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垂体MRI 的影像学异常结果分析

2023-11-21 09:43周慧慧蔡晶晶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7期
关键词:脑垂体中枢性女童

周慧慧,蔡晶晶(通信作者)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江苏 盐城 224001)

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在儿童时期由于下丘脑-脑垂体-性腺轴被提前激活启动,分泌释放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后人体性激素水平上升,第二性征发育提前,表现为内外生殖器快速发育以及第二性征出现,如男童出现喉结、变声、胡须等,女童出现乳房发育、阴毛或腋毛生长等[1-2]。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最新发布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3]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普遍存在青少年儿童青春期发育启动年龄提前现象,且中枢性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且由于患者骨龄超前,骨骺愈合过早,还会对其远期生长潜能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停滞等[4-5],因此尽早诊断对预后十分关键。脑垂体作为影响人体内分泌的最重要器官,主要功能在于调控各项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其中包括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因此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诊断方式之一即是对垂体分泌的性激素进行检测[6-7]。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进展,发现中枢性性早熟儿童的脑垂体影像学结果表现出一定特异性[8],但少有研究对此异常结果展开分析,考虑脑垂体影像学结果可能与中枢性性早熟存在某种关联性,因此本研究以我院53 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垂体MRI 影像学异常结果展开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及预测提供可参考建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8 月—2023 年8 月期间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3 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作为研究组,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9],临床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女童8 岁前出现乳房发育、阴毛及阴唇发育,身高或体重异常增长,偶有成熟性排卵或初潮,经X 线检查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 岁以上,B 超检查子宫内膜影提示雌激素呈有意义的增长趋势。纳入标准:①年龄≤9 岁,均为女性,且于8 岁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②下丘脑-垂体发育正常,无病变或功能障碍;③女童本人及家属均同意加入临床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单纯乳房发育过早,激素、骨龄检查正常;②合并内分泌相关疾病、腺体肿瘤、垂体肿瘤;③依从性差,女童或家属中途退出。另选取同时期因其他原因在我院进行垂体MRI检查的53 例正常发育女童作为正常组,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1.2 方法

两组女童均接受MRI 影像学检查与性激素测定。

MRI 检查:核磁共振仪及成像系统来源于西门子MAGNET1.5T,扫描颅脑下丘脑-垂部位(鞍区),设置层厚2~3 mm,FOV(180~210)mm×(180~210)mm,观察垂体形态,测量扫描图像矢状面垂体腺中心垂直水平线高度。

性激素测定: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 于真空抗凝管中静置分层半小时,设置KH80 型自动脱盖离心机(上海科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转速3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两组女童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试纸选用罗氏试纸及贝克曼试纸。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脑垂体高度、脑垂体形态分级比较:统计MRI 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女童脑垂体高度值;根据脑垂体形态Elster 分级标准[10],对两组垂体上缘进行脑垂体形态分级,共分为Ⅰ~Ⅴ级,其中Ⅰ级:垂体明显凹陷;Ⅱ级:垂体轻微凹陷;Ⅲ级:垂体平坦;Ⅳ 级:垂体轻度凸出;Ⅴ级:垂体明显凸出,比较两组脑垂体形态分级变化情况。②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比较两组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生成素指标水平。③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基本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分析各指标与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之间的相关性。④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两组垂体高度,制作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特异性和敏感度,并评价该指标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诊断价值采用ROC 曲线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 分析,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脑垂体高度、脑垂体形态分级比较

研究组脑垂体高度大于正常组,垂体形态分级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2、图1~图2。

图1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 影像学图像

图2 正常发育女童MRI 影像学图像

表2 两组脑垂体高度、脑垂体形态分级比较

2.3 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

研究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IU/L)

表3 两组性激素指标比较(,IU/L)

2.4 脑垂体高度与基本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组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垂体形态分级、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脑垂体高度与基本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5 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分析

经ROC 曲线分析,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0.05)。见表5、图3。

图3 脑垂体高度ROC 曲线

表5 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论

在人体青春期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三大分支系统共同调控人体内分泌系统,对生长发育、生殖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枢性性早熟正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异常,性激素过早分泌,从而使人体提前启动青春期发育机制,出现第二性征,在此过程中,垂体是激动性腺分泌性激素的直接器官,因此其异常表现是造成中枢性性早熟发生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可能与母亲初潮年龄、家庭关系、生活环境、膳食模式、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11-12]。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垂体形态、高度与生长激素分泌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儿童出现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根本原因,故推测垂体形态高度可能会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并与中枢性性早熟发生存在某种联系[13]。

此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身高、体重均较正常组高,提示中枢性性早熟会加速人体正常生长与骨骼发育,经MRI 影像学检查,发现研究组脑垂体高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垂体形态分级方面,研究组主要集中于Ⅳ~Ⅴ级,正常组主要集中于Ⅲ级,表明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脑垂体高度较正常女童高,且垂体形态普遍凸出隆起状,与林丽君等[14]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在于垂体高度、形态大小能一定程度反映脑垂体发育水平,而其异常发育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功能的正常,造成激素水平异常。本研究中研究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中枢性性早熟与性激素水平异常增长有关,经相关性分析,证实脑垂体高度与身高、体重、脑垂体形态分级、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均呈正相关,与张莹等[15]研究结果一致,均说明垂体高度与人体性激素分泌密切相关,亦是导致女童出现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之一,田宇波等[16]研究也佐证血清指标联合MRI影像学结果对早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诊断的可行性。本研究经ROC 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脑垂体高度与中枢性性早熟之间的灵敏度、特异性较好,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身高、体重、脑垂体高度、性激素水平均较正常发育女童高,脑垂体形态分级主要为Ⅳ~Ⅴ级,且脑垂体高度与以上其他指标之间直接存在一定相关性,脑垂体高度对中枢性性早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成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临床诊断可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脑垂体中枢性女童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MRI特征及其与性激素基础值和激发值的关系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对不同分级脑垂体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有些女性不孕是脑垂体有问题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冰毯联合冰帽治疗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合并颅内钙化的渴感减退性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和治疗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