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

2023-11-29 05:11
师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研专业课堂教学

我是一名有七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多次聆听过专家讲座,平时也常和同伴一起讨论,学校还在个人考核及教研组评优上加大激励。回望自己短暂的职业生涯,感觉有些庸庸碌碌,在教研成果方面十分欠缺,只刊登过几篇教学随笔,课题、论文等没有拿得出手的。学校安排外出培训的机会,我都积极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做教研的方法,往往学习的时候感觉十分受用,甚至会在脑海中构思出“鸿篇巨制”,联想到今后该怎样选题、怎样撰写、怎样实施。然而,一回到实际岗位中,面对琐碎的教育教学日常,突然感觉“一地鸡毛”。当初让自己激动不已的课题方向仅仅是灵光一现,提笔书写之时,脑海中又变得空

空的。

我不知道该怎样把听到的、学到的教研方法与自己的教学实际联系起来,感觉日常事务很琐碎,教研很“高端”,甚至有些触及不到。究竟该如何开展教研、实现专业成长呢?望前辈指点迷津。

(提问者: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赵冬霞)

赵老师:

你好!读罢来信,我看到了一位有专业追求但又陷入迷茫的青年教师。可以说这是大部分有追求的青年教师普遍遇到的困惑。结合自己20多年的专业成长之路,我想从认知和路径两个层面给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点参考建议。

一、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的必须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清晰地认知自己的专业地位。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是由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的。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掌握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才能获得专业资格。并且还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才能破解当下的教育难题,适应未来教育的挑战。当我们对自己职业的专业性有清醒的认知后,自然就会明白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一部分老师的事情。选择做老师,就意味着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要视专业成长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活到老学到老;选择做老师,就意味着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和改进中,不断梳理和总结,形成个人的教育认知、教育思想。所以,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的必须,是贯穿教师生涯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

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里的“经验”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注重教师“个人的”“实践的”专业知识在专业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指的是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等的审视和分析,只有经过审视、修正、强化、否定等思维加工,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从我自己的专业成长来看,实践和反思的确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不二法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课堂教学的专业发展——在常教常新的课堂中丰满自己

对教师而言,课比天大,这是每位教师应树立的职业信念。立足课堂,依靠课堂,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说:“课上不好,不敢上课,不管发表了多少文章,不管名气多大,也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是从自己的每节课开始的。教师的课堂“修炼”必然要经历从规范到科学再到艺术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敢于上公开课,是快速成长的一条有效路径。在一節节公开课的磨砺中,让自己的教学臻于至善,从科学走向艺术。上完公开课,把教学案例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课堂作品。所以,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往往不需要构思“鸿篇巨制”,而应该从每堂课的记录、反思、调整、优化开始。让记录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作品积淀多了,就会涌现出自己的精品课、代表课。

要想成为一名卓越教师,单凭上好课可能还不够,要想常教常新,获得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让自己成为研究者。课堂教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是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安排教学全过程的诸环节和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一种操作过程。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一线教师的教研课题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高质量课堂。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教育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课堂上。科学研究永远是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时,我们首先要向内省察,去发现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各种小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很好的研究选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希望你也能做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者和研究者,在常教常新中丰满自己,感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幸福和快乐。

2.基于学生成长的专业发展——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研究学生。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已经成为共识的当下,教师角色已然开始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教育体系的设计者和引路人,负责学习场景的创建、学习任务的规划、学习问题的设计、学生情感的呵护。

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思考教师的角色转换,也是很好的研究选题。好的教学一定是从学生的“起点”出发的,从学生的生长点开始,层层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最后生成学生的智慧,成就课堂的精彩。

教学相长,好的教学不只是滋养学生,还是滋养教师自我、丰富教师自我的过程。比如“师生共写”是我作文教学的一个常态,直接用老师和学生的写作实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写作认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揭示写作思维过程,教授学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敏感,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在和学生共同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在生长,我也在生长。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发现并发展每个孩子的潜能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的优秀首先体现为学生的优秀,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基于学生成长的专业发展。学生是我们的“铁饭碗”,唯有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才能成就自己。

3.基于自我提升的专业发展——在“读、思、行、写、研”中提升自己

苦练内功,锤炼专业技能,在专业上丰满充实自己,这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必由之路。如何锤炼专业技能?实践证明,坚持“读、思、行、写、研”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

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可以先从专业阅读开始,读可获知,可以让自己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阅读可以直接作用于专业实践,有助于专业技能的

提升。

在专业阅读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思考,在和作者的思想共振中探寻解决教学问题的思路、策略等。思有所得,还需要转变为课堂实践,只有在课堂上能够实现的理念,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堂实践后,需要记录、整理、反思,这就是写的过程,写的过程就是积累、提升的过程。在经历专业阅读、专业思考、专业实践、记录整理之后,我们还要对规律进行总结与发现,从实践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研究,就是创新。

有着职业理想和专业追求的你,可以尝试走走“读、思、行、写、研”这条路子,确定一个教学问题,开展一次专业阅读,思考一个教学策略与教学创意,完成一次课堂实践,进行一次微格分析,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这样的尝试,如果你能长期坚持,一定会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就在自己的课堂中,就在自己每天的教学实践里。自发而自觉的课堂研究是大部分名师成功的秘诀,期待你能在课堂研究中寻找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解答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特级教师  丁之境)

猜你喜欢
教研专业课堂教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