

看,窗外下着倾盆大雨,快要放学了。他仔细地把一大摞语文《补充习题》按小组整理好,再脱下衣服小心翼翼地盖在上面,就像护着心爱的宝贝似的。他冒着雨,以百米赛跑的速度送到三年级语文办公室。一直以来,他都在默默为班集体的事情忙碌,从不抱怨。

你猜出来他是谁了吗?

师:孩子们,猜出他是谁了吗?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生:是王唱,因为他的头发卷卷的,他还是语文课代表。

师:看来,我抓住了王唱的典型特点,那先夸夸一下我的作文吧!

生:您的外貌描写很有趣,还按照了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很有条理。

生:您还关注了王唱的发型,抓住了他的外貌特点。

生:您举了一个事例具体说明王唱为班集体做的贡献。

师:是的,留心观察,选取具体事件也很重要。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期待你们的修改建议!

通过阅读和点评老师的作文,学生对本次作文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就更清楚了。评论他人的作文,自己也获得了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学生“诊治”,赏学生主体地位之美

新课标指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与互相修改,取长补短,促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协调,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讲评课上,我通常会选几篇作文,让全班同学当“医生”进行诊治。在四年级下册的“我的乐园”讲评课上的一个片段如下(投影展示一位同学的作文):

我的乐园

我喜欢打篮球,所以我经常和朋友去篮球场打篮球。

它就在奥体游泳馆的旁边。当时还是吴成旭推荐我去的。我以为打篮球不好玩,但玩了两三次后,觉得非常有意思。

上周五的晚上,我们开展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对方先发球,只见他一个三步上篮,十分迅速,球进了!该我们反击了,我双手抱球,带头冲击,却被对方球员团团围住。于是,我一个勾手,把球传给了吴成旭。他敏捷地接球,投篮,进球,一气呵成!我们欢呼起来,击掌庆祝。接下来,轮到我们队的张苏豫发球,吴成旭接到球后被围攻,于是他迅速把球传给我,糟糕的是我竟然没有接到,被对方拦截了。幸好,对方球员没有接稳,球掉了下来。我一个冲刺,重新抢到球,立刻传给了张苏豫。张苏豫一个漂亮的闪躲,跨步,然后投球。只见篮球在篮筐边旋转,正要掉落,我眼疾手快,救下這一球,快速传给吴成旭。对方赶紧过来围攻吴成旭,但他稳如泰山,像离弦的箭,突出重围,三步上篮,一举得分!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打篮球了吗?因为打篮球能锻炼身体,还能形成团结意识。

师:读了这篇作文,下面请“医生”诊断。刘医生,你先来!

生:我觉得他第二段的动作描写很精彩。

师:刘医生是优秀的主治医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诊断?

生:题目是“我的乐园”,那么第一段可以这样改:我喜欢打篮球,所以篮球场是我的乐园。(掌声响起)

生:可以介绍篮球场的样子、大小、环境之类的;另外,结尾可以抒发对乐园的情感。

三、小组合作,展现互助之美

1.本组合作,修改初稿

我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照水平上、中、下搭配的原则编组,每组由四位同学组成。每次写作完成,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评。最后,每位同学都要在评议的作文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如果被你评议的作文能得到老师的五星好评,那么组内每个成员都可以得到同等分值的“尚学币”作为奖励,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团结意识和责任心。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是“看图画,写一写”。一位女生是这样描写放风筝的过程的:小明和小刚放得最开心!只见小刚高举着风筝,而小明一边拉着线,一边用力地向前跑,时不时回过头看一眼风筝。

可以看出,这段描述虽然抓住了重点,但不够生动具体。于是,在小组伙伴的交流合作下,修改以后是这样的:小明和小刚放得最开心!只见小刚踮起脚尖,高举着风筝。而小明在前面一边扯着风筝线,快速往后退,一边高声喊道:“再举高点,我马上就要跑了!”“知道了!”小刚一边回答,一边把脚抬得更高。“我要松手了!”“好的!”小刚一松手,小明就疯狂地向前跑去。风筝昂着头,迎着风,飞起来了!小明兴奋地扯动几下风筝,又继续放线。风筝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稳。

这位女生在伙伴的帮助下,知道了要联系生活实际写作,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如此修改,画面立刻跃然纸上。修改后的作文能评为五星作文,为她提建议的每位同学都能获得5分的“尚学币”。

2.小组互换,便利贴点评

为了扩大读者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点评热情,我会先让小组对换,欣赏别的小组成员的作文。同学们拿出便利贴,在作文评价栏贴上自己的点评,有建议,更有赞赏。

四、通过“流动日记”,传递生活之美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也可以组织课外合作学习。“流动日记”既是促进人际交往与协同学习的方式,也是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孩子们每天轮流记录,好处不胜枚举:

1.读中学写:每天由不同的同学撰写,有的同学擅长写人,可以写“我的弟弟”等;有的同学善于叙事,可以写“鹦鹉飞行记”“和爸爸去钓鱼”等;有的同学擅长写景,如《雨后的乡村》等。一篇篇美文宛如百花盛开,竞相绽放。如此一来,同学们在认真阅读团队成员的作品时,也在无形之中掌握了写作技巧。

2.写中提升:日记记录了所见所想,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对待,还可以请教父母、同学,积极接受他人的建议,作文水平也会不断提升。

3.以评促学:每位学生在写当天的日记前,要先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像老师批改作文那样,写旁批和总批。如施晨萱同学写的循环日记,内容如下:

今早,我把小鹦鹉放出笼子自由活动。机灵的叽叽先飞了出来,沿着柜子小心翼翼地玩起了独木桥。不一会儿,它对着笼中还在焦急找出口的同伴喳喳,叫了两声,好像在说:“门在这边!你瞧,我都飞出来了!”

不多久,喳喳也飞了出来,它迈着小碎步,慢慢靠近叽叽。就这样,它们依偎在一起,一起叫了两声,好像在说:“哈哈,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于是,它们一会儿玩独木桥;一会儿钻进快递箱里,玩起了过家家;一会儿飞到晾衣架上,眺望远处的美景,好不惬意啊!

两个小家伙玩累了,就静静地蹲在笼子顶上休息。我喜欢看小鹦鹉活泼自在的样子,又舍不得放它们走,所以,我每天都会放它们出来自由活动一会儿。

第二天晚上,轮到张俊妍写循环日记,她在施晨萱同学的日记末尾写下这样的评语: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小鹦鹉的“鹦语”被你写得很有趣。你的观察也很细致,动作描写很精彩,值得我学习。如果你能把小鹦鹉的可爱样子描述出来就更好了!你觉得呢?

瞧,“伙伴学习”无处不在,同学们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既肯定了他人作文的优点,也委婉地指出作品中的不足,点评他人的同时也能提醒自己。当然,我们每周都会利用写作课,一起聆听本周的日记,并根据同学们的投票进行奖励。

五、班级月报,播撒“兴趣之美”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创办了《笋芽儿作文月报》,办报的具体办法是:

1.根据质量选择稿件,约八成的录取稿件名额由民主投票确定,大家机会均等,剩余的少数部分机动调整。

2.稿件一旦被班级月刊录用,就能获得相应的“尚学币”。

3.月报的编辑由小组成员担任,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意见,让月报办得更好。

在合作办报的过程中,困难是有的,但孩子们的写作和投稿热情空前高涨。看着自己写的文字被“发表”和得到“赞美”,孩子们的写作信心大大提升。

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写作是重要的合作性学习活动,更是符合当今教育的进步趋势,应该用其美,成就课堂之美,学生之美。

一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合作式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各项个人活动都是班级和小组活动的构成部分,需要得到全体成员的检验、评价和认同。对每位学生而言,写作是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并能满足社交需求的活动。

二美: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伙伴学习”为学生发表意见提供了充分条件。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讨论,探究作文内容、结构和语言。之后,再进一步讨论交流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

三美:“伙伴合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养成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合理思考问题的习惯。

近两年,我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开展“伙伴学习”。欣慰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几乎不存在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语句颠倒的问题,而且表达流畅,内容详略得当。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因阅读和表达基础太弱,导致提升较为缓慢。我将和我的学生继续摸索,研究“伙伴学习”,努力使之更有針对性,帮助每个孩子走好写作之路。

猜你喜欢
小刚打篮球伙伴
伙伴
新伙伴
小熊打篮球
海浪“打篮球”
我的好伙伴“苍苍”
打篮球
打篮球
不足为奇
小刚的理想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