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补上”的公开课

2023-11-24 13:42李艳玲
新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老师上课记录表教研组

□ 李艳玲

“老师们,下周二市教科院领导到我校检查,请各教研组准备好一节公开课。”一天早上,刚落座,我就看到学校工作群里弹出了一条信息。

又要上公开课!还是市级公开课,成败直接关乎上级对学校教学水平的评价!让谁来上呢?作为教研组长的我开始犯愁了。

市级公开课、区级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素养课……每学期这样的公开课简直比蜈蚣腿还多。每到这时,组内的教师都推三阻四,不愿意上。没办法,我们教研组只能达成一致意见:凡是迎接上面检查的各类公开课,一律由中青年教师轮流上。

翻开记录表,这次该轮到许老师上课了。不巧,许老师正在休病假。那就只能往下轮,那就是周老师了。

“周老师,刚下课呀。群里通知下周二市教科院领导来我校检查,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这次本来轮到许老师的,可她还在休病假,只能往后面轮了……”锁定目标后,我乘着下课时间,来到八年级办公室找周老师。

“李老师,我下周还要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现在还没准备好,你就先放过我吧!”我话音未落,周老师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抓住我的胳膊,苦苦哀求。

我再翻翻记录表,再往后就是张老师和小王老师了。张老师刚上过骨干教师示范课,肯定不会同意。小王老师今年才参加工作,上这种市级公开课,能行吗?我心里正犯着嘀咕,学校工作群里又蹦出一条信息:“请各教研组长今天下班前将下周二上公开课的教师、班级和节次确定后发过来。”

看到消息,我的脚底犹如踩了风火轮一般,全速赶往七年级办公室找到小王老师。一番解释和鼓励之后,我们开始商定上课的内容、时间和班级。

第二天一大早,我刚打开电脑,就看到校长的QQ 头像在跳动,点开一看:“李老师,我看你们组安排的是小王老师上公开课。这次活动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还是尽量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吧。”

我迅速翻开了教研组公开课记录表,除了小王老师,就剩我自己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在键盘上敲出“好的”两个字,并把上公开课的名字换成了自己。

公开课上什么好?怎么上?我把教科书翻来覆去地看,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虽说都烂熟于心,但又感觉无比陌生。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课件、视频、作业设计……终于,熬夜数日,绞尽脑汁,一番左裁右剪、东拼西凑、复制粘贴之后,我的公开课有了雏形。

按照学校惯例,我开始磨课演练。在前辈和同仁不遗余力地打磨下,我的公开课终于定下来,最后就得靠我自己在班上“精心打磨”“耐心引导”和“悉心安排”了。

在我磨课的过程中,又出状况了。班上一共有46 名学生,分成4 人小组或6 人小组都不行。最令人头疼的是,班级有10 名同学基本都开不了口,而且怎么教都不会,怎么磨都不光,非常影响小组表演效果。该如何是好呢?我找教研组的同伴们出主意。

“还是把小组表演活动环节砍掉吧,不然到时候很容易冷场的。”

“那不行,小组表演是整个公开课的亮点,砍掉了怎么展现学生素养啊!”

“对呀!现在的公开课都流行这种表演活动活跃气氛,不能删了。”

“要不……就不要那10 名同学上,反正那天在汇报厅上课,舞台那么小,也挤不下46 个人。”

周老师的话如一瓢冷水浇进了沸腾的锅里,让大家都沉默了,随后都点点头。

终于迎来了公开课的日子。那天,我犹如一个优秀演员,一板一眼,声情并茂;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激情澎湃。如预设的那样,环环相扣,有问必答,有答必对,小组表演更是把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45 分钟的课堂,在师生默契配合、天衣无缝的互动中圆满落幕。

“李老师这次的公开课非常成功,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优秀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市领导走后,教务处主任在学校工作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随后,群里纷纷弹出鲜花和掌声的表情。

可奇怪的是,我看着领导和同事的夸奖并没有任何成就感。除了一身疲惫,更多的是感到自己就像脱下一身华丽戏服的戏子,独自在后台卸下浓妆,舞台上的吹拉弹唱和锣鼓喧天都再与我无关。

公开课结束了,我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一天自习课,孩子们正安静地写作业,突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我抬头一看,又是那几个没参加公开课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明明已经把他们的座位分开了,还是不能阻断他们“飞鸽传书”。实在可气!我“噌”的一下站起来,径直冲了过去,一把从一个捣蛋鬼手中夺过纸团。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写了什么。

“我也想去上公开课,平时李老师上课就知道念经,无聊死了,只想打瞌睡!只有公开课才上得有点儿意思。可是她为了得奖,居然不让我们去,好想上公开课啊!”看到这些,我铁青的脸一下子红了,胸口犹如压了一块千斤巨石般难以喘息。

愤怒?失落?疑惑?羞愧?一时间,不知是什么击中了我的痛点,是责任?还是良知?

突然,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这些孩子“补上”一堂公开课。对!“补上”一次公开课,这一次,一个都不能少!

我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再次邀请大领导、大专家来听课,但我可以邀请学校领导和教研组的同伴。说干就干。我又开始在网上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研学优秀教学视频。这一次,我没有无脑地复制粘贴、裁剪拼凑了,我就是我,我思故我在。

当我静下心来,精心备课时,我感觉轻松自然,脑海里闪过的每一帧画面都是46 个孩子学习的样子,再没有“不和谐”“不顺眼”的画面了。我不再纠结学生分组人数是否是偶数;不再顾忌小组表演活动的呈现效果,因为效果不是演出来的;不再担心学生开不了口,因为“开口”需要真实的生活情景。

“补上”公开课的日子到了,这一回,我没有紧张,更多的是坦然和期待。课堂上,46 个孩子,一个都不少。我关注全体,注重自然生成,不似之前那般夸张又做作,我和孩子们依然配合默契。在我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孩子们从最初的腼腆羞怯到抢着回答问题,进入深度学习。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后排听课的同伴们纷纷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李老师,谢谢您的公开课,我们很喜欢!”第二天一早,我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个小纸条,字迹仍如脱缰野马腾空而来又绝尘而去。

猜你喜欢
老师上课记录表教研组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给老师上课的学生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大胆一点儿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英语老师出难题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