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拍片危害大吗?

2023-11-21 02:53王彬肖虹高林峰
家教世界·V家长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断层扫描拍片牙科

王彬 肖虹 高林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牙颌保健(含口腔美容)也在迅速发展。为了拥有一口整齐、漂亮的牙齿,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口腔门诊咨询。这其中,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口腔拍片会致癌吗”。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对风险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1895年年底,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线。仅仅两周之后,德国牙医奥托·沃克霍夫在朋友的帮助下,就获得了自己牙齿的X线片。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于人类牙齿的X线胶片。而这位牙医也成为最早感受X线威力的人,事后他出现了脱发等不良反应。

研究显示,电离辐射会直接或间接对DNA造成生物损伤。这种损害可能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增加。虽然单次牙科放射学检查导致的医疗照射剂量相对较低,但由于涉及范围广,其健康风险仍不容忽视。同时,牙科放射学检查可对甲状腺、舌下腺等辐射敏感组织造成放射危害。

牙科拍片輻射剂量并不大

事实上,为避免口腔放射学检查的健康危害,医学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今,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锥形束CT(CBCT),它是用于口腔检查的理想设备。

CBCT剂量仅为多层CT辐射剂量的1/400,牙科摄片辐射剂量可谓小之又小。

选好医疗机构能减少风险

牙科放射学是口腔疾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之一,虽然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很低,但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仍是放射防护最基本的理念。因此,在决定接受何种牙科放射学检查之前,口腔科医师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充分利用之前已获得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合理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牙科患者的辐射暴露。除非急症,牙科摄影不应作为受检者每次就诊的例行检查,在未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评估的情况下,不应实施牙科放射学程序(特别是儿童)。

对于初诊患者,医生若能获取既往牙科放射学检查结果,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同时考虑进行个体化影像学检查,包括后咬翼和全景检查,或后咬翼和选定的根尖周影像学检查。因此,若近期曾接受牙科放射学检查,再次就诊时,应尽可能将之前的病历和放射学检查结果提供给医生参考。

全景断层扫描是7~12岁儿童最常做的检查,主要应用于正畸过程。牙科全景设备提供多种成像程序。在儿童牙科全景断层扫描期间,通过选择不同程序,可以实现20%~40%的受照剂量减少;通过调整视野大小,还可以实现57%的大脑受照剂量减少和41%的眼睛受照剂量减少。减小图像尺寸是一种简单、可实现且有用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位于上颌骨区域的放射敏感器官的辐射剂量。

这说明,即便是同样的检查、同样的机器,操作医生的专业水平也对检查结果、风险防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最好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猜你喜欢
断层扫描拍片牙科
本期英文缩略语名词解释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牙科界茅台来了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
B型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玻璃体后脱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加性指标的网络断层扫描的研究
上市公司“拍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