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新作文的写作要领及技巧

2023-11-19 19:57曹天英
关键词:文章作文思维

曹天英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教育进步的基础。小学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使命。创新作文教学是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固有思维、僵化模式、刻板教學限制的全新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享受创新之乐,扬创新之帆,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写作。

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固有模式的限制,在思维发展层面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创新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创新,打破传统逻辑思维的限制,运用发散性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思维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摆脱僵化的写作思维。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定义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学生将所思所想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思想是内部思考的结果,而文章就是外部世界的呈现。作文教学就是教师传授写作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要领,教师的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文字表达想法。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

1.作文模板化

小学生学写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仿写是写作教学必经的过程。正是因为学生在初期熟悉了模仿写作,就容易形成套路化的写作习惯。尤其是某些不能从仿写中脱离出来的学生,会主动上网搜索范文模仿,甚至怀着侥幸心理直接抄袭。学生如果长期抄袭,思维就会逐渐变得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更别提创新思维了。模仿自有其价值,但是过度模仿就会陷入自主思想丧失的困境。

2.作文夸张化

作文是大脑对文字的组织和重构,能让文字成为思想表达的工具,是希望学生能借助逻辑思维将文字变成通顺的语句。作文理应是具有现实基础的,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生写的作文完全脱离生活实际,这与学生生活阅历少、生活经验匮乏有关。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不能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创造,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缺乏生命力的。即使教师的讲解很吸引人,可是长期脱离真实生活的写作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很不利。

3.指导不科学

小学生对教师存在天然的崇拜感,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认为教师就是权威;教师说的话,他们奉为圭臬。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受到个人思维、教学经验等的限制,传递固化的写作思维,长期如此,学生会逐渐丧失个性。教师未能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机会,导致不能实现创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三、小学生创新作文教学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愈发重视学生的素养形成和全面发展,但是很多时候,因为受到固有教学思维的影响,呈现出较为固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更不能创新。创新作文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终极呈现形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创新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创新思维,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进而转化为行为,这就是创造能力的体现。

四、创新作文的写作要领

1.彰显个性

写作是极其个性化的行为,创新作文尤其要体现个性化特点。学生本该是个性十足的,写出来的文章更应该体现个人的想法,然而当下小学作文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最好的创新催化剂,能让学生发现更多新奇的事物,让写作成为表达个性的途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开展个性化作文指导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真实需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写作欲望,让写作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2.逻辑严谨

好文章通常由好的主题、好的结构和好的内容组成,严谨的写作逻辑则是好文章的基础。因此,教师指导时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例如,四年级上册“生活万花筒”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叙事技巧,能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逻辑,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详细。学生可以自主运用思维导图,如中心为“学习骑自行车”,旁支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描写方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思维导图能将思维可视化,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逻辑问题并及时调整,对形成严谨的逻辑具有重要作用。

3.真实鲜明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符合真实性原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将生活中的经历、体验和情感认知化为写作素材。

例如,“让真情自然流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要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真情实感,强调真情真感受。教师要帮助学生截取生活中的真实片段,选择具体的、真实的事件,然后将事件写清楚,更关键的是要表达对事件的感悟。

4.灵活多变

教师要主动学习多样化的写作教学形式,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开展写作教学。如可以运用微写作、课堂小练笔(以读促写)、情境写作等方式,灵活多样的写作指导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教师应尽可能在遵循学生心理认知模式的前提下,设计匹配的写作教学形式,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创新作文的写作技巧

1.创新语言

语言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直接决定了文章的质量。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修辞手法运用能力,决定了文章语言的生动与否。如学生善于运用排比修辞,文章的情感表现力更强;善于运用拟人修辞,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善于运用夸张修辞,文章的渲染力更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表达不同内容、不同情感的时候,灵活选用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这对提升文章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如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积累本,每次上完阅读课或阅读课外读物之后,都可以将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平时拿出来读一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鉴赏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遵循了怎样的写作顺序等。如学习课文《观潮》后,教师可以从写作顺序的角度带领学生梳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作者又是采用何种手法将各个阶段不同的潮势描述出来的。

2.创新文体

文体就是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的文体适合不同的内容,能表达不同的内涵。小学生接触比较多的是记叙文,基于创新作文理念,教师应适当拓展一些文体教学,引入新颖的体裁,指导学生学习新的写作模式。

如儿童诗歌这一体裁,学生平时很少接触,适当拓展教学能带来新的灵感和写作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诗趣味创编活动,活动规则如下:(1)每个学生都需要参加限时儿童诗创编活动;(2)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儿童诗创编。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进行诗歌评选,每个小活动都会评選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然后由教师选出最优秀的创编诗歌,粘贴在班级的诗歌角,让学生感受创编诗歌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这一类活动,制作班级儿童诗集,把好的、富有新意的儿童诗歌编入其中,用直观的方式激励学生写作。

3.创新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主题,应是有血有肉的,应是深刻明确的,应是新颖、引人入胜的。教师要用创新的眼光审视学生的作文,引导学生提出新观点,抒发真情感。

例如,教学“故事新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故事写作角度、故事创新力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然后进行学生互评,最后是学生和教师集体点评。学生经过自主修改和互评修改后,将文章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最终审核,选出最佳故事,作为范文和全班同学共同鉴赏。

4.创新素材

写作素材是创新作文的养料,优秀的作者一定也是优秀的读者,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阅读儿童书籍、儿童报纸等,并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寻找中心思想,具备掌握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教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用波浪线将文中带有总结性的语言标记出来,或摘抄具有启发性的优质句子,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直到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句子。

例如,在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之后,教师选择了绘本《蜡笔小黑》作为拓展阅读素材,这个故事趣味性很强,主要讲述一盒蜡笔一起画了美丽的蝴蝶、花朵……但是蜡笔小黑被排挤了,大家都说它没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绘本故事之后,围绕故事的具体内容发挥想象力写作,写出故事的后续内容,然后和教师、同学分享。创新作文追求的就是新鲜感,作者要从文章的主题、语言、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表达新的态度、新的精神、新的观念等。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