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钢连廊结构施工技术方案研究

2023-11-22 09:13王育安吴多俊刘萧峰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3年21期
关键词:支模立杆钢梁

黄 亮 王育安 袁 群 吴多俊 刘萧峰

1 工程案例

某大厦施工总承包工程场地东西长约61 m,南北长约314 m,总用地面积24317.22 m2,建设用地面积19990.29 m2。项目由3 座办公楼和商业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256310.09 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85343.34 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70966.75 m2。A 栋办公楼共39 层,其总高度192.90 m,B 栋办公楼共30 层,该建筑高度为150.30 m,C 栋办公楼共17 层,建筑高度为87.58 m。

本项目连廊钢结构独立承重柱和混凝土梁的施工部位位于A 栋与B 栋之间3 ~4 层的钢构连廊,以及B 栋与C 栋之间3 ~4 层的钢构连廊。连廊钢结构为焊接H 型截面,最大质量为25.3 t,截面尺寸1050 mm×700 mm×50 mm×50 mm,跨度为25.5 m。

支模架支承面为地下室顶板,因此在顶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满足梁柱承载力,进而达到支模荷载。2段连廊钢结构独立柱和3 层混凝土梁的支模架体高度均为9.35 m,4 层混凝土梁的支模搭设总高度为14.9 m。钢构连廊独立承重柱和混凝土梁的架体宽度为5.45 m,架体高宽比应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应大于3.0,并在独立柱和3 层混凝土梁内预埋钢管作为连墙件,以满足钢管架体的稳定性。高支模架体施工主要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绘制高支模搭设施工图并验算,保证施工安全。

2 连廊钢结构吊装安全施工方案分析

2.1 钢结构深化设计

钢结构深化设计需要将概念模型转变为设计模型和图纸,通过分析和计算杆件及节点的加工、运输与安装等,确定杆件与节点的焊缝、螺栓、分段和吊装耳板等,确保杆件与节点的安全性[1]:首先,要按照杆件实际长度建立三维模型,将单线模型分别导入2 个以上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验算结构空间受力,并计算所有杆件的压杆长细比、强度应力和稳定应力比。其次,参照调整后的杆件断面建立实体模型,按照杆件受力性能划分主次杆件,使用主要杆件裁切次要杆件,自动生成杆件端口的空间相交曲线。最后,生成深化图纸,要表示出杆件长度、断面尺寸、杆件相交角度以及螺栓孔间距等内容。

2.2 钢结构加工

钢结构加工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加工流程如下:技术准备—材料采购和复验—钢材前期加工—杆件加工—节点整体组装—涂装—运输。在技术准备阶段,要确定焊接工艺和试验方案,并进行管理、技术和人员培训。在钢结构加工制作前,需要明确构件截面尺寸、杆件连接技术要求、构件加工制作和安装连接要求、钢结构焊接要求以及未注明的角焊缝焊脚要求等。在钢结构加工过程中,要预处理钢材变形,再进行零部件的放样和划线,完成材料拼接和构件组装[2]。

在钢结构焊接加工时,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材料和设备,并进行焊接材料烘焙,同时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人员培训。在焊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工艺类型采用不同的焊接流程,并控制材料变形和裂纹,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在钢结构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切割、矫正、成型、边缘加工、端部铣平、安装焊缝坡口以及钢结构外形尺寸等的精度质量,为施工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2.3 吊装施工工艺

本工程A 栋与B 栋之间以及B栋与C 栋之间有2 根钢柱和2 层钢连廊,钢柱和钢梁采用100 t 汽车起重机进行吊装。3 层钢梁标高为9.650 m,下方为1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其标高为±0.000 m。4 层钢结构顶面标高为15.900 m,下方为3层钢梁结构板面,其标高为9.650 m。

本工程若采用分段安装方式,高空组装和焊接工作量较大,现场机械设备难以满足吊装要求,需要大量高空组拼胎架,不但搭设难度大而且分段数量多,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3]。此外,分段安装施工难度较大,不利于控制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因此,结合技术要求和工程经验,对于部分钢结构采用分段吊装法,即先在工厂完成前期拼装、焊接和油漆等工作,然后在施工现场拼接吊装到位。该方法施工范围主要集中于楼面位置,对其他专业施工影响较小,且高空作业量少,吊装安全性高,能够提高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水平。

钢梁分段吊装施工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搭设临时支架—地面拼装—设置安全措施—钢梁吊装—测量校正—焊接—探伤—拆除临时支架—完成钢梁安装。部分钢梁截面较大,单根质量较重,超出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根据结构特点、现场吊装设备条件、场地情况以及施工便利性,将钢梁分节吊装,分节位置设置在钢梁1/3 位置。

为方便现场安装并确保吊装安全,工厂加工制作钢梁时,应在钢梁上部开吊装孔或焊接吊耳,大跨钢梁采用焊接吊耳的方式,轻型钢梁则采用预留吊装孔的方式。吊装孔或吊耳的位置到钢梁端头的距离一般为构件总长的1/4。吊耳规格200 mm×200 mm,厚度为20 mm,材质为Q355,通过焊接与钢梁连接。本工程主体钢结构地上高度为15.90 m,可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每层柱间的主梁和次梁。单根钢构件吊装示意图,如图1 所示。

图1 单根钢构件吊装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构件进场后,需审核检查探伤报告,并采用量测、目测以及仪器检测等方法,检查构件的外观、尺寸和焊缝,检查合格后进行移交存放处理[4]。构件要堆放在指定区域,堆放场地应排水良好,对于易积水位置要用枕木将构件架空,避免构件泡水锈蚀。构件排布应预留空隙,便于现场加工和吊装。

钢梁安装采用先主梁后次梁、先内后外和先下层后上层的顺序进行。每个区域钢柱安装完成后,应及时安装柱顶楼层的主梁和环梁,其余钢梁在前一区域钢柱和钢梁校正及焊接完成后进行安装,安装时要综合考虑轴线、水平度、标高和连接板间隙等因素,安装到位后进行校正,确保各分项偏差值均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内。吊装时需注意钢梁方向,钢梁就位后要先将梁两端孔通过冲钉对位,然后用螺栓拧紧。

在钢梁拼接前要布置胎架平面,设计支撑点、格构柱和埋件等,确保拼装胎架能够有效传递荷载,控制施工结构变形,确保支撑体系的可靠性。钢梁吊装时,首先,要用垫木垫平拼接场地。其次,在地面拼接组装钢梁,并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确保高差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并进行拼装起拱和焊接质量控制。再次,拼装结束后要用水准仪复测钢梁水平度,确认无误后用高强螺栓固定,并进行磨光、除锈和补漆。最后,将钢梁吊至合适位置,并校正基座中心、柱顶定位轴线、钢梁垂直度以及侧向弯曲,校正无误后松开吊钩。

紧固高强度螺栓要选择合适的机具设备,并检查和修复栓孔孔径。装配和紧固接头时,应从安装完成端或刚性端向自由端进行。此外,高强螺栓的初拧和终拧要按照紧固顺序进行,由螺栓群中间向两边对称逐个拧紧。

钢梁吊装到位后,应及时夹好连接板,对于孔洞存在偏差的接头,应采用冲钉配合调整跨间距,再用安装螺栓拧紧[5]。连廊钢梁吊篮由圆钢制成,在地面验收合格后吊至钢梁侧边,便于现场安装和校正。吊装前需在钢梁两端上翼位置各安装1 根圆钢防护立杆,在2 根立杆间设置钢丝绳,以确保施工人员行走安全。

3 钢构连廊独立柱混凝土梁高大支模安全施工方案

3.1 高大模板支撑设计

本工程钢构连廊独立柱和梁的模板施工采用木模板+脚手架的支撑形式。独立柱及3 层和4 层的混凝土梁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中3 层梁采用高支模架体搭设,4 层梁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搭设。现浇梁支模采用木方次梁+钢管主梁的方式,采用钢管立柱支撑。支模形式为不共用梁板立柱,单独支撑为顶托双钢管,扫地杆距地面200 mm,其步距为1100 mm,顶托伸出立杆长度不应超过200 mm,顶托和立杆的自由端不应超出最上道水平横杆500 mm,梁侧采用木方和双钢管,使用对拉螺杆固定。

3.2 高大模板施工工艺和注意要点

3.2.1 高大模板施工工艺

梁模板分为底模板和侧模板,均采用木胶合板,用铁钉拼接。梁模板安装施工流程如下:排杆—放线和弹线—搭架—调整标高并安装板底模—安装梁底模—放置和绑梁钢筋—安装侧模—校正标高—验收并移交混凝土工种。搭设承重支架前应在立杆下垫木垫板,安装梁底模板时应拉通线找直。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先检查插件和扣件的紧固性,并在立杆上标出标高以控制梁板支模高度,然后用线锤吊引梁边位置,并用铁钉固定,最后安装梁侧模和板模[6]。当梁高达到700 mm 及以上时,应先预留梁一侧模板不封闭,在梁钢筋绑扎完后再进行封闭。

在高大支模架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应先浇筑竖向构件。对于高大截面梁可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以先柱后梁的顺序依次浇筑。在混凝土浇筑时,需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浇筑高度,优化原材料配合比,控制荷载效应,降低浇捣速度。对于高度超过5 m 的钢构连廊独立承重柱结构,应分层浇筑,若一次性浇筑则会因压力过大出现爆模和混凝土离析现象。多次分层浇筑时应尽量延长分层沉实时间,避免吊模处出现掉角等质量缺陷。在浇筑完成后,需在24 h 内进行浇筑养护,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 d。

3.2.2 高大模板施工注意要点

高大支模架搭设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其施工注意要点如下:第1,在架体支设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立杆底部支撑结构要具备荷载支承能力。第2,沿架体外圈和内部纵向和横向设置剪刀撑,并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 m,且旋转扣件不应少于3 个。第3,架体立杆需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按50%错开接头,所有立杆必须落地,扫地杆应距离地面200 mm,底部支撑立杆下应设置木垫板。第4,应在3 层梁凝土梁内留设预埋钢管,沿梁跨方向每3.6 m 设置1道,作为连墙件与架体连接,以增强架体稳定性。第5,在施工4 层梁支模操作架时,可在3 层独立柱处加强抱柱措施。高大支模搭设时,应在地下室顶板区域加强回顶架抱柱措施,抱柱拉结不应少于3 道。第6,架体外围应满挂安全网,每3.6 m挂设1道,此外在梁底要挂设1 道安全网。第7,架体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支架扣件拧紧度是否合格,立杆和水平杆搭设是否符合方案要求,避免施工安全隐患。

3.3 高大模板拆除工艺

在施工模板拆除后,应观测构件的挠度变形情况。模板拆除时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要求,如表1 所示。

表1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1.2 MPa。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前,应保留梁底立杆支撑不拆除,对于截面超大的梁,除梁底支撑立杆外梁侧应至少保留1 根立杆不拆除。已拆除模板和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能够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梁模拆除顺序为先拆除梁底木枋,其次拆除梁侧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在拆模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拆模过程中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施工区域下方严禁站人。模板拆除后应按规格大小整齐堆放,并及时回收扣件、螺杆和螺帽等,不得随意处置建筑垃圾,以确保整体施工满足绿色施工规范要求。

4 结语

大型钢连廊结构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在施工作业中需要严格进行钢结构吊装和高大支模的施工管理,确保有效控制整体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施工方案,从而确保项目实现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支模立杆钢梁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便于安装的钢梁
CFRP板加固钢梁疲劳寿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