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的波动
—— 大连三十七相

2023-11-22 09:13责任编辑任丽娟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业态建筑设计

责任编辑:任丽娟

UUA 建筑师事务所

是一家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特许资质的事务所。作品在业界已经建立起卓越的声誉,主要体现在:对空间与形式的创新性设计、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文化和场所的敏感性。事务所的核心理念为 “几何精神”。UUA 的工作范围涵盖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可承接从小型艺术装置到大型产业园规划的各类规模项目。

李泳征

UUA 联合创始合伙人、伦敦大学学院建筑学硕士、英国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特许会员。是UUA 建筑师事务所的联合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全面负责工作室的设计创作和项目品控。设计作品曾登上国际范围内的众多媒体,也多次获得国际知名设计大奖,包括2018 年美国IDA Awards 银奖,2021 年意大利A'Design Awards 银奖,2021 年德国ICONIC Awards 优胜奖,2021 年英国WAN Awards 金奖,2021/2022 年美国Architizer A+ Awards 终选奖等。

李其郅

UUA 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李其郅目前主持UUA 北京工作室的项目管理与日常运营。多次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 主要擅长商业综合体、总部办公、酒店、文化旅游地产开发的策划与方案设计,并多次在大型公建投标中中标。他以客户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设计目标,力争为客户提供多元的策划和建筑解决方案。

2 总平面图

项目地址:辽宁大连

项目时间: 2020.12 ~ 2022.9

项目规模:5300 m2

项目业主:大连三十七相文旅科技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室内设计:UUA 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合伙人:李泳征、李其郅

设计团队:邓亮、贺文博、姜腾、马兴华、方泓博、吕延锋、陈寰宇、张家欣、金雨心

合作单位:大连松岩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幕墙深化+工程:上海华艺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照明工程:大连路灯设计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摄影:金伟琦

视频制作:肖石明、金伟琦

“沿市井小街爬坡而上,数个转弯之后,豁然望见高耸的台地之上矗立着一座宽阔的建筑,不由联想到雅典卫城之上的帕特农神庙。因此,探究建筑形象与城市精神的契合就成为本项目的设计原点。”

——李泳征

大连三十七相由UUA 设计合伙人李泳征和管理合伙人李其郅共同主持。历经两年的设计建造,项目的建筑、室内和景观终于整体完工。项目位于大连市老城核心区,由一座废弃工厂改造而来。建筑设计以大连标志性的山与海的地域特征展开,塑造了一座充满视觉想象的综合性文创园,为大连的城市更新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范式。

历史: 七零年代旧时工业的记忆

大连既是沿海开放城市,也是老工业基地城市,肩负着东北对外开放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双重任务。作为东北的经济旗帜,大连现存大量的工业遗产,如何避免粗放式的大拆大建,而是通过恰当的保护和再利用,赋予老工业园区新的功能,成为亟待探索的方向性模式。大连三十七相就是在此背景下开启的城市更新实践。

大连三十七相位于大连西岗区长红街37 号。原有厂房始建于20 世纪七十年代,历经了大连无线电厂、辽无二厂、昀华科技等多次转变,承载了50 年的风霜洗礼,留下了一座占地约六亩的,在护坡坎的台地上的废弃厂区。建筑位于半山之间,北望海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也是那个曾经蓬勃的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印记。

3 位于旧城中的大连三十七相

新生:东北城市更新的新范式

项目基地背靠烈士山,北望大连湾,毗邻大连市人民政府,处于老城的核心区。场地周围散布着同样具有几十年历史的老旧社区,这座工厂已经成为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因此,新的建筑形象既要与周围的居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要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区域性地标,以“针灸”的方式激活老旧社区。

大连三十七相的更新,引入叙事性的符号承接历史与未来,采用精致轻介入的手法形成新旧反差,通过塑造文化的生命力带动商业的持续性,在山海之城打造了一座兼具精神性与务实性的“城市灯塔”,成为东北乃至全国城市更新的一种新范式。

1 连接中央庭院与屋顶花园的室外楼梯

2 充满活力的城市节点

策略:新旧秩序的统一

大连三十七相的设计策略立足场地现状,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平衡,用多层次的情绪感知和综合性的逻辑判断为项目改造赋能。设计师希望将这座旧工厂更新为城市的区域性地标,容纳复合的业态,最终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城市节点。

厂区主建筑原为一座长方体的工业厂房,采用规整的6 m x 9 m 结构轴网,呈现出一种典型的单调乏味的工业建筑形象,与文化创意产业所要呈现的活跃感在本质上相矛盾。怎样创造出一种改造前后的连续性,同时又把建筑从原本单调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达到一种更加自由浪漫的形式,是设计师思考的一个重点。

在具体的改造策略中,首先是新立面网格的建构。设计师根据新的功能业态需求,在原本2 层的主厂房中分别植入夹层,形成4 层楼板。依据楼板、屋顶以及女儿墙的建筑标高,形成了立面网格的水平线。与此同时,立面网格垂直线采用1.2 m的间隔,即符合常规建材的规格,又与建筑的轴网形成倍数关系。基于这套立面网格,建筑原有墙体的门窗洞口被重新划分,以适应新的建筑空间布局。原墙体之外的新幕墙系统的龙骨布局和面板分格同样由这套立面网格衍生。通过梳理原有建筑结构所蕴含的秩序性,设计师构建出一套叠合于旧有秩序之上的新立面网格体系。这种新旧之间的派生关系,不仅在建构层面上将新的幕墙系统贴合于旧有秩序之上,同时也暗示了建筑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与命运变迁。

3 台地上的建筑新貌

4 狭长的北庭院

改造策略的下一步是立面的体块构成。设计师引入白色穿孔铝板和套窗这两种体块组团,基于立面网格,运用这两种组团排布出随机交错的形态,将原本单调的长立面转变为丰富的光影与材质的视觉体验。

符号:山海之间的波动

建筑形象的萌生源自对于大连城市精神的探究。山地、丘陵、半岛、海洋,独特的地理资源以及城市形态,造就了大连山海之城的城市印象。建筑改造的第一直觉就源于这个城市的地理特征,UUA 基于建筑的现有体量,从海浪与风帆的形式中抽象提取设计语言,并加以理性的加工和表达,使得建筑形象与城市精神有了一个充分的契合,构建起建筑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赋予建筑新的视觉想象。

作为幕墙中最为重要和显著的元素,白色穿孔铝板组团被设计成起翘的形态,并且铝板的冲孔率随着起翘逐渐变小,过渡到实面铝板。这种形态的组合使人联想到波浪的涌动,亦或层叠的风帆。在起翘铝板的侧端,采用条纹渐变的彩釉玻璃,叠加出更为细腻的层次。在建筑东南角,两个方向的“波浪”由此交汇,形成了建筑的制高点与视觉核心。

1 文创书店的清新绿色

2 时装店

业态:基于复合业态的空间重构

复合业态是保证园区活力的重要前提,每一种业态适合不同的目标人群,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不同业态之间互为导流,获得合力效应。大连三十七相包含办公、收音机博物馆、咖啡馆、文创书店、报告厅、茶室、时装店、艺术教育、饭店等组合业态,强调“融合性空间”这一主题。

关于室内空间的设计语言,设计师认为首先要呼应建筑的独特形式,同时,各个业态空间也应当具备统一的形式逻辑。通过隐喻的设计手法,设计师最终提炼和发展出一个专属于大连三十七相的形式语言:“波动”。在室内空间中,墙体、家具和天花大量采用起伏的波浪形式,并通过彼此渗透打破功能分区的界限,营造出一连串如流水般的动感空间。

颜色运用是表达设计主题和空间个性的重要手法。设计师为每个空间挑选了专属的色彩搭配,形成丰富的视觉感受和空间体验。例如收音机博物馆被赋予了深蓝色,营造出一种关于无线电波的深邃氛围,使参观者自觉地转换到观展的情绪当中。文创书店采用绿色,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文化与艺术的活力。咖啡馆则采用俄式建筑的砖红色,呼应大连这座城市与俄国的历史渊源。

景观:打造宜人的驻留场所

园区内包含中央庭院、北庭院和屋顶花园三部分景观,采取从公共到私用的层级过渡。中央庭院由建筑群和护坡坎围绕,形成类似于传统街道一般的舒适比例,是整个园区的公共交通核心。北庭院形态狭长,成为底层店铺的户外延展空间,具有半私密属性。屋顶花园视野开阔,设有运动场与户外休闲聚会区,可作为私人定制的专属活动空间。由此北望,密集错落的老城肌理,高耸时尚的新城天际线,以及楼群缝隙间依稀可见的海湾与远山,以一种近乎隐喻的方式映衬了大连三十相对于历史、当代与自然的融合。

4 收音机博物馆的深蓝色

5 阶梯式共享空间

6 咖啡馆的俄式砖红色

猜你喜欢
业态建筑设计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建筑的“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