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全球新增四十二项世界遗产

2023-11-26 10:07综合整理
海外星云 2023年11期
关键词:遗产

自然遗产

埃塞俄比亚

巴莱山国家公园

此地是古老的熔岩流、冰川作用以及大裂谷的切割共同塑造的绝美景观。这里有火山峰和山脊、壮丽的悬崖、广袤的山谷、冰川湖泊、翠绿的森林、深邃的峡谷和众多瀑布,展现了独特的自然风貌。但更重要的是,该公园是埃塞俄比亚及其周边数百万人民生计的源泉,五大河流从这里发源,提供生活所需的水资源。此外,公园内的生态、物种和基因多样性都十分独特,这不仅代表了生物的丰富性,更在文化层面凸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

刚果

奥扎拉-科科阿森林高地

奥扎拉-科科阿森林高地位于刚果共和国北部,地处巴特凯高原和刚果北部森林之间。这里是刚果共和国最大最丰富的保护区,坐落在广阔森林生态系统中,西北部林木茂密,南部和东部较为开阔。南部是大面积茂密的森林-稀树草原相间地带,拥有着典型的森林环境和完整的动植物群落。

法国

培雷山和马提尼克北部山峰的火山和森林

法国培雷火山和卡尔贝山脉因其火山地貌、喷发物和形成过程而具有全球意义。1902~1905年的火山喷发被视为火山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圣皮埃尔市造成严重影响,酿成众多人丧生的悲剧,有关记忆也成为马提尼克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系列遗产是多个全球受威胁物种的家园,例如马提尼克火山蛙、拉塞佩德地蛇和当地特有的马提拟鹂。

沙特阿拉伯

乌鲁克·巴尼·马阿里德保护区

该遗产位于地球上最大的连续沙海——阿尔-鲁卜哈利的西部边缘。极度干旱的沙漠是阿拉伯半岛的标志性荒野,这个纵向沙丘系统保护着地球上最壮观的沙漠景观和各种野生动物栖息地。

意大利

亚平宁山脉北部的蒸发岩喀斯特与洞穴

这是一组保存异常完好的表层石膏岩溶地貌,包括密度非常高的洞穴——在较小的区域内分布了900多个洞穴,总长超过100公里。它还包括一些现存最深的石膏洞穴,深达地表以下265米。它是世界上第一处也是研究得最好的蒸发岩喀斯特,其学术研究工作始于16世纪。

加拿大

安蒂科斯蒂岛

该项遗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最大的岛屿安蒂科斯蒂岛上,是4.47亿~4.37亿年前第一次动物大灭绝最完整、保存最好的古生物学记录。它包含了地球历史上1000万年海洋生物保存最完好的化石记录,化石的数量、多样性和保存的完整性是独一无二的,为世界级的海洋生物等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数以千计的大型层理表面让人们能够观察和研究生活在古代热带海洋浅海底部的壳类动物以及软体动物。

卢旺达

纽恩威国家公园

卢旺达纽恩威国家公园是中非雨林的一个重要保护区域,它拥有完整的森林、泥炭沼泽、湿地、灌木丛、草原等生态环境,为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这里还是世界上很多濒危物种最重要的栖息地,包括东部黑猩猩、金丝猴和极度濒危的山地马蹄蝙蝠等。此外,纽恩威国家公园还是非洲最重要的鸟类保护区之一,记录了317种鸟类。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图兰的冷冬沙漠

该遗产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系列遗产,包括分布于里海和图兰山脉之间的中亚温带干旱地区的14个组成部分。该地区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陆地生态系统进化和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杰出例子。

塔吉克斯坦

虎谷自然保护区的托喀依林

该遗产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南部、阿富汗边境的瓦赫什河和潘吉河交汇处。保护区包含广阔的河岸图盖生态系统、卡什卡-库姆沙漠、布里托峰,以及阿鲁克套山脉南麓的霍贾-卡齐永山脉,是沙漠生物群落及其特有动植物群落进化与发展中持续演进的生态和生物过程的突出范例,为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重大贡献。

越南

下龙湾-吉婆群岛(扩展项目)

下龙湾位于北部湾,约1600个大小岛屿组成壮观的石灰石柱海景。拓展部分包括众多的石灰石岛屿和高耸海面的石灰石柱。海水侵蚀而成的凹槽、拱门和洞穴共同铸就了风景如画、美丽迷人的景观。这里已发现7种主要生态系统类型,也是一些受威胁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如金头乌叶猴、吉婆睑虎、亚洲小爪水獭。

阿塞拜疆、伊朗

希尔卡尼亚森林(扩展项目)

位于里海希尔卡尼亚混合森林生态区,从阿塞拜疆东南部向东延伸至伊朗戈勒斯坦省,这片独特的森林丘陵沿里海南岸绵延约1000公里,形成了一条绿色的森林弧线,其西面被高加索地区隔断,东面是半沙漠地区。在伊朗现有15片遗产区的基础上,本次扩展将加入阿塞拜疆的3片森林和伊朗的2片森林,遗产区总面积从1295平方公里增加至1612平方公里。这些森林代表了希尔卡尼亚森林生态系统的不同阶段和特征。

马达加斯加

安德列发那干旱森林(扩展项目)

马达加斯加安德列发那干旱森林是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的系列扩展,新增区域包括5个保护区。这些新的组成部分几乎代表了马达加斯加西部森林从北到南的全部生态类型和进化过程,包括西部干旱森林和西南部多刺森林-灌丛。新增区域对生物保护极为重要,因为这里生活着大量受威胁的特有物种,如猴面包树、凤凰木,以及一些当地特有物种,如有着5400万年历史的拟鹑目鸟类。

文化遗产

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丝绸之路:泽拉夫善-卡拉库姆”廊道

扎拉夫尚-卡拉库姆的廊道是中亚丝绸之路的关键路段之一,长达866公里,横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9世纪,由乡村聚落、交通和防御设施、宗教场所、中心城镇和贸易聚落、灌溉系统和供水场所等34个遗产点组成,其中9个位于塔吉克斯坦,16个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9个。该廊道是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丝绸之路东西方人民之间商品、人类价值观和影响力交流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不仅反映了建筑和技术、纪念性艺术、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杰出发展,还反映了人类与高原、山麓、干燥草原、绿洲和肥沃山谷以及干旱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独特范例。此外,该廊道还在传播当地宗教信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勒斯坦

古耶利哥/苏丹之丘遗址

遗产位于约旦河谷,是一个城市聚落考古遗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防御城市,它是人类一万多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世界上最早定居的农业社会之一,是新石器时代革命的主要中心,也是世界上最早期的祖先崇拜实例之一。该遗产展示出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文化和精神意识形态与公民生活的交流,创造了建筑、技术、艺术以及植物和动物驯化的发展,是文化传统和古代文明的杰出见证。

埃塞俄比亚

盖德奥文化景观

该遗产地沿埃塞俄比亚主裂谷东缘分布,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陡峭悬崖上。这片农林区采用多层耕作方式,大树下生长着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阿比西尼亚香蕉,其下还种植着咖啡和其他灌木。该地区人口稠密,居民属格德奥族人,他们掌握着管理当地森林的传统知识。经过开垦的山坡上的森林,被当地人视为格德奥宗教仪式的圣地;密集的巨石纪念碑群沿着山脊而立,它们受到崇敬,并由族中长者看护。

柬埔寨

贡开:林迦之城或铁木树之城的考古遗址

贡开遗址是由众多寺庙和圣殿组成的神圣城市群,包括雕塑、铭文、壁画和考古遗迹。贡开城历经23年建成,一度与吴哥竞争高棉帝国都城之位,并在公元928~944年享有这一尊荣。这座圣城由国王阇耶跋摩四世建立,据信其布局遵循古印度教宇宙观。它展现出非典型的城市规划、高超的艺术表现和建筑技术,其中超大型单体石块的应用尤为突出。

蒙古

鹿石遗迹及相关青铜时代遗址

这些遍布蒙古中部杭爱山脊上的鹿石用于仪式和葬礼,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约1200~600年。鹿石高度可达4米,或独石、或群石,直接嵌入大地。它们常位于大型墓冢(喀尔其苏尔)、祭坛等综合建筑群中。鹿石上刻有高度风格化或代表性的鹿纹图案,是青铜时代欧亚大陆游牧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存留物。 此类游牧文化在公元前2000~1000年间演变,之后逐渐消失。

韩国

伽耶古墓群

这处由墓葬组成的考古遗迹属于伽倻联盟,该联盟于公元1~6世纪在朝鲜半岛南部发展壮大。古坟的地理分布和景观特征、丧葬类型以及随葬品诠释了伽倻独特的政治体系。联盟各成员政治自主、平等共存,同时又具有文化上的共通性。新墓葬形式的引入和墓穴空间等级的强化反映了伽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结构性变革。

中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该文化景观位于中国云南景迈山,由当地布朗族、傣族民众遵循始于10世纪的实践,历经千余年培育而成。这里是一片茶乡,森林和茶园环绕的多个传统村落掩映在古茶树间。古茶树的传统林下栽培方式,因应山区生态系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并与当地社区维护的管理体系相结合。人们笃信“茶祖”,他们相信茶树有灵、自然有灵,这里的传统仪式和节庆活动与这一信仰密切相关。

印度

桑地尼克坦(寂乡)

桑地尼克坦由著名诗人、哲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于1901年建立,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乡村。它是一所寄宿学校兼艺术中心,以古老的印度传统和超越宗教和文化界限的人类团结愿景为基础。1921年,这里建起一所 “世界大学”以彰显“人类的团结”。与当地20世纪初盛行的英国殖民主义建筑风格和欧洲现代主义不同,桑地尼克坦汲取整个地区的古代、中世纪和民间传统,成为泛亚洲现代主义的典范。

伊朗

波斯商队驿站

商队驿站是为商队、朝圣者和其他旅行者提供住所、食物和水的路边驿站,其分布路线和地点取决于水源、地理条件、安全等因素。组成遗产的56个驿站只是伊朗古代道路上众多商队驿站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代表。这些驿站的分布范围达数千公里,建造时间跨越多个世纪,在建筑风格、对气候条件的适应、建筑材料等方面展现出多元特征。它们共同呈现了伊朗商队驿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关系网。

加拿大

克朗代克

该遗产位于加拿大西北部的亚北极地区,育空河沿岸,是特隆代克胡韦奇原住民的故乡。它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系列遗产,反映了土著人民对19世纪末克朗代克淘金热导致的前所未有的变化的反应和适应,见证了1874年至1908年间影响原住民的剧烈动荡,他们被剥夺了土地并被边缘化,逐渐适应了新成立的加拿大自治领的“进步殖民”。

丹麦

维京时代的环形堡垒群

这5个考古遗址组成了一个维京时代的环形堡垒系统,这些堡垒具有统一的几何设计。Aggersborg, Fyrkat, Nonnebakken, Trelleborg和Borgring的要塞建于公元970年~980年之间,战略位置靠近重要的陆路和海路,每个要塞都利用周围的自然地形进行防御。它们是耶林王朝中央集权的象征,也是丹麦王国在10世纪晚期经历的社会政治变革的见证。

德国

埃尔福特的中世纪犹太人遗产

该遗产位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老陈的中心地带,由老犹太教堂、犹太教浸礼池和石屋3类遗产构成,展示了11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中欧地区当地犹太社区的生活,及其与基督教社会的共存,是中欧犹太建筑中罕见且保存完好的范例,也是中世纪犹太人黑死病瘟疫中遭受迫害和驱逐的特殊见证。

拉脱维亚

库尔迪加古镇

该遗产位于拉脱维亚西部,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传统城市居住区,16~18世纪期间,它从一个中世纪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库尔兰公国和塞米加利亚的重要行政中心。库尔迪加的古建筑包括传统的原木建筑,和受他国技术和风格影响的砖石和木结构房屋,见证了当地工匠与来自波罗的海周围其他城镇、俄罗斯工匠之间的丰富交流。库尔迪加和谐的市镇景观,以粘土瓦作为主要的屋顶材料,是拉脱维亚传统建筑技术的代表。

捷克

扎特茨及萨兹啤酒花景区

这片文化景观见证了数百年间全球最著名的啤酒花种植和贸易传统的繁荣。这一传统不仅在全球的啤酒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反映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该遗产地区包含位于奥赫雷河附近的肥沃啤酒花田,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耕种,以及历史悠久的村庄和啤酒花处理建筑。此外,扎特茨的中世纪市中心和19~20世纪的工业扩展区—称为“布拉格郊区”,也是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共同展现了从中世纪晚期至今,啤酒花种植、干燥、认证和贸易在农业、工业和社会经济体系中的演变,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危地马拉

阿巴赫·塔卡力克国家考古公园

阿巴赫·塔卡力克位于危地马拉太平洋沿岸,有着1700年历史,跨越了从奥尔梅克文明到早期玛雅文化的崛起时期。阿巴赫·塔卡力克在这一转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连接今天的墨西哥特瓦特佩克地峡至现今的萨尔瓦多的长途贸易路线的关键节点。这条路线上进行着广泛的思想和习俗交流,其空间布局和建筑物是根据宇宙学原则进行设计,在这里还可找到具有创新性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陶瓷和宝石工艺品。如今,不同的土著团体仍然认为这个遗址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并前来举办仪式活动。

立陶宛

现代主义的考纳斯:1919~1939年的乐观主义建筑

该遗产见证了考纳斯从一个省级小镇迅速城市化,发展成现代都市的过程,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曾是立陶宛的临时首都。这个城市的变革得益于社区主导的从早期镇区规划中调整的城市景观。现代派考纳斯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Naujamiestis(新城)和Žaliakalnis(绿山)地区的空间组织,以及两次大战期间建造的公共建筑、城市空间和住宅。这些建筑展现了现代运动在该城市中找到的各种建筑表现形式。

西班牙

梅诺卡岛的塔雷奥帝克史前遗址

这个遗产项目位于西地中海的梅诺卡岛上,坐落于农牧景观之中,是对史前社群在岛上居住的有力见证。这些遗址展示了从青铜时代(公元前1600年)到晚期铁器时代(公元前123年)的史前聚落和墓地的多样性。其巨大的石块建筑所展现的材料、形式和位置,反映了一种“巨石”建筑的演变。史前结构之间的天文定位和视觉相互联系暗示了可能具有宇宙意义的网络。这一切都强调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对古代文明的贡献。

土耳其

戈尔狄翁遗址

戈尔狄翁考古遗址位于广阔的乡村景观中,是一个多层次的古代聚落,囊括了铁器时代独立王国弗里吉亚的首都遗迹。该遗址的关键要素包括城堡土丘、下城、外城、防御工事,以及多个墓葬及周边景观。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揭示了此地的大量遗迹,这些遗迹记录了弗里吉亚时期的建筑技术、空间布局、防御结构和丧葬习俗,为我们深入了解弗里吉亚的文化和经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俄罗斯联邦

喀山联邦大学天文台

该遗产项目由两个部分组成:位于喀山的历史中心和位于喀山西部的森林郊区。喀山市天文台位于喀山大学校园内,始建于1837年,该建筑的特点是半圆形立面和三个带有圆顶的塔楼,用于放置天文仪器。位于郊区的恩格尔哈特天文台包括天空观测建筑和住宅建筑,所有这些都位于公园内。至今天文台保存完好,配有天文仪器,今天主要发挥着教育功能。

阿塞拜疆

希纳卢格人的文化景观及“克奇约卢”移牧之路

这一文化景观包括阿塞拜疆北部的高山Khinalig村、大高加索山脉的高海拔夏季牧场和农业梯田、阿塞拜疆中部低地平原的冬季牧场,以及200公里长的季节性迁徙路线Köç Yolu。Khinalig村是半游牧民族Khinalig人的家园,他们保留了古老的长距离垂直迁徙方式,其文化与生活方式以夏季和冬季牧场之间的季节性迁徙为特征。这个遗产项目包括古代路线、临时牧场、露营地、陵墓、清真寺等,展示了一个适应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可持续生态社会系统。

突尼斯

杰尔巴岛,岛屿区域聚落形态的见证

公元9世纪左右,杰尔巴岛在半干旱和缺水环境中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定居模式的例证。岛屿被划分成一种独特的低密度社区,这些社区在经济上自给自足,通过复杂的道路网络连接岛上的宗教、贸易等场所。由于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等综合作用,这些社区展示出当地人民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适应缺水的自然环境。

法国

尼姆的方形神殿

尼姆的方形神殿建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殖民地Nemausus(今日的尼姆),是罗马时期与帝国崇拜有关的罗马神庙建筑的早期例证。这座建筑是献给罗马开国国君奥古斯都过早去世的继承人——年轻的王子,它促进了罗马对其领土的控制,象征性地宣布了Nemausus城的居民对奥古斯都王朝的忠诚。其精致的建筑和装饰传达出奥古斯都的统治思想,他将古罗马从共和国过渡到帝国,开启了罗马和平时期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印度

曷萨拉王朝时期的神庙群

这一遗产包括位于印度南部的3个最具代表性的曷萨拉风格神庙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曷萨拉风格是在精心融合当代寺庙和过去寺庙的特征上进行创建,以创造出不同于邻近王国的特征。神殿建筑的特点是整个建筑表面覆盖着超现实雕塑和石雕,伫立在一个环绕的平台之上,建筑外部精美的石雕展现了印度宗教的传说故事。其卓越的雕塑艺术体现了寺庙建筑群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印度寺庙建筑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印度尼西亚

日惹的宇宙哲学轴线及历史地标

日惹的中轴线于18 世纪由日惹苏丹Mangkubumi建立,并从那时起一直作为爪哇政治与传统文化的中心。这条长6公里的南北轴线连接默拉皮火山和印度洋,位于其中心的是日惹王宫,在轴线的南北两侧,重要的文化古迹通过仪式被连接起来,它体现了爪哇文化中关于宇宙的重要信仰。

泰国

西贴古镇及其相关的陀罗钵地古迹

这项遗产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以护城河环绕的内城Muang Nai和外城Muang Nok为特点的西贴古镇,现存最大的陀罗钵地王国遗迹Khao Klang Nok遗址,以及Khao Thamorrat洞穴遗址——一座独特的大乘佛教洞穴寺院,包含重要的陀罗钵地艺术品和雕塑。这些遗址共同代表了6~10世纪在泰国中部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陀罗钵地王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与宗教的多样性,它们体现了来自印度宗教的影响,在与当地文化融合中演变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西贴艺术流派”,这种艺术流派对东南亚及其他文明产生了影响。

荷兰

王立艾瑟·艾辛哈天文馆

这座天文馆建造于1774~1781年间,是18世纪太阳系仪的典范。它的构思和建造者是一位羊毛制造商艾斯·艾新佳(Eise Eisinga),他将这个太阳系仪器建造在自家的客厅和卧室的天花板及南墙上,由一个摆钟提供动力,并显示了太阳、月球、地球和其他五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的位置。这些行星之间的距离按比例计算过,并实时围绕太阳旋转。这个太阳系仪成为20~21世纪天花板和投影天文馆的最早前身之一。

土耳其

中世纪安纳托利亚的木制多柱式清真寺

这是一组系列遗产,由13世纪末~14世纪中期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建造的五座多柱式清真寺组成,每座清真寺都位于今天土耳其的不同省份。这些清真寺以其结构、建筑配件和内部家具中使用的精美木雕和手工艺品而闻名,尤其是清真寺独特的结构,将砖石砌成的外墙与支撑木制天花板和屋顶的多排木制内柱结合在一起。

美国

霍普韦尔仪式土方工程

该遗产由沿俄亥俄河中部支流建造的8座纪念性土丘遗址群构成。它们建造于2000~1600年前,是北美中东部最具代表性的印第安文化——霍普维尔文化的重要遗存。其巨大的规模和精细的设计体现在准确的几何形状及山顶上被改造的宽广平地。这些建筑物曾是宗教仪式的中心,它们与太阳和月亮的复杂周期相一致。遗址中还发现了使用来自遥远地方的稀有材料制成的精致的宗教物品。

苏里南

犹太人的萨瓦内考古遗址:乔登萨瓦内定居点与卡西波拉溪墓地

犹太人的萨瓦内考古遗址位于苏里南河畔茂密的森林里,遗址包含两部分,展示了在新大陆早期犹太人的殖民尝试。乔登萨瓦内定居点设立于1680年,包括被认为是美洲最早的具有建筑意义的犹太教堂的废墟、墓地、船只登陆区和一个军事哨所。卡西波拉溪公墓是建于17世纪50年代的古老定居点的遗迹。这些定居点位于当地原住民的领土内,由犹太人居住和管理,不同种族、文化的群体在这里共同生活。该遗产是大西洋塞法迪犹太文明的见证,被授予领土和社区自治权、豁免权。

阿根廷

ESMA博物馆和纪念地-曾经的秘密拘留、折磨与处决地

该遗产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原海军机械学院ESMA内的军官宿舍区。这是阿根廷海军在1976~1983年军政府独裁统治期间的主要秘密拘留中心。作为摧毁武装和非暴力反对军政府国家战略的一部分,ESMA的军官宿舍大楼被用来关押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绑架的反对者,并对其进行审讯、折磨并最终将其杀害。

希腊

扎戈里文化景观

该文化景观位于希腊西北部偏远的乡村,被称为Zagorochoria的小石村沿着平杜斯山脉北部的西斜坡延伸。这些传统村庄通常围绕着一个中心广场而建,广场上有一棵梧桐树,周围环绕着当地社区维护的神圣森林,展示了适应山区地形的传统建筑。石拱桥、石砌小路和石阶组成的网络连接着各个村庄,形成了一个系统,作为连接沃伊多玛提斯河流域各社区的政治和社会单元。

卢旺达

种族大屠杀纪念地:尼亚马塔、穆兰比、吉索兹、比斯斯诺

1994年4月~7月,卢旺达各地大约有100万少数族裔的图西族人、部分温和派胡图族人、特瓦族人被全副武装的胡图族军人杀害。遗产地由4个纪念场组成,其中2处是屠杀现场:1980年在东部省尼亚马塔山上建造的天主教堂和1990年在南部省穆拉比山上建造的一所技术学校。其余2处分别是首都基加利市吉索齐山的基加利种族灭绝纪念碑,建于1999年,埋葬了25万多名受害者;以及位于西部省比塞塞罗山的纪念碑,建于1998年,以纪念那些在被屠杀前与犯罪者抵抗了2个多月的人们。

法国、比利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墓地和纪念地

该项目为跨国系列遗产,包括位于比利时北部和法国东部之间分布的139个遗址,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德国和协约国盟军于1914年~1918年间在此交战。遗产地的构成部分规模各异,从容纳数万名不同国籍士兵遗骸的大型墓地,到小型、简单的墓地和单一纪念碑。构成要素也十分丰富,包括不同类型的墓地——军队墓地、战场墓地、医院墓地、后来重新组合的遗骸墓地——这些墓地通常与纪念地结合在一起。

葡萄牙

吉马良斯历史中心与库罗斯区(扩展项目)

吉马良斯历史中心和库罗斯区是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吉马良斯历史中心的扩展项目,包括两个修道院建筑群和一个工业区库罗斯区,库罗斯区和当地的库罗斯河一样,都以当地传统皮革工艺命名。虽然这种皮革工艺在20世纪中期已停止使用,但保留下来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制革厂、工人住宅和城市空间,成为葡萄牙上千年的城市与社会发展和建筑变化的见证。

贝宁

古帕玛库,巴塔马利巴人之地(扩展项目)

该遗产是位于多哥东北部的世界遗产古帕玛库景观的扩展,这里是巴塔马利巴人的家园。新增区域位于邻国贝宁,展示了巴塔马利巴人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他们的居所被称为塔钦特(多个则称西钦)。树林、泉水、圣石、开垦成梯田的山坡、保水墙组成的网络、建房及仪式和信仰中会用到的植物物种,这些都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遗产
笑的遗产
遗产怎么分
激活聚落遗产复兴密码
松鼠家的巨额“遗产”
千万遗产
富翁的遗产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长征的两个遗产
水门事件的遗产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