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全力应对台风“苏拉”“海葵”接连登陆

2023-11-30 13:28王晓东郑键鹏刘文威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10期
关键词:苏拉海葵防风

王晓东 王 旭 郑键鹏 刘文威 尹 娜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

9 月初,2309 号台风“苏拉”、2311 号台风“海葵”接连登陆广东,狂风暴雨自东向西横扫广东省,风力之强、雨量之大、灾害之重、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多地降雨破历史极值,粤东、珠三角和粤西等地出现了严重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面对异常严峻的防风防汛形势,广东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工作目标,严阵以待、严防死守,连续奋战17 d,全力做好防风防汛各项工作,全省未出现群死群伤、未出现重要工程损毁、未出现群体性社会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和强降雨基本情况

(1)双台风接连登陆、横扫全省,持续影响时间长、范围广。超强台风“苏拉”“海葵”越过巴士海峡后,前后互旋、直扑广东。9 月2 日,台风“苏拉”先后两次登陆广东省珠海、阳江,登陆珠海时风力达45 m∕s,是1949年以来登陆珠三角地区第2 强台风。9 月5 日,台风“海葵”紧接着在广东潮州饶平县登陆。两个台风均自东向西横扫广东省,风雨影响时间长达17 d,沿海出现了12~17 级大风,全省超过3∕4 的乡(镇)出现暴雨,有超过一半的镇(街道)录得250 mm以上的累计雨量。

(2)外围涡旋长期盘踞、叠加季风,极端降水总量多、强度大。8 月28 日至9 月12 日,广东省先后两次出现持续性降雨过程,雨势猛烈且多集中在夜间。全省平均降雨量299.2 mm。阳江阳春市潭水镇录得全省最大累计雨量1 112.5 mm,深圳罗湖区东湖街道录得最大小时雨量116.8 mm。共有22个站点打破当地降雨极值纪录。其中,深圳市2 h、3 h、6 h、12 h、24 h、48 h、72 h 降雨量均打破了本市7项历史极值;佛山和肇庆市的12 h、24 h降雨量打破本市历史记录。

(3)台风洪涝重创广东,覆盖范围广、灾害损失重,多地连续遭灾、灾上加灾。受两个台风接连影响,全省共59条河流74 个站点先后出现超警戒水位,多个站点反复超警,河流最大涨幅10.5 m。罗定江发生超100年一遇洪水,小东江发生超20 年一遇洪水,漠阳江、梅江及袂花江上游发生10 年一遇至20 年一遇洪水。深圳、阳江、茂名、云浮、梅州等地出现了严重的内涝、滑坡、泥石流、道路塌方、通信电力中断、房屋倒塌、树木倒伏、水利工程损毁等灾情险情。一些地方反复受灾,损失惨重。据统计,截至9 月17 日,台风“苏拉”“海葵”共造成全省20市219.47万人受灾,2 790间房屋倒塌损坏,6.43 万hm2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93.78亿元。

主要做法

为防范应对台风“苏拉”“海葵”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李强总理和张国清副总理先后专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国家防总对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每天调度部署,派出多个工作组到广东多市实地指导。应急管理部于9 月6 日针对台风“海葵”的严重影响,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第一时间下拨1亿元救灾资金支援广东省。在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指导帮助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预案,充分准备,立足最不利情况落细落小各项防御措施。

(1)统一领导、高位推动,五级书记齐抓防汛。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统筹调集一切资源力量,投入防汛防台风工作。省委书记、省长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党组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指示要求,对防风防汛工作特别是可能出现的极端性降雨防御进行周密部署。省委书记4 次调度部署,深入中山、佛山一线检查指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长组织动员会并在台风影响期间专程赶赴惠州一线指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跟踪指导防御工作。其他省领导均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统筹督导抓好各项防御工作落实。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防总)总指挥全程坐镇指挥,24 次召开调度部署会议,细致部署防风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先后到省水利厅、自然资源厅精准指导江河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台风“苏拉”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全省上下全力投入防风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深入一线,政府分管领导在指挥部坐镇指挥,前后呼应、上下贯通,有效形成了省、市、县、镇、村5 级书记齐抓防汛、行政领导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2)科学部署、狠抓落实,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级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确保各地各部门在统一的指挥棒下有力有序有效开展防御工作。省防总在机构改革以来首次启动全省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全力应对强台风“苏拉”正面登陆影响。同时,及早部署“海葵”防御工作。随着风险转变,及时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于8 日1 时30 分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整个应急响应时间长达15 d,持续361 h。先后5 次派出省领导带队的21 个工作组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省防总办公室13次发出防御通知和工作提醒函,统筹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台风、强降雨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先后向基层责任人发布强降雨短临预警53期、暴雨重现期预警23 698 期,向公众发布预警提醒约14 亿人次。组织各级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共调动抢险救援力量12万人次、装备4 304 台(套)次参与排涝抢险。省减灾委员会及时启动救灾Ⅱ级应急响应,强化灾情核实和救灾复产,并向灾区紧急拨付1 亿元中央救灾资金和6.51 亿元省级救灾资金。防御“苏拉”期间,深圳、珠海、惠州等7 市启动了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广州部分地区、汕尾、汕头、揭阳、惠州、深圳、中山等多个地区实施“五停”措施。

(3)分兵把守、密切协同,有效形成强大合力。①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水文、海洋部门密切监视风情、雨情、水情、潮情变化,严格落实暴雨预警“叫应”机制,发布各类气象服务短信2 539.0 万人次,开展水文应急测验864 次。②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水利部门协调珠江水利委员会调度福建棉花滩水库拦蓄洪水,下达调度令140 道,调度111 座大中型水库预泄腾库5.7 亿m3,拦蓄洪量15.5 亿m3,有效避免了95 个城镇、2 万hm2耕地受淹,避免了20 万人转移,最大程度减小了洪水灾害损失。同时,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增加蓄水20.48亿m3,有力保障后汛期供水。③排查管控安全风险。水利部门组织9.67 万人对水利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除险,共巡查水库1.27 万座次、堤防1.17 万段次。应急管理部门停产停建矿山143 座、尾矿库4 座,组织河源、惠州等7 市辖区内所有非煤矿山全部停产撤人。自然资源部门出动地质灾害巡查48 361 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16 345 处。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公路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停运最高峰时全省共停运车辆32 633 辆。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各技工院校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能源部门组织项目单位认真排查深基坑、高边坡安全防护措施。教育部门组织深圳、珠海、江门等市采取了停课措施。④坚决落实转移避险。海事、农业农村、海洋综合执法、文化旅游等部门紧盯海上风险,“苏拉”期间组织全省按照珠江口以东和珠江口以西两个海域,分梯次组织全省84 884艘(含乡镇渔船)海上作业渔船全部回港避风,8 092 名渔排养殖人员、34 个海上风电平台上的1 822 名工作人员、4 690 个海洋牧场的1 057 名养殖员全部上岸避险,82个滨海景区全部关闭。“海葵”期间,又再次组织粤东海域27 897 艘海上渔船全部回港避风,2 139 名渔排养殖人员、17 个海上风电平台上的453 名工作人员、251 个海洋牧场的149 名养殖人员全部上岸避险,25 个滨海景区全部关闭。⑤有力统筹线上线下。宣传部门组织防风防汛救灾工作报道17 324条,通过全省电视台发布走马字幕53.7万次,通过应急广播、乡村大喇叭播放预警信息约6 025万次,通过新媒体发布台风防御相关新闻报道43 788 条,制作防台风科普宣传产品约24 300 件,全网点击量超92 亿次。⑥全力开展抢险救援。驻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组织2 万余名官兵投入抢险救援。各地提前前置抢险救援队伍6 270支、队员18.78 万人、装备5 万台(套)。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指战员10 330人次、消防车2 047辆次、舟艇448艘次,有力处置强降雨相关警情1 311起。卫生健康部门组织353支队伍约6 300 人,做好紧急医学救援和灾后防疫工作。通信部门出动保障人员38 596 人次、保障车辆12 424 车次、发电油机12 634 台次。民政部门巡查探访困难群众22.11 万人次,开展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巡查6 320 次。水利部门派出水利抢险队伍110人、专家组31人支援茂名、阳江,指导协助地方做好水库调度和中小河流抢险工作。

(4)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有力应对极端汛情。各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50.4万人。深圳市科学采取水库泄洪、交通管制、停工停课、抢险救援、积水抽排等系列措施全力应对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并做到灾后12 h 恢复城市整体秩序,72 h 恢复地铁运行和水电气供应正常。潮州市全面做好台风正面登陆准备,安排302个安置点,组织1.8万名受影响群众安全转移,并落实1 397宗风险隐患的安全管控措施。梅州市统筹实施河库联调措施,腾出防洪库容6 680 万m3,避免了梅江、梅潭河、汀江洪水叠加,使韩江流域今年以来最大洪峰得以平稳入海,确保高陂、茶阳、百侯、湖竂等重点乡(镇)不受淹。茂名市科学调度水库、江河水位,全面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2.42 万人,组织2.4 万多名抢险力量及时处置重点河堤、小东江新坡镇合水村段漫顶滑塌等突发险情,有力应对小东江超20 年一遇洪水袭击。阳江市调度大河水库拦蓄洪量7 600万m3,削减上游洪峰53%,最大程度减少漠阳江江城段淹浸时间。组织受影响的部分地区实施“五停”,投入抢险救援人员2.5万人次,转移危险区域群众3.6万人。

猜你喜欢
苏拉海葵防风
春天要防风防湿,避免湿热伤身
2012年“苏拉”和“达维”双台风影响的近海风暴潮过程
大楼的防风攻略
海葵和寄居蟹
为什么小丑鱼喜欢住在海葵里?
小丑鱼和海葵
海底的拳击运动员
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走进清华艺博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云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