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五章

2023-11-21 06:58春秋
领导月读 2023年9期
关键词:玄妙谷神贡品

[春秋]老 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道冲②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③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⑤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五章)

谷神⑥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⑦。(第六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

(原文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王弼集校释》)

【注释】

①徼(jiào):边界、边境。

②冲:空虚。

③湛:深幽。

④刍狗:祭祀时使用的没有生命的贡品。

⑤橐籥(tuó yuè):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

⑥谷神:谷,形容空虚;神,形容变化莫测。

⑦不勤:不尽,不穷竭。

【译文】

可以言说的道并非真正的、恒常不变的道;可以用文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终极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十分玄妙、深远。它们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是解开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门径。(第一章)

道虽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不可估量。它是那样深邃而博大,犹如世间万物的根本。消磨它的锋芒,消除世间的纷扰,收敛它的光耀,混同于尘垢。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似乎在可见的具体事物形成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第四章)

天地无所偏爱,把万物当成没有生命的贡品;圣人没有仁爱,把百姓当成没有生命的贡品。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鼓风的风箱?空虚但不会穷尽,愈鼓动风就越大。议论愈多离道愈远,政令名目繁多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瓦解,不如始终持守虚静。(第五章)

道是虚空不定、变化莫测的,是生育万物的神秘莫测的母体。微妙的生母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本。道就是这样连绵不绝地存在着,你用它却是用之不尽的。(第六章)

天地的存在既长又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运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它能保持长久性、永恒性。因此,有道的圣人让自己利益位于众人之后,可是他的思想和步伐反而走到了众人的前面;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第七章)

【简析】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它主要有几种含义:一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二是创造宇宙的动力,三是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是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第一章所说的“道”,即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第四章指出淡泊虚静的“道”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是万物的根源。在这里,老子首次击破了神造万物的宗教学说。第五章以“刍狗”作为比喻,说明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以此说明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即“道”来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一方面再次否定了神灵主宰之说,另一方面也强调理想的天下大治,必须消解外在的强制性与干预性,而使人的个别性、特殊性以及差异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政令烦苛的强作妄为将会招来败亡的后果。第六章与第一、第四章相互呼应,运用巧妙的形象比喻让抽象的玄理更加通俗易懂:用“谷”来象征“道”体的淡泊虚静,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用“玄牝之门”“天地根”来形容“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来说明“道”孕育万物而生生不息的功能作用。第七章则从人道的角度来强调如何效法天道,用天地运作不为自己来比喻圣人的行为没有贪私的欲念。老子理想中的治者不把自己的欲望摆在前头,不以自己的利害作为优先考虑,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谦退精神。不把自己的欲望摆在前头的人自然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不把自己的利害优先考虑的人自然能完成他的精神生命。这种效法天地无私之道的人,正是由于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反而能够成就他自己的理想生活。

猜你喜欢
玄妙谷神贡品
实力开启全国“爆单”模式雷沃谷神小麦收获机红火迎新春
90后“老司机”任天冉钟情雷沃谷神履带机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老子》
2018首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落幕隋朝宫廷贡品麦秆画走进水贝
天玄妙洞
玄妙观
自己的东西等
Book review: the Hunger Games
创富体验品鉴引爆雷沃旺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