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2023-11-29 05:11连子波
师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外阅读建构

连子波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正式颁布,语文教材推行统编教材,新高考方案在全国各省市逐渐全面推进,顾之川在《语文课程与考试论》一书中认为:“这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已经跨进新时代,语文教育有了新目标、新内容、和新要求。”

顾之川这样总结语文教育的“三新”:

新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语文教育,无疑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做文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使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语文教育落地生根,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新内容:注入语文教育源头活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要求: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素养。核心素养是指核心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新推行的语文统编教材是语文课程的课内内容,是表达语文教学目标的课程内容系统,这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还应远远大于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应只局限于教材,社会生活知识和一切优秀文化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课程也不仅仅是静态的教材、社会生活知识和文化,还应该包括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阅读鉴赏、表达交流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动态的语文实践过程。新时代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时代新人,语文学科的教学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最终的目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因此语文课程的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夯土筑基,用好语文统编教材

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2019年秋季统编小学、初中语文教材实现全覆盖,高中统编教材也在部分省市试用,后逐年推广。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用好统编教材,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有夯土筑基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师对全套教材的思想导向和知识、能力框架要有清晰的把握。初中語文教材在结构体系的设计上,采用了“语文素养”与“人文主题”双线组元的结构方式,每册6个单元,分为阅读、写作两大板块,另外还有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到各板块之间知识系统的有序关联,在语文整体知识框架内对不同单元的教学有侧重点,但又不能独自割裂,要注意各板块的梯度,又要能相互配合,在建构语文知识网络时有整体规划,在能力训练上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训练要注重读与写的双向互动及迁移转化;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与思想大师、科学精英和文学巨匠进行生命对话与心灵沟通,陶养思想品格,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然渗透。

高中语文教材同样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塑造,通过教材的学习,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全套教材(高一必修上、下,高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共选文136篇/首,传统文化(古诗文)67篇,占49.3%;革命文化23篇,占16.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9篇,占13.97%;外国文化20篇,占14.7%。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这些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进行挖掘,当下时代大量的信息快速涌现,观念纷至沓来,良莠并出,没有思想判断力,就很容易走入歧途。在教学时,对不同单元、不同篇目,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理解其对学生不同侧面的思想、精神建设的作用,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从不同侧面去逐渐建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建造起渐趋健全的思想世界。比如高一上教材中七个单元的选文,其思想建设的侧重点就各有不同。第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的担当与时代的关系,第二单元重在探讨个人的劳动和国家、时代的关系,第三单元探讨的是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关系,第四单元则引导学生将自我的生命与家乡文化关联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探讨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特点,树立大文化观,第六单元是通过“学习”专题文章探讨个体精神品质的自建,第七单元则在与引导思考个体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处理课程时要有高处眼亮的思想统纳观,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思想价值。

其次,在语文知识教授和能力训练时要树立整体性的课程观。和初中教材一样,高中语文教材同样有语文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的梯级要求,在教学时要整体把握不同单元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要求。比如第一单元有5首诗歌2篇小说,为什么会把诗歌和小说这两种体裁放在一起,如果我们理解“诗同文”的文艺理论,就知道这样的编排是有道理的。一首诗歌和一篇叙事类的文章在行文思路和文意表达上,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其内在思维结构是相同的,都是在叙述一件事,从而表达自己思想情感,不同的只在于其语言样式不同。这7个文本都探讨了个体生命与时代的关系,在写作手法上都寓个体的思想情感于具体的物象。任务群学习是新课标语文学习的基本精神之一,在课程处理时强调单元教学,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引领来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单元作为一个任务群,“物象写作”正可以作为一个抓手来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这样就能清晰有效地解决诗歌和叙事类文本的异同的问题、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作用的问题、叙事作品形象的建构的问题等。整体性的课程观还可以贯穿在不同单元的文本之间,比如情景交融的写法,几乎在所有单元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课程处理时也是可以融通的。

统编教材的编写,集结了全国大批对语文有相当深研究的优秀专家,虽然教材在注释、选文、编排顺序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依然具有相当高的水准。用好统编教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思想建设有节时省力、问牛知马的功效。

二、开渠引水,设计语文自编教材

全套教材选文共136篇/首,这样的阅读量对语文学习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学习要求”里规定:“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选择性必修阶段的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也就是说高一、高二两年总阅读最不低于300万字,平均每天的阅读量不低于4000字。高中语文学习设置了18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第1个任务群,这是在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一年整本书阅读是《乡土中国》,总字数7万字左右,高一下整本书阅读是《红楼梦》,前80回总字数约61万字,两本书合在一起不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的一半。因此,课外阅读在数量上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发挥着主导性的重要作用。由于学业负担重,大部分学生阅读意愿并不强烈。也有学生喜欢看书,但阅读层次大多不高,读的是漫画类的或者社会流行读物,这都不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指的是经典作品的阅读,但是经典作品的语言水平和思想往往高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学生一翻开书就产生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是激发阅读兴趣。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身。一个语文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热情的阅读者,要有广泛的阅读视野,哲学、艺术、时评、小说、诗歌、散文,要多所涉猎,阅读品味不能低,对各种门类的经典作品要多有接触,要有自己迷恋的作家和作品,这样自然就能将这种阅读热情传递给学生,在向学生介绍作品时有自身深入的阅读体验,才能感染学生。讲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说到李白诗歌瑰丽神奇的想象,仙女散花般的诗性语言,我给学生介绍了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不存在的骑士》,作品中对现实的超越充满了史诗般的诗意,其想象充满了魔幻却又具有现實意义,其主题所具有的人文色彩,其语言哲思品质,和李白的诗歌都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有个学生读了《树上的男爵》后提出一个问题:“柯西莫最终在垂危之际用尽力气抓住一个飞临树顶的气球,一直飘向大海,李白最后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们各自是出于什么样的生活哲学而作出不同的选择?”我想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很值得探讨。这个问题显示了这次课外阅读的价值。

其次,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以教材为原点让学生做拓展阅读。在上“家乡文化生活”这个专题时,我们备课组印发了易中天的《读城记》中的《厦门岛》、孙绍振的《挑剔厦门人》和萧春雷的《小与慢:岛城厦门的慵懒气质》三篇文章给学生阅读,通过三位作家对厦门的记述,让学生去感受自己所生活其中的这座城市的特点及其文化。如果说教材的讲析是一扇窗,这样相关性的课外阅读则是窗外的风景,如果说教材是树干,这样的课外阅读则是开枝散叶,让语文的树冠生长得更高,也更广大。教材的讲析是开渠,如不能通过课外阅读引得活水,那么教材讲授无疑只是盒子里转陀螺,思想的原野终究无法广大,语言的枝叶也难以鲜丽。

三、联轴互动,同赴语文课程佳境

语文课程还是动态的实践过程,静态的语文知识传授并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板块: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四项中排第一,是其他三项的基础,它带动其他三项。

教师如何开展语文课程的语言实践活动?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日常语言的特点是均质化,语言学家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一书里说:“事实上共同语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切说共同语的人的各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一个平均数。当一种共同语推广到整个国家的时候,由于参与建立这个平均数的成分愈来愈多,水准就会不可避免地降低;于是,尽管知识分子有压倒一切的影响,但这共同语愈是扩张,它从下层居民中借来的成分就愈多。它变得愈来愈苍白无力、死气沉沉而缺乏特色,这样,它就被消极的特性,被软弱无力和陈腐平凡限制住了。”索绪尔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说什么样的语言意味着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是人自身。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界限即是世界的界限。”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达于怎样的程度,直接体现在其语言表现上。语文核心素养里的“语言建构”本质上就是通过建构语言去拓展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边界,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重新恢复对语言的鲜活感就是语言建构的起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设置情景,让学生去感受词语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量。《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里有“虎鼓瑟兮鸾回车”,其中的“回”注释里解释为“回转”,鸾鸟拉车回转,那就是鸾鸟拉着车掉头回去。让学生去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情景,再想象下句“仙之人兮列如麻”,显然学生就能明白,这个“回”注释中的解释是荒谬的。“回”在《说文我·口部》的解释是:“转也,从口,中象回转形。”指字形像回环旋转之形,而不是说是“回转”的意思。教材的下一首诗《登高》有“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注释中解释“飞舞盘旋”,“回”是有“回旋”的意思,如“回朕车以复路”“水深而回”,但是我们是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去感受这个诗句中“回”的意思的。疾风中,鸟能飞舞盘旋吗?能的话,说明风也不算很疾吧。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我们看到的情景是,鸟一力迎风前飞,去屡屡被风吹回,这是一种欲振无力的命运悲怆感就自然而生了。联系杜甫一生求仕,却屡屡受挫,这疾风中被不断吹退的鸟儿就几乎是他生命的化身,不由让人动情。我们联想到盗天火给人间而受宙斯惩罚的天神西绪弗斯,从山脚把圆石推到山顶,圆石却又滑落到山脚,如此周而复始,怎不令人感觉悲壮,而又为其勇猛精神肃然起敬。

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语言放在语境中去体会其色彩和力量,让这种语言实践成为习惯,就能慢慢培养起语言敏感性。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北师大的王宁对“语言建构”作出解释:“一方面是指出于表达思想的目的,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用词汇组构句子,用句子组构段落和篇章。……另一方面,是指在个人言语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自己的言语体系,包括属于个人的言语心理词典、句典和表达风格。”语言用以表达思想,但首先是要有思想才会有语言。再者,一个人要建构起自己的言语体系,意味着他的情感深度超过他人,他的思想不同于别人,他的思维、审美是独特的。一个平庸的人必然言说平庸的语言。思考来自于思考的习惯,维特根斯坦说“人类生活的核心是思考”,但是我们常常对生活麻木不仁,其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不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实践活动就是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思考。讲《沁园春·长沙》时,我曾向学生问了一个问题:“‘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里湘江为什么是‘北去,不是‘南来?”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的创作者黎明一开始考虑雕像朝向时,认为坐北朝南为好,但如果完全朝南,城东城西看到的就是侧面像,最后选择了东南向45度的位置。当时毛泽东是要南下广州去举办农民讲习所宣传革命思想,那么诗歌当然是写“湘江南来”更符合实情,但毛泽东为什么写“湘江北去”呢?经过讨论,结合这首诗的意旨,我们知道毛泽东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是召唤昔日战友革命失败后不能退缩,要鼓舞斗志,终有一日将挥师北上,最终取得北伐胜利。一个“北”字表现是南下蓄积革命力量,以期挥师北伐的坚定信念。

语文课程中几乎所有语言现象都是值得思考的,其背后都有值得深挖的思想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中如果师生能联轴互动,教材内容上能建基于整体性的原则,彼此对照联系,语文课程的学习就能渐入佳境。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外阅读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建构游戏玩不够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