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盈余管理研究的发展脉络
——基于1999—2021 年CNKI CSSCI 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11-21 13:15乔松梁文科博士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商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盈余动机聚类

乔松 梁文科 (博士)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自20 世纪90 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开始发展以来,盈余管理领域便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学者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手段、研究方法、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鲜有文献从盈余管理演化角度进行趋势分析。基于此,本文使用CiteSpace 工具,从发文机构、学者、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以及关键词时间线等角度对中国知网(CNKI)CSSCI 收录的1999—2021 年盈余管理领域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过去22 年的相关文献的脉络梳理,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趋势提出预测。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分析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将条件主题设置为 “盈余管理”,其他为默认设置,共检索出23 018篇以盈余管理为主题的文献,由于本文是针对国内现有期刊的研究,所以选择学术期刊选项,由于CNKI 中最早一篇关于盈余管理的论文是1999 年9 月陆建桥发表于《会计研究》的《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所以把期刊出版期间设置为1999—2021 年,结果共筛选出11 422篇论文,其中CSSCI 论文2 822 篇,本文仅选取来源类别为CSSCI 的学术期刊。

(二)研究方法分析

本文采用CiteSpace 为主的研究方法,首先将要分析的文献转换格式后按照要求导入CiteSpace,然后对关键词、突现词、时间线等做可视化图形分析。另外时间分布和核心作者分析是基于CNKI 的数据可视化功能。

二、文献统计分析

(一)时间分布分析

本文将2 822 篇文献根据发表时间顺序绘制曲线图,如下页图1 所示。可以看出,文献数量趋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9—2012 年,这个阶段关于盈余管理的论文逐年上升,到2012 年达到193 篇;第二个阶段是2013—2021 年,在这个阶段研究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21 年发文数量最多,为240 篇。第一阶段是由于上个世纪90 年代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起步后,市场的发展带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等。第二个阶段,我国资本市场日益繁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也愈发多样和隐蔽,让更多的学者将研究视角集中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策略和手段分析上,例如关联方交易、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更、会计估计等。虽然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也日益完善,但企业盈余管理仍有很大空间,盈余管理未来依旧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领域。

图1 文献数量趋势图

(二)发文期刊分析

本文分析的2 822 篇文献共分布在254 个期刊,当信息源密度较高时,为了快速查找信息源,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通常会使用布拉德福定律确定核心期刊。埃格发展了布拉德福定律,提出布拉德福核心区数量计算法,即r=2ln(eE·Y)。式中,r 为核心数量,E 为欧拉系数= 0.5772,Y为最大载文量,此处为228。将数据代入计算可得r=12.01,取整得12。按发文量顺序整理成表,如表1 所示。这12 种期刊载文量1 138 篇,占总数的40.32%。

表1 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刊物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这一领域的文章主要发表在财会类、审计类期刊,这恰恰说明了盈余管理的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管理,二是监管者降低盈余管理操纵空间。

(三)作者分析

本文利用CNKI 的数据可视化功能整理出了1999—2021 年盈余管理领域发文量9 篇及以上的作者、单篇被引频次1 000 次以上的第一作者,结果分别如表2、表3 所示。通过分析表2 和表3 可以发现,张俊瑞、李延喜、李彬、吴联生、林钟高、曲晓辉等学者是该领域的高产作者;陆建桥、陈小悦等作者的发文引用量都在2 000 次以上,说明这些学者在盈余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力。

表2 我国盈余管理领域发文量9 篇及以上的作者

表3 单篇被引1 000 次以上的第一作者

三、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热点与脉络分析

(一)基于高频关键词的盈余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从文献题目、正文、摘要中提炼出来的能够表达论文主题特征的词汇。关键词共现分析可以直观反映学科研究的热点、主题的分布等。本文运用CiteSpace 文献计量软件,将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出现频次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下页图2 所示。我国盈余管理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依次有“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意见”“上市公司”等,这些关键词在图谱中作为关键词的枢纽,与其他关键词一起共同构成盈余管理的热门研究主题。下页图2 左上角N=741,表示节点数即关键词741 个;E=1 374,表示关键词之间连线1 374 条;密度=0.005 说明各关键词之间关联性不强。节点的大小可以反映频次高低,节点越大表示频次越高,则代表关注热度越高。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了更清晰展现关键词词频和中心性,将频次前15 位的关键词生成下页表4 盈余管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和中心性列表。中心性大于0.1 的节点会被认为很重要,从下页表4 可知,“盈余管理”“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盈余质量”这5 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大于0.1,是盈余管理研究的热点。

表4 盈余管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和中心性列表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盈余管理研究重点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公司治理时重视盈余质量,众多学者如张祥建、徐晋(2006)等从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视角。李明辉(2014)从动因、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视角进行了阐述;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有监管政策、会计准则、审计质量、内部控制质量、股权结构等;经济后果可以分为对未来业绩的影响、对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及对市场价值的影响等。张祥建(2006)认为于“契约磨擦”与“沟通阻滞”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机理;盈余管理的动机大致可分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测度方法主要有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频率分布模型。二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和审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具有监管价值的看门人(证监会、新闻媒体、治理层等)抑制盈余管理。如宋菲(2020)认为会计准则导向影响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吕梦(2021)发现审计总监与审计委员会任期重叠时间越长,公司盈余质量越高。李晓月(2020)的研究发现新审计准则情境下,审计质量进一步提升,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邢春玉(2020)发现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高能抑制盈余管理。

(二)基于突现情况的盈余管理研究分析

突现关键词是指一定时间内突然出现的频次较高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突现可以大致判断该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的演变历程,并预测研究的未来趋势。通过运用CiteSpace 的突现功能,形成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盈余管理领域前30 的突现关键词,结果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二十多年来盈余管理研究领域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础理论研究阶段(1999—2012 年),在这一阶段,突现词主要是“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关联交易”以及“影响因素”等,学者主要探讨的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动机、测度方法等,手段主要为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的动机大致可以归纳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避税动机三个方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可以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正面主要是平滑利润,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传递企业业绩良好的信号;负面效应主要是不利于资源配置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影响企业长远发展。二是领域扩展阶段(2013 至今),在这一阶段,突现词有“政治关联”“媒体关注”“商誉减值”“投资效率”“审计费用”“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等,盈余管理的研究重点向公司治理、审计风险等领域转变,例如,王福胜(2021)从媒体诱发异常关注的视角,认为网络媒体报道会致使相关信息搜索量增加异常,这会给公司管理层造成舆论和心理压力,管理层更容易产生迎合市场的盈余管理动机。卢煜(2017)认为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王闻达(2016)认为企业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企业投资效率。曹琼(2013)研究了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宋英慧(2017)认为审计费用受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向影响,程昔武(2018)则印证了宋英慧的观点,认为真实盈余管理增加了审计风险,且对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在这一阶段研发投入资本化也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视角较上一阶段更为开阔。

(三)基于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的盈余管理研究分析

运用CiteSpace 的聚类功能,将关键词进行类别划分,本文选择了前10 个最大的聚类,生成如图4 的聚类图谱。可以分为#0 盈余管理、#1 审计质量、#2 股权质押、#3公司治理等。聚类#0 盈余管理是最大的聚类,包含“两权分离”“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操纵性应计利润”,从这个聚类大体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和盈余管理操纵方法。聚类#1 审计质量包含“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制度环境”“非审计业务”“内部控制水平”“盈余管理程度”等二级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可能成为阻止恶意盈余管理发生的最重要看门人之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较高的审计质量可以使盈余更为稳健,而制度环境和内控水平则可能成为注册会计师收费的参考标准之一。聚类#2 股权质押包含“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信息不对称程度”“ 信息披露”“ 信息操作”“ 大客户盈余管理”等二级关键词,我国的上市公司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会导致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报酬而实施盈余管理。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选择CiteSpace 的时间线功能,得到图5。图5 中的节点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其中#0 盈余管理、#2 公司治理、#6 审计质量等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重点,与现阶段资本市场繁荣、投融资活动不断增加的态势有关。盈余管理的重点,以 2012 年为节点,由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动机、测度方法探讨和实证研究成果阶段向多视角关注公司治理,监管革新研究阶段转变。

图5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 将CNKI 中的2 822 篇盈余管理CSSCI 文献分析后可得出以下结论:

文献统计方面:发文量自2013 年开始呈波动上升趋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繁荣,预计近期内总体发文量仍继续增加;发文期刊主要是《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财会类、审计类,也有《管理世界》等管理类期刊。高产作者众多,发文量超过9 篇(含9 篇)的作者有29 位。

研究热点和趋势:上市公司治理、审计质量等方向是目前盈余管理领域的重点。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展开,也包含监管者监管措施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突现词的研究层面,盈余管理研究大致分为关注理论基础研究(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因素)、领域拓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深度挖掘)两个研究阶段。

通过对盈余管理研究情况的梳理可以看出,资本市场繁荣使得盈余管理领域的研究空间依旧广阔,未来可从以下方面深入展开:法律法规的制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很大,可在抑制盈余管理尤其是针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法规方面开展研究;会计准则未来会进一步向国际趋同,会计准则的进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值得深度研究。另外,近年盈余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对公司治理、审计质量等研究方面,未来应从更开阔的视角进一步加强对盈余管理机制的研究。

猜你喜欢
盈余动机聚类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动机不纯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