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熨热奄包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临床观察*

2023-11-24 06:51向婷婷陈淑颖丛晓东
光明中医 2023年21期
关键词:表里肺气大肠

向婷婷 陈淑颖 苗 青 丛晓东 何 沂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肠道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病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等,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约20%,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患病率更高[1]。而慢阻肺多为中年起病,以中老年人为主,且由于其肺功能下降,常合并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蠕动减慢,故更易合并便秘。研究证实便秘不仅是慢阻肺常见合并症,更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2]。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相互协作,关系密切[3]。若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职,肺气壅塞,腑气不通,则如《血证论》云:“肺气不降则便结”。而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中医外治法可以通过调畅慢阻肺患者气机升降而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其便秘症状[4]。本研究以此理论为基础,以温经行气为治法、以中药热奄包为外治药物,进行前瞻性对照试验。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2.25±1.25)岁。干预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0.75±2.15)岁。统计分析,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大致相同,均衡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2020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的诊断标准[5];②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断标准[6];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且病程6个月以上;④年龄45~70岁;⑤神志清楚可自主配合,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排除标准:①对热不耐受;②对炒芥子、吴茱萸、赤小豆、肉桂等过敏;③自身具有其他疾病导致的器质性便秘;④卧床、行动不便。

1.3 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方法①应用抗感染、祛痰、平喘的药物。②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多食蔬菜水果。③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如饭后散步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将中药热奄包(炒芥子45 g,吴茱萸45 g,赤小豆45 g,肉桂45 g)放于恒温箱内加热30~40 min,保证温度在60~70 ℃,加热完毕后放入布制袋内。使用方法:将中药热奄包至于神阙(脐正中),告知患者使用时间为20~25 min,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嘱患者勿大幅度动作,勿用皮肤直接接触,避免烫伤,如有不适及时呼叫护士。

1.4 观察指标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将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排便频度、腹胀,分为4个等级,按感受评分均为0~3分。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估患者分数。

1.5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2 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内无复发。显著:2 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欠畅。有效:3 d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著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6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统计均采用SPSSAU统计软件计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便秘症状比较干预组患者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排便频度、腹胀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干预组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结论

应用中药热奄包外熨神阙(脐正中)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可有效缓解患者整体便秘情况,并且可以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粪质干燥、排便时间延长、排便频度增加、下坠不尽、腹胀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1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应用肺肠同治法是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的重要思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在经脉循行上,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经“络肺,下膈,属大肠”,二者经络相通。在脏腑阴阳上,“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两者脏腑相合。在病理上,肺病及肠可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而肠病及肺则“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二者相因致病。后世医家在此为基,进一步阐释了肺肠表里理论。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云:“凡肺脏象金,与大肠合为腑,其经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明确指出肺与大肠相表里。明朝戴元礼《证治要诀》指出:“风秘之病,由风传肺脏,传于大肠,故传化难”,说明风邪可通过肺传于大肠而导致便秘。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言:“大便秘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大肠之气不能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自顾,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阐述了肺气不利而便秘者,仅润肠通腑是不够的,要抓住“肺燥及肠”的病机才行。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也指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遗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说明肺热、肺燥、肺气逆均可导致便秘。清代黄元御在《素灵微蕴》亦说:“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津,滋灌大肠,则肠滑而便易”,提出通过宣畅肺气而通便的治法[8]。

现代医家也很重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并提出应用“肺肠同治”法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朱正辉[9]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宣肺通腑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便秘患者,发现该法能更快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喘促、胸满症状,缩短排便时间、改善大便性状,并有助于恢复肺功能。王燕芳[10]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应用自拟宣肺通便汤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气虚型便秘患者,发现治疗组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提示该方案可有效减轻便秘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齐鹏远等[11]采用随机对照法应用通腑平喘汤辅助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痰热壅肺证,发现除改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评分外,该方案还可降低随访1年内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及再住院次数。史锁芳教授应用通腑法治疗慢阻肺证属痰热阻肺兼肠痹腑实证者,以“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为治疗原则,以承气汤为底方酌加宣肺、化痰、润燥、养血之品,临床疗效确切[12]。可见,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基础,应用“肺肠同治”法是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的重要思路。

3.2 中药热奄包是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的有效辅助方式中医外治法具有独特优势,中药热奄包又名中药热敷法、外熨法,作为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其历史悠久,临效显著。宋代《圣济总录》中记载:“治外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粉之类,藉以气达者是也”,说明外治法通过温度及药性特点调动人体气机升降,从而达到“以外治内”的目的[13]。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云:“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强调外治法亦当注重辨证论治,“先辨证,次论治,次用药”,并提出外治药“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为引[14]。中药热奄包就属于古代敷、熨之法,现在多使用干热敷,即将辛香温热类中药包裹在布袋内,以微波炉加热后,再裹于中单或毛巾内,外敷于患处。其治疗温度多保持在40~70 ℃,治疗时间20~30 min,以患者局部温热、自感舒适为度。热奄包既能避免口服药对肝肾功能、消化系统的负担和肝脏的首过效应,又相比穴位贴敷、泡浴避免了局部皮肤过敏的风险[15],所以在慢阻肺合并便秘的治疗中尤为适宜。沈春艳等[16]对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给予腹部艾盐包热敷及按摩治疗,前后对比发现治疗后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邢承楠等[17]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结果发现加用艾盐包组改善便秘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徐金柱等[18]采用对照试验应用香术运脾散熨腹治疗慢阻肺鼻饲肠内营养患者,发现该方法可减少肠内营养液的胃肠并发症,如呕吐、胃潴留等症发生,有助于达到目标营养摄入量,从而使患者体重指数升高、营养不良改善。于东梅等[19]采用随机对照法、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发现该方案不仅能减轻便秘症状,还能更好地提升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可见,慢阻肺合并便秘患者应用中药热奄包安全有效,不仅能减轻便秘症状,而且对慢阻肺患者的营养状况、肠道微生态平衡和生活质量有所助益。

本研究采用的中药热奄包包含:炒芥子、吴茱萸、赤小豆、肉桂各45 g,皆为中药外治之要药。炒芥子为君药,辛温走窜之力极强,入肺经,可温肺利气、豁痰散结、通络止痛,是冬病夏治三伏贴之主药。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本方通过炒芥子宣通肺气、畅达全身气机,使大肠蠕动活跃。肺气宣则肠腑通,肠腑通则肺气降,从而达到肺肠同治的目的[20]。吴茱萸辛热香散,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局部外熨可温煦脾肾、行气解郁,疏导肠腑气机,促进胃肠蠕动,与炒芥子协同以辛温行气,为臣药[21]。赤小豆甘酸性平,有健脾利水、消肿散瘀之效,可治腹胀满、气满不能食,对脾虚挟湿者尤效,为佐药。肉桂辛甘而热,既能温阳通脉,又能引火归元。慢阻肺患者多属中老年人,脾肾不足,故以肉桂为使药温煦脾肾之阳,为胃肠蠕动增加动力[22]。四药合用,以其辛香温通之性,共奏温阳散寒、行气解郁之效[23]。神阙位于腹部肚脐正中,此处为气血交汇之处,利用中药热奄包的热力和药力增加胃肠蠕动,温中健脾,行气导滞,从而有效促进排便[24]。

综上,中药热奄包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便秘,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表里肺气大肠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遮盖性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
浅议肺气之概念及其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