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牙雕艺术与时代同行

2023-11-21 17:22宋春国莆田市湄艺实业有限公司
天工 2023年20期
关键词:牙雕猛犸象象牙

宋春国 莆田市湄艺实业有限公司

牙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明清时代,牙雕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皇室和贵族喜爱的艺术品。

位于莆田工艺美术城的猛犸牙艺术创作展示中心,是中国当代牙雕艺术的重要陈列地之一,集多位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和中国牙雕艺术发展历程于一体。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的牙雕作品,领略到中国牙雕艺术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

牙雕具有三大特点,这是成就其艺术价值的基础。其一,精致细腻。传统牙雕以精细的刻工而闻名,雕刻师使用细小的工具,精细地塑造人物、花卉、动物、景观等,以精湛的技艺呈现细腻的纹理和细节。其二,题材广泛。牙雕的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自然风景等,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还反映了雕刻师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其三,珍贵稀有。传统牙雕的材料是天然象牙,当代牙雕使用猛犸象牙化石代替,两者都具有稀缺性,因此用其精雕细琢而成的作品更加珍贵和稀有。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牙雕艺术也面临着迫切的创新需求。如今,人们更注重艺术品本身带来的内心触动和审美体验。为了满足人们对牙雕艺术的需求并促进其健康发展,牙雕艺术家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另外,出于对野生动物、自然资源的保护,国际和国内陆续推行“禁象牙令”,禁止销售天然象牙及其产品,这使得牙雕这一传承千年的艺术形式陷入了“无米下锅”的困境,一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技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在当今社会,牙雕艺术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融合现代艺术元素,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创新性的作品。为了使牙雕艺术与时代同行,笔者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材质、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一、开发猛犸象牙,突破材质瓶颈

牙雕艺术在我国传承了千年,过去一直以天然象牙为主要材料,这是由天然象牙优质的材料属性决定的。

象牙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其硬度可以与一些金属相媲美,这使得象牙成为雕刻和制作精美工艺品的理想材料。象牙的密度相对较高,比一般的木材要重,这使得用象牙制成的工艺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象牙具有独特的纹理和颜色,淡淡的纹理相互交错,极具美感;颜色方面,象牙通常呈现出乳白色或微黄色,是美学意义上的“高级色”。此外,象牙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雕刻、切割等方式进行加工和塑造,这使得雕刻师能够以自由的方式,雕刻出各种形状和细节。

尽管象牙具有独特的材料特征,但由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需要,国际、国内都对象牙的使用和贸易进行了严格限制。1989 年,联合国洛桑会议缔结《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滥杀大象和贩卖象牙;2016 年12 月30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有序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的通知》,要求分期分批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通知规定,“2017年3 月31 日前先行停止一批象牙定点加工单位和定点销售场所的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2017 年12 月31 日前全面停止”。规定还指出,除积极引导象牙雕刻技艺转型,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后,文化部门还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转型,引导象牙雕刻技艺传承人用替代材料发展其他牙雕、骨雕等技艺。

随着相关禁令的实施,牙雕艺术家开始积极寻找其他可替代的材料,以保持其创作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同时不断调整工艺技术,以适应新材料,提高创作效率和精度。

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牙雕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为了寻找可替代的原材料,笔者开始深入探索各种可能性。经过比较、总结,发现猛犸象牙是一种可行的替代品。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其牙齿被保存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中。这些象牙在经历了数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宝石”。猛犸象牙不仅具备与天然象牙相似的硬度和密度,还具有类似纤维的黏性和吸光性。因为这些特性,猛犸象牙可以用来雕刻更精细的人物和动物形象。不管雕得多细微,都可以一目了然,经抛光后,作品不但不刺眼,反而更加晶莹剔透。

此外,猛犸象牙是一种非常“显工”的材质,具有比玉石更好的韧性和比木材更好的细腻度,相比当代象牙密度大、硬度高,更具稳定性,适合雕刻。猛犸象牙的缺点是成材率低,在已发现的猛犸象牙中,去除已经石化的部分,只有约15%可用于雕刻,其中还有中空、断层等情况,完整的实芯料非常难得。

如今,猛犸象牙已逐渐被牙雕界视为现代象牙的最佳替代品。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猛犸象牙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由于猛犸象已经灭绝,猛犸象牙也不可再生。因此,使用猛犸象牙作为牙雕材料需要谨慎对待。

二、跨界探索,创新艺术形式

牙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寻求跨界探索和艺术形式的创新。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牙雕艺术家开始注重融合传统技艺和现代元素。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研究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如雕塑、绘画等,将新的艺术元素融入牙雕作品中,使之更具时代感和观赏性,创造出更加独特的作品。具体来说,融合其他艺术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一)绘画和牙雕的融合

艺术家可以在牙雕作品上进行绘画,将色彩和线条融入创作中,这种融合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的细节和层次,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显得更加生动和立体。

(二)其他雕塑材料和牙雕的融合

牙雕作品可以与其他材料的雕塑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复杂和多样的立体形态。例如,将牙雕作品与木雕、玉雕等艺术形式结合,形成材质与色彩的反差,更好地突出主次关系,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珠宝设计和牙雕的融合

牙雕也可以被用于珠宝设计中,成为珠宝作品的一部分。多数猛犸象牙原材料体积都比较小,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牙雕与宝石、金属等材料的珠宝相结合,运用镶嵌、错金等工艺,展现出珠宝设计不同的气质和个性。

融合其他艺术形式既丰富了牙雕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打破了传统的限制,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通过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牙雕作品可以呈现出更加多样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传达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这种融合不仅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多样化需求,还推动了牙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拓展题材,打破创作边界

艺术家在牙雕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上也进行了创新,以表达更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具体而言,题材的创新包括主题创新、风格创新两方面。

主题创新方面,传统的牙雕主题通常以动物、植物等自然元素为主,艺术家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社会中的抽象概念等主题,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艺术家可以以人类关系、性别平等、身份认同等为主题,通过牙雕作品探讨社会问题和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牙雕作品传达对当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风格创新方面,传统的牙雕作品风格通常以细腻、精细为主,但艺术家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如简约、抽象、现代等。通过改变雕刻的线条、形态等,艺术家可以为作品赋予不同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在实践层面,主题和风格的创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在选择创新的主题和风格之前,艺术家需要对相关的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更加准确地把握主题的核心和要点,选择适合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

其次,创新需要艺术家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艺术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思考问题,挖掘出新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完善自己的构想,不断提升和改进。

最后,应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互动,积极参加展览、艺术活动等,与观众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倾听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作品。

拓展题材的意义在于推动牙雕艺术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创新,牙雕艺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和观众的需求,保持其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为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和思考,激发他们对牙雕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创新也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促使他们不断探索和突破传统的边界,通过创新主题和风格,使牙雕艺术与时俱进,保持其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关注人才培养,积极交流合作

牙雕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形式,加强人才培养可以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保护和传播其文化价值,推动牙雕艺术的创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从艺40 多年来,笔者一直将人才培养视作重中之重,至今已培养了数百位牙雕人才。

牙雕人才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牙雕教育体系,包括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培训班,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艺术素养,在培养的过程中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看他们是擅长刻画人物、动物,还是更擅长打磨,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牙雕人才。

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牙雕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积极推动相关院校吸引和培养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牙雕艺术家和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创作。

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牙雕创作。如组织艺术展览、比赛、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行业专家和其他艺术家进行交流和互动,从中获得反馈和启发。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培养学生、传承技艺的过程中,牙雕艺术家也可借此机会,与其他艺术家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与不同领域的人才合作,融合各种艺术思想和技术手法,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创作思路。

作为猛犸牙雕的先行者,笔者坚持教学相长的思路,积极参加行业研讨、交流会,多次受邀参加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等组织举办的国家级专业性博览会及学术交流会,创新思路得到了极大的开阔,相关作品荣获金奖五十多项,多件作品被国家级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 年,作品《百子祥瑞图》(见图1)亮相“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福建展示区,实现了牙雕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得到中外嘉宾的肯定。

图1 《百子祥瑞图》 宋春国/作

猜你喜欢
牙雕猛犸象象牙
寻找象牙参
一根象牙筷
当代猛犸牙雕的再生与发展
我是动画大明星——真猛犸象
象牙长啊长
当代猛犸牙雕的再生与发展
冰原巨兽猛犸象
象牙战争
巧夺天工的牙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