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2023-11-21 13:15张盉儆张亚晴穆佳维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商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因子生态

张盉儆 张亚晴 穆佳维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安康 72500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型。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手段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二是通过市场的功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1973 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确定了环境保护的工作方针,环境保护开始列入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2012 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1]专门列为90 大类中的一类,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受到了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PM2.5 浓度下降10%,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等[2],从而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3]。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的大力支持,所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是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开始进入新发展阶段,环保产业逐渐形成,并成为支撑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中不难发现,截至2020 年末,全部上市公司4 007 家,资产总额为75.93 万亿元,营业收入43.62 万亿元,实现的利润总额2.77 万亿元,净利润2.16 万亿元[4]。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A 股上市公司共73 家,资产总额为0.62 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0.82%;营业收入0.19 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的0.44%;利润总额0.02 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的0.29%;净利润0.01 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的0.56%。

目前学术界针对医药、汽车、煤炭、交通运输等通用产业的财务绩效评价研究较多,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财务绩效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综合发展水平,推动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助SPSS 23.0 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关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进行总体评价。

二、数据来源、指标构建

(一)数据来源

为了探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整体发展状况,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分类标准,选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73 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但由于有2 家“*ST”公司,为了不影响整体分析结果,本文剔除这2 家公司,选取剩余71 家公司作为最终的样本量,并从新浪财经网站获取71 家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

(二)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以公司业绩评价中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为基础,依据科学性、可行性以及系统性原则[5],选取11 个相关的财务指标构建了综合发展评价体系。其中盈利能力选取总资产报酬率X1、净资产报酬率X2和营业利润率X3;偿债能力选取资产负债率X4、流动比率X5和速动比率X6;营运能力选择总资产周转率X7和流动资产周转率X8;发展能力选取总资产增长率X9、净利润增长率X10和净资产增长率X11,具体如表1 所示。

三、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

1.缺失值的处理。从新浪财经网站获取的数据中存在部分指标的缺失,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财务报表数据,根据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相关缺失指标进行计算。

2.反向指标处理。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综合业绩评价中选取的“资产负债率”变量是负向指标,需要做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倒数逆变换法”[6]。

其中,C 为正常数,通常取C=1。很明显,原指标值xij与变换后指标值yij的变动成反向关系。

3.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选取的11 个财务指标存在量纲差异,为使数据具有可比性,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公式为:

其中,μ 表示xij的均值,δ 表示xij的标准差。

(二)因子分析

1.检验原有变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首先考察收集的11 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采用SPSS 23.0 对预处理后的11 个财务指标进行KMO 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通过检验结果判断能否使用因子分析法。从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KMO 为0.601(大于0.5),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结果为0(小于0.05),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都表明该样本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

表2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2.因子提取及命名解释。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预处理后的研究样本进一步处理,从而得到降维后的公共因子。本文指定提取4 个因子,提取后的因子如表3 所示。但是,由于提取载荷平方和得出的结果只适用于主成分分析法,所以需要对上述载荷平方和进行旋转,以便进行因子分析,旋转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后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899%,说明提取的四个公共因子可以涵盖大部分原始信息,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并将提取的四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F3、F4。另外,从碎石图(见下页图1)也可以看出,特征值折线在第四个公共因子前相对陡峭,在第四个公共因子后趋于平缓,也证明提取前四个公共因子是合适的。

表3 总方差解释

图1 碎石图

因子提取后,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由下页表4 可知,主因子F1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有紧密联系,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大小,因此把F1设定为偿债能力因子;主因子F2与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以及营业利润率相关度较高,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因此把F2设定为盈利能力的因子;主因子F3与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相关度较高,反映企业发展的能力,因此把F3设定为发展能力的因子;主因子F4与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相关度较高,反映企业资产周转的效率,因此把F4设定为营运能力的因子。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3.计算因子得分并构建评价模型。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如表5 所示,据此可以得到各公共因子F1、F2、F3、F4得分函数,进而计算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司在四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情况。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表5 可以写出以下因子得分函数:

将每个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除以提取主成分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用作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的权重[7],最终确定综合得分表达式为:

由此可计算71 家上市公司的综合业绩评价得分,如表6 所示。

表6 各公司综合业绩评价得分及排名表

从表6 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71 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中,有70 家公司总得分为正,只有一家公司总得分为负,说明该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较好。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恒合股份和上海凯鑫,在行业中的评价得分最高,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对整个行业发展影响巨大;深水海纳、金达莱、卓锦股份、太和水、建工修复等公司位于第二阵营,在整个行业中居于中等偏上水平,对行业的贡献也是相当突出;得分为负的巴安水务,单从盈利指标不难发现,公司亏损非常严重,而且资产负债率高达80%,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其余公司都居于中等偏下水平,相互之间总体水平相差不大。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71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11 个财务指标对该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并构建评价模型,对71 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发展状况较好,该行业上市的公司大都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从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该行业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明显,企业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而且行业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是近几年才成立的,处于成长阶段,核心竞争力不强,导致行业整体的发展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另外,通过对该行业71 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有36 家公司未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其中15 家公司的财务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另外21 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60%,偿债风险较高;只有4 家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超过70%,超过80%的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低于50%;大概有30%的公司营业利润率超过20%,有11 家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为负,只有2家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超过20%,行业整体盈利水平较低。

(二)建议

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一方面,政府要为行业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建立有效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统筹安排资金流,加快资金周转,使公司资本结构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是盘活公司资产,加速资产周转效率。该行业的企业要加强对各类资产的监督管理,提高资产周转使用效率。流动资产方面,重点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将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非流动资产方面,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率,防止出现固定资产的闲置,提升其使用效率。

三是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公司盈利水平。首先,公司要加大产品创新,通过科技为产品赋能,提升产品的价值;其次,公司要加大对产品的宣传,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以此提升公司的销售水平;最后,对于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公司,开源节流是提升公司盈利的主要手段,在提升销售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成本的控制。

四是合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发展不均衡、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该行业公司应该合理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控制成本,扩大规模;也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的方式,不断扩大公司规模,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五是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持续赋能。近年来,伴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我国科技领域前沿技术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如通过培养高效脱氮除磷的微生物菌种来处理面源污染水、通过遥感监测技术监测地面、水域等污染状况[8],大幅提升了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效果。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发展必须要与新的信息技术融合,解决目前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一些棘手问题,促使该行业不断向智慧环保的新业态发展。

六是持续营造稳定的行业生态环境。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内缺乏创新能力、竞争力弱的企业将被淘汰或者被并购,通过企业间的并购可以增强企业规模和实力,带动劣势企业实现发展,有效利用行业内外部资源。同时,行业内企业也要借助外部的良好环境,合理利用国家的资源,结合国内外企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与技术,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因子生态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影响因子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