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结构错层部位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2023-11-22 09:1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1期
关键词:错层轴线层间

张 明

1 工程概况

某茶园茶文化展示区座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地上2 层,层高均为3 m,建筑总高度7.25 m,室内外高差0.1 m,总建筑面积约为1153.8 m2,整个茶文化展示区屋顶均为坡屋顶。

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地面粗糙度为B 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加速度为0.05g,该建筑场地类别为П 类,场地的特征周期为0.45 s,50 a 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40 kN/m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结构的设计工作年限为50 a[1-3]。根据《山东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相关规定,按照不低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0.1 g 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同时,本工程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抗震等级按照三级计算[4]。

2 框架结构错层位置结构设置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茶园茶文化展示区主楼8 轴线两侧位置存在高差,导致在8 轴线位置出现错层,建筑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建筑北立面布置如图2 所示。

图2 北立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3 框架结构抗震弹性分析

本工程采用建筑结构计算软件PKPM 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及设计。

3.1 该结构整体参数

经整体计算分析,框架结构整体第1 周期为0.6279 s,Y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72,第2 周期0.5868 s,X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99,第3 周期为0.5093 s,Y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27。第1 周期与第2 周期以平动为主,第3 周期以扭转为主,第3 周期的扭转周期与第1 平动周期之比为0.81,小于0.90,满足规范要求。X向地震工况下的全楼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155,Y向地震工况下的全楼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896,均小于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满足要求[5]。

3.2 错层处各点的层间位移角

8 轴线上分别与C轴、D轴以及E轴相交处节点的层间位移角数据如表1 ~表4 所示。

表1 X 向地震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2 Y 向地震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3 X+Y 地震(双向效应)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4 Y+X 地震(双向效应)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3.3 错层处各点的剪力

8 轴线上分别与C轴、D轴、E轴相交处柱的楼层剪力数据如表5、表6 所示。

表5 X 向地震工况柱的楼层剪力 单位:kN

表6 Y 向地震工况柱的楼层剪力 单位:kN

3.4 错层处各点的柱底弯矩

8 轴线上分别与C轴、D轴、E轴相交处柱底弯矩如表7、表8 所示。

表7 X 向地震工况柱底弯矩 单位:KN·m

表8 Y 向地震工况柱底弯矩 单位:KN·m

3.5 错层位置的加强措施

将8 轴左右两侧相关范围内的结构板的厚度由原来的120 mm 更改为150 mm,重新经过整体计算分析,该框架结构的整体第1 周期为0.6297 s,Y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73,第2 周期为0.5892 s,X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99,第3 周期为0.5105 s,Y向整体平动系数为0.26。第1 周期与第2 周期以平动为主,第3 周期以扭转为主,第3周期扭转周期与第1 平动周期之比为0.81,小于0.90,满足规范要求。X向地震工况下的全楼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144,Y向地震工况下的全楼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887,均小于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满足要求[5]。

3.6 错层处加强后各点的层间位移角

8 轴线上分别与C轴、D轴、E轴相交处节点的层间位移角数据如表9 ~表12 所示[6-8]。

表9 X 向地震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10 Y 向地震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11 X+Y 地震(双向效应)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表12 Y+X 地震(双向效应)工况各节点位移角

3.7 错层处加强后各点的剪力

8 轴线上分别与C轴、D轴、E轴相交处柱的楼层剪力数据如表13、表14 所示。

表13 X 向地震工况柱的楼层剪力 单位:kN

表14 Y 向地震工况柱的楼层剪力 单位:kN

3.8 错层处加强后各点的柱底弯矩

8 轴线上分别与D轴、E轴、F轴相交处柱底弯矩数据如表15、表16所示[9-11]。

表15 X 向地震工况柱底弯矩单位:KN·m

表16 Y 向地震工况柱底弯矩单位:KN·m

3.9 错层处加强后的对比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得出,随着板厚的加大,错层处相关的位移角会增大,传递地震剪力也会随着板厚的增加而增大。

4 结语

错层部位导致的楼板不连续,不利于传递整体水平力,因此错层部位属于结构抗震的薄弱部位。针对此问题,需要对错层部位进行抗震设计与分析,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错层轴线层间
基于超声检测的构件层间粘接缺陷识别方法
高层建筑错层结构设计分析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某商业+停车楼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及措施
有关错层结构的探讨
基于层间接触的钢桥面铺装力学分析
基于回归分析的水电机组轴线曲折预判断分析
结合多分辨率修正曲率配准的层间插值
行书章法浅析(十五)书写应把握行轴线
大段合采油井层间干扰主控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